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池塘环保技术思考
时间:2022-06-08 03:54:00
导语:海水养殖池塘环保技术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养殖业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和最高产量,水产养殖投入品的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水体中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大量积累,水产养殖业的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养殖池塘环境逐渐恶化,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病害频发;再者,底层污染物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直接造成水体溶解氧(DO)降低或缺乏,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免疫能力下降,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健康,出现缺氧浮头、发病、死亡等现象。造成养殖产量低、效益低。养殖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为了使水产养殖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广大养殖工作者积极努力,有针对性的探索养殖环境修复和调控技术,多种技术方法被开发应用和推广。笔者经多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汇总养殖环境修复和调控的主要技术包括:养殖池塘底质活化改良技术;促进养殖池塘水体有机物降解技术;池塘增、移殖(植)饵料生物技术;养殖品种合理搭配以及生物防病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塘底质活化改良技术
1.采用机械方法
具体做法是:每年秋冬季节养殖结束后,排干池水后让池底自然日晒干燥、冻化。采取机械清淤、翻耕池底等措施,池底深耕15cm左右、曝晒20天左右,池底经机耕曝晒后直观的表现是由原来的深黑色转变为土黄色,恶臭味消失,底质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底质被强化干燥后增加通气,加速有机物分解,使底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深松后的池底土壤提高了透水性、透气性,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性状,提高了水、气、肥的储存量,增加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池塘底部土壤是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仓库,其土壤表层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过程,对水质环境和养殖产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池塘底质修复彻底解决了因养殖造成的“连作障碍”。是减少养殖病害、提高养殖产量,确保养殖成功的重要技术手段。
2.使用药物
应用生石灰2250kg/hm2~3000kg/hm2或含氯消毒剂(漂白粉)112.5kg/hm2,分别对池底消毒。
3.应用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
养殖进入7月中下旬至9月份,每15天~20天向池底施底质改良剂(又称生物底改)15kg/hm2~22.5kg/hm2,通过底质改良剂的作用,在池底产生大量氧气,对池塘底部形成有氧分解,使池底有害物质转化为浮游植物可利用的营养元素。有效保护和改善底质、水质环境,降解池底沉积物等有害成份对养殖的危害。
二、促进养殖池塘水体有机物降解技术
1.物理方法
(1)沉淀池沉降:为节约用水,养殖水多重复利用,对于上一年的陈旧或地面自然水应在上一年养殖结束后,集中在较大的池塘中进行沉淀,经整个冬季的沉淀降解得到自然净化,能有效改善水质状况;集中连片的海水养殖区应配备专门的沉淀池。(2)机械增氧: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提高,有害物质分解,能提高养殖产量,池塘增氧使池水流动和上下小层交换,池塘水体氧含量应保持在5.0mg/L以上。有氧环境能够促进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生物转化,从而改善养殖环境。池塘机械增氧方法有增氧机和充气等方法。增氧机:一般每0.2hm2~0.35hm2池塘配备1.5kW增氧机一台,每0.4hm2~0.7hm2池塘配备3.0kW增氧机一台。增氧机使用正常情况下一般掌握在黎明前4∶00~8∶00,下午14∶00~16∶00开机。阴雨天在夜间的23∶00至黎明开机。充气法:是采用鼓风机将空气经过管道和散气装置压入水体中,充气法增氧效果较好,过去一般多用于工厂化养殖生产,目前已逐步在养殖池塘推广应用,散气装置的孔径越小散出的气泡越小,气泡在水体中停留时间越长,增氧效果越好;目前采用微孔增氧管孔径在20μm~30μm,产生的气泡在0.5mm~3mm。一口3.67hm2面积虾池安装一台7.5kW微孔曝气增氧泵,经7、8、9三个月时间的开机共运行60天,平均每天6小时,每天耗电45kWh,每0.34hm2面积安装一台3kW增氧机,每小时耗电3kWh,按每天开机6小时全天耗电18kWh,每公顷每天用电54kWh,是曝气增氧的4倍多。微孔增氧示意.
2.化学方法
使用化学增氧剂:在无增氧机条件的池塘,备用应急化学增氧剂(如:大粒氧、鱼虾水质增氧剂)。当出现连续阴雨、气压低池塘缺氧现象时,向池内使用可有效增加水体溶氧,缓解养殖生物的浮头现象。但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彻底改变池塘状况,持续的有效时间短。
3.生物方法
向池塘水域中投施有益微生物,能消除和转化养殖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残饵、粪便、尸体)沉积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消减自身污染;并能抑制有害病原细菌的繁殖生长;形成有益的生物有机颗粒(生物菌团)作为养殖对虾补充饵料;肥水,促进有益繁殖扩增形成优势生物种群,即繁殖基础生物饵料又对水质实施调节。通过在不同的养殖阶段,通过向池塘水体内投放“芽孢杆菌、EM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以及底质改良剂”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池塘底质、水质生态环境。当前的微生物制剂多为定型产品,具体使用方法和用量按产品说明即可。
三、池塘增、移殖(植)饵料生物和饲料投喂技术
1.池塘增、移殖(植)饵料生物
向养殖水域中移植生物并保持适当的种群规模,使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共生共栖、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与物质循环关系,即能作为鱼、虾、蟹养殖的天然生物饵料,又能对水质环境具有较大的调控作用,起到完善食物链关系和调节物质循环的双重作用。海水池塘中移植的品种有海洋兰蛤、丰年虫等(淡水池塘引入部分肥水)。(1)向池塘内人工投放丰年虫干卵,繁殖丰年虫幼体。投放量7.5kg/hm2,为放养的虾、蟹苗种提供良好的动物性物质营养。(2)移植海洋兰蛤幼体,5月~6月份,当海洋中兰蛤幼体大量繁殖时,向虾蟹混养池塘移殖活兰蛤1500kg/hm2~3000kg/hm2,即通过兰蛤滤食净化水质,又可作为虾蟹的基础饵料。(3)在养殖池塘中,早春季节放苗前,采取施肥和接种浮游植物较多的肥水,促进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水蚤.
2.饲料合理投喂技术
(1)首先以繁殖基础生物饵料为主,能够使对虾在体长3cm前不需人工投饵,延缓过早投饵对池塘环境造成的污染。(2)饲料投喂坚持“欠食”性投喂技巧,使对虾达8分饱程度,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残饵过剩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3)根据对虾体长确定投饵量:准确测量、估计对虾存池数量,观察对虾的胃饱满程度,准确掌握投饵量。根据生产实践设计了不同对虾体长的饵料投喂量计算表。见下表:四、品种搭配及生态防病技术在同一个池塘水域内,开展多个品种的养殖,鱼、虾、蟹、贝混养,多品种混养即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饵料生物,形成相互依存、共生共栖关系、物质循环关系,对充分利用生物饵料,预防控制病害发生、调控生态环境发挥较大作用。1.虾蟹混养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是高产、高效的较好养殖模式,对于预防养殖风险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每0.067hm2放养日本对虾10000尾~20000尾,梭子蟹2000只~3000只。2.虾参混养自2011年开始试验,目前还不能确定在当地的成功技术和产量效益。海参养殖需2年~3年达商品规格,每0.067hm2池塘内可套养10000尾~2000尾对虾养殖,提高池塘生产能力。
3.鱼虾混养
淡水池塘一般每0.067hm2放南美白对虾20000尾搭配鲢鱼200尾;海水池塘一般每0.067hm2放南美白对虾15000尾搭配梭鱼200尾。
4.投放敌害生物鱼类防病
放养适量的肉食性鱼类,使其摄食病、弱、死虾,可防止病害传播。一般每0.067hm2放养对虾苗20000尾,放养蟹苗2000只~3000只,搭配30尾~50尾鰕鯱鱼或1尾~2尾鲈鱼,具有较好的病害防控效果,使养殖虾蟹产量显著提高。试验池塘每0.067hm2产日本对虾63kg、梭子蟹78kg、回捕有害生物防控鱼3kg,产量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无肉食性鱼的池塘。
总结:通过实施上述各方面的技术,并开展相关内容的试验证明,采用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和技术的实施,水产养殖池塘环境在生产过程中是可以进行修复和调控的。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技术,养殖池塘水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在整个养殖期处在一个安全正常值范围。对某一养殖区的水质对比检测结果如下:不仅水质指标达标而且养殖产量、效益较传统养殖方式均有明显提高:2011年虾蟹混养平均每0.067hm2产日本对虾63kg,产值4410元;产三疣梭子蟹76kg,产值5700元,合计0.067hm2产量139kg,总产值10110元。0.067hm2产量较上年增长对虾15kg、梭子蟹16kg,产值增长3186元,0.067hm2效益4500多元。
- 上一篇:市政办全年城乡居民社保工作通知
- 下一篇:市政办财源建设工作意见
精品范文
10海水污染处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