公共产品下的农业推广体系研究

时间:2022-02-17 03:49:07

导语:公共产品下的农业推广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产品下的农业推广体系研究

1.引言

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改革和加强农业推广体系,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对农业推广的经济学属性进行界定有助于明确在构建高效农业推广体系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使人们明确应该建造什么样的农业推广体系。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直接决定了国家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农业推广进行投资。

2.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

2.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Public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根据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可将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2.2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判断农业推广是否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可以从农业生产自身特征、农业推广服务内容自身特点、农业技术创新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这决定了在农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应该被社会共享。并且也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使用农业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由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农业生产者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投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其次,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资与农产品经营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等属于知识结构中容易传播的一类,根据其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的不同,有的属于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投资;有的属于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对从事科技活动的私人部门给予补贴。最后,由于农业技术创新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外还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但是其效益具有外溢性,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决定了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由公共部门承担。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当然,需要明确一点,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不代表其就是公共产品,其中有一部分农业推广服务是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属于私人物品。

3.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组织结构、推广方式等在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

3.1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

我国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总量偏低,导致了虽然我国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的比重不低但总量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不足发达国家的30%。从推广项目来看,其地区投资结构、行业投资结构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农业推广事业费支出结构来看,人员经费占了近90%,业务经费仅有10%左右。由于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推广的有效开展,是其投资效益不高。

3.2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低,知识结构落后

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我国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落后。对于农业推广人员缺乏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使其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比较优势低,具有高素质的农民均进城务工,真正务农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3.3农业推广内容单一,主要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属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其内容主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推广重点,重视农业技术的创新及其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应用,忽略了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忽视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

4.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重建的对策建议

农业推广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并不是说农业推广就是公共物品,在进一步优化农业推广体系时,应该强调政府在农业推广上的主导地位,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价格补贴等形式激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推广中。

4.1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建设,鼓励经营性农业推广组织发展

强化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型、教育型、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的有机结合,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体系。做好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工作,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保证老师教授的知识、研究员确立的课题都是以市场需求和农户需要为导向,以便农业人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农业推广工作,农业科研成果能够更好的转化使用。同时,借助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借助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更好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4.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优化农业推广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对农业推广的投资应以公共财政为主,不断提高市场资金的参与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在农业推广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业推广专项基金,充分利用国家农业政策调整支农资金的投入结构。政府主要投资公益性和基础性农业推广项目,市场主要投资回报率高的经营性项目。

4.3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农业推广

公共产品供给不仅可以通过政府或公共部门直接提供,还可以是政府通过向市场购买后提供。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和价格补贴等形式,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中,向农业提供农业推广服务。间接实现向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业推广效率。

4.4建立有效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

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推广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牵头,加大对农民及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技能的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创新农业教育方式,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比重,采用讲座、夜大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教育。

4.5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农业推广服务

政府或公共部门在提供农业推广服务是,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的评估农户对农业推广服务的真实需求和偏好程度,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农户的生产需求,提高农业推广效率,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程度。

本文作者:赵玉婷工作单位: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