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播种方式

时间:2022-07-12 05:15:48

导语:紫花苜蓿播种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紫花苜蓿播种方式

1播种前的准备

东北地区气温较低,紫花苜蓿的品种要选择耐严寒抗低温的品种。也应考虑到本地区干旱因素,选择抗干旱的品种。可选用龙牧801、龙牧803、敖汗紫环等苜蓿品种。陈旧的种子经过长时间的贮存,相互碰撞和氧化作用,种皮疏松,容易吸水发芽。新鲜种子播前要经过撵磨处理,再经过除风除去杂质清选,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播前晒种2~3天,或放入50~60℃的温箱内处理15~60分钟,均能提高发芽率。紫花苜蓿根瘤菌对其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影响,可用根瘤菌等细菌肥料拌种,能提高产量20%以上。但拌种后要避免日晒,以防止日光破坏根瘤菌而失效。苗期易遭地老虎、金龟子等害虫的危害,可以选用锌硫磷等农药拌种。种植地块应选择平坦地和缓坡地。过湿易致根部腐烂,排水要良好,不适于粘土。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不喜酸性土壤,要求pH值6.5~7.5。在土壤含盐量0.2%的盐碱地上也能良好生长。要有灌溉能力,保证水分充足。最适宜于土质肥沃的油沙土地或土层深厚的黑土地,内涝的低湿地、贫瘠的黄土地、多石的沙砾地、土层根薄的白浆土地等都不适宜。紫花苜蓿良好的茬口为瓜类、大豆、玉米、高粱、向日葵、甜菜、苏丹草、籽粒苋等作物,各种叶菜和根菜类,也是苜蓿的好茬口。用紫花苜蓿茬地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甜菜等作物,都能获得高产和优质的产品。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可起到明显改土肥田作用。由于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如果种植地块整地质量差,出苗率就会较低。因此,对种植地块要做到秋翻、秋耙,整地细致,以利于保墒、保出苗,促进幼苗的生长。一般春播的,需在上年作物收获后浅耕,然后深翻,翻地深度在25厘米以上。盐碱土地不要太深,再耙、压,使其平整。在雨季到来之前翻地和耙地,做到整地精细。

2播种

由于紫花苜蓿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低,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播种期可以在春季播种春季播种时间在4月中旬到5月末。也可以选择在夏季播种,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经播前除草后再播种更为有利。夏播苜蓿也要适时,延晚播种幼苗细小,扎根不良,越冬芽不健全,不能安全越冬。一般在雨季之前播完,能有80~90天的生长发育期为好。不论采用哪种播种方式,均应结合下雨或灌溉,雨后最好。播后要镇压,以利种子发芽。播种的方法可以采用条播和垄作,一般情况下肥沃地行距50~60厘米,瘠薄地行距30~40厘米。播种可以单播也可以混播,宜与羊草、无芒雀麦、披碱草等混播。翻种量多少对其产量影响很大。播种量少,植株稀疏,压不住草,产量也低;播种量过大,浪费种子,植株过密,发育不良。经过清选的纯净种子,播种量每亩(667平方米)为1.3~1.5千克。

3田间管理

苗期生长缓慢,不耐杂草,常因草荒严重,使苜蓿地变成荒草地。草荒严重的地块,除可实行播前除草外,可用化学除草剂处理。常选用48%氟乐灵乳剂,每亩用量为0.26~0.80千克,加水稀释至800~1000倍。播种前5天,在土壤充分潮湿或喷水后喷洒。喷后随即耙地,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可杀死稗草、狗尾草等杂草。播种当年的苜蓿大垄宽播的出苗后先趟1遍,消灭垄沟杂草,隔几天用锄细铲1遍除掉杂草。在出现2~3枚真叶、苗高7~8厘米时,出现7~8枚叶、苗高15~20厘米时,分别进行第2、3次中耕除草和培土。2年以后的紫花苜蓿,返青前后要中耕除草1次。每次刈割之后,地面裸露,阳光充足,地面会很快长出杂草。要在寻草幼小时中耕除草或趟地1次,随着紫花苜蓿收割,入秋后要彻底清除杂草。最好在除草之后,随即趟地培土1次,有利于苜蓿的越冬和返青。在干旱季节,要做到及时灌溉。一般情况下,冬前、返青后各浇1遍水,以利于其生长。在雨水充沛的季节,特别是洼地要注意做到排水防涝。

4收割

收割过早产量低,收割过晚品质差,又影响新芽的形成和根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在北方地区,当年春种的,可在8月上旬割去草梢饲用,再经过3~40天的生长,于土封冻枯死前齐地刈割;当年夏种的,在土冻时一次性齐地割净。2年以后的紫花苜蓿,可根据饲养需要,在株高60~70厘米时刈割。再经过40~50天的生长后,进行下次刈割。一般北方可刈割2~3次,最后1次刈割留茬8~10厘米,以备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