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现况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4-09 11:37:00
导语: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现况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农业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高达70%~80%,而我国仅35%~40%,且真正具有规模的转化率不到20%。如此低的转化率说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障碍因素,农业技术增长的空间还相当大。基于农业技术推广规律,针对我省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成功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
目前,黑龙江省已形成省、市(地)、县、乡四级推广网络,全省共建立了67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全省1210个乡镇,已建成881个乡镇综合服务站,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2.8%,达到五有(办公室、实验室、经营门市部、仓库、试验地)标准;有近8000人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全省14490个村设立了农民技术员,屯有科技示范户,基本建成以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站为纽带,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全省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全省服务功能齐全的合格服务站占综合站总数的65%以上。科技进步因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90年代初的35%,提高到目前的44.5%,已有30万农民接受绿证培训,其中有21万人获得农民绿色证书。
2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体系的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推广人员配备不合理、人才资源匮乏
从国家正式编制人员分析,县乡两级种植业和畜牧业技术人员均占国家正式编制总人数的36%,农机、经管则分别占11%和13%,这一比例与目前的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民生产上所急需的水产养殖、经济作物、园艺等专业,其技术人员的比例均不超过4%;由于农业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低,使得农业推广人员良莠不齐,自然在技术方面很难胜任,农技推广人员推广的技术或者方法解决不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于是造成了农民对农业推广人员的不信任。
2.2推广内容单一,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内容上,单纯以推广技术为基本点,横向宽度不够,限制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另外,研究机构中的研究者、推广机构中的推广者、技术的终极用户农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现象,科研单位长期处于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推广部门、用户农民没有直接的联系,使一大部分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目的,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没有推广到千家万户。
2.3农技推广部门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差
公益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应主要由政府来承担。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和管理,但目前农技推广部门的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农技推广部门特别是县级以下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很差,大多数县级站不能上网,有的连电脑也没有,推广手段比较落后;交通工具缺乏而且落后,影响田间调查及科技下乡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2.4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与市场体制不相适应
目前有关政策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促进农业技术的供给上,对刺激农业技术需求和协调技术供求均衡机制重视不够;农业技术市场活动没有真正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技术无偿外流;我国法律对动植物新品种不给予专利保护,栽培规范、耕作制度等非物化技术成果形式更不在专利保护之列。
3提高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研究
3.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先锋作用。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在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种农民技术协会也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
3.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着力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等。
3.3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政策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人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②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③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④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
- 上一篇:迁西旱地农业技术运用研讨
- 下一篇:粮食行业安全督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