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马铃薯丰产培育技术特点

时间:2022-02-13 03:09:00

导语:探索马铃薯丰产培育技术特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索马铃薯丰产培育技术特点

摘要:夏伯蒂是薯条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在分析其品种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夏伯蒂的规模化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伯蒂;马铃薯;品种特性;标准化栽培

夏伯蒂属薯条专用型品种,加拿大育成,1987年引入我国试种,历时已达16年之久,尽管其市场需求很旺,但其对栽培条件要求十分严格,田间表现不抗旱、不抗涝、不抗早晚疫病,易感病毒,退化快,对种植、管理、贮运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夏伯蒂栽培面积发展缓慢,2003年全国面积不足30hm2。加上加工企业对其块茎大小、薯型、品质等要求较高,一般的栽培模式很难达到该品种高产、优质的要求。现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提出薯条专用型马铃薯夏伯蒂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为夏伯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一、品种特性

1.1属性及生育期

属中熟品种。播种至出苗(39±2)d,期间≥5℃积温(467.5±22.3)℃;出苗至现蕾(22±2)d,期间≥5℃积温(332.7±24.6)℃;现蕾至成熟(59±3)d,期间≥5℃积温(912.2±39.8)℃;生育期天数81±3d,期间≥5℃积温(1244.9±26.9)℃;全生育期(120±3)d,期间≥5℃积温(1712.4±27.6)℃。

1.2薯块性状

薯块长椭圆形,表皮淡黄色,无网纹,薯肉白色;芽眼极浅,芽眼数(9.3±1.)7个,无色;芽眉弧形,脐部深度中等。结薯集中,整齐,休眠期(30±2)d,耐贮性中等。薯块淀粉含量14.7%~17.0%,还原糖含量0.2%以下。

1.3抗逆性

植株较耐寒,不耐旱。

1.4抗病性

抗马铃薯环腐病。

1.5生产能力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22.5~30.0t/hm2;高水肥条件下产量30~45t/hm2。

1.6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青海省肥水条件较好的湟水流域、黄河流域水浇地和柴达木灌区种植。

二、无公害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夏伯蒂薯型长、个头大、芽眼浅,地块选择不当,则块茎容易变形。该品种喜排水、通气良好的砂壤土,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块种植,配备大型喷灌或滴灌的地块最为理想。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尽量避免连作,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类作物的地块。一般情况下,马铃薯与油菜、小麦、青稞等植物轮作增产效果较好。

2.2精细整地

该品种结薯早而集中,喜肥水。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秋深翻,翻匀、翻松。有灌溉条件的应进行冬灌,并耙耱保墒;春灌地可在播前7~10d进行。播种前要进行施肥、灭虫、灭草,然后用拖拉机牵引重型耙处理,混土0~20cm,使土壤细碎平整,为保证播种质量做好充分准备。

2.3科学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播种前用土钻对角线法多点取样,测试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需要时测定Ca、S、Mg、Zn、B、Fe、Cu等。根据土样化验结果和马铃薯需肥规律,确定施肥配方,然后委托生产企业依据配方加工马铃薯专用肥。一般分基肥、追肥、叶面肥三大类肥料,这样能保证马铃薯全生育期养分均衡供应,从而保证高产预期。基肥量应占总施肥量N的50%、P2O5的100%、K2O的70%。

马铃薯在生长期易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需肥量的2/3以上。基肥以腐熟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肥。一般播前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5.00~67.05t/hm2、纯N190kg/hm2、P2O5120kg/hm2、K2O90kg/hm2,结合中耕培土追施纯N70kg/hm2。

2.4种薯准备

2.4.1精选种薯。选择薯形规整、具有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50~100g的健康种薯作种。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2.4.2种薯催芽。在散射光下、温度8~18℃催芽2周,催芽期间经常翻动种薯,使芽眼萌动,芽长2~4mm,切勿超过6mm。催芽成功后,立即见光通风,等待切种。对未发芽的微型薯用20mg/kg赤霉素水溶液处理10min,晾干后播种。

2.4.3切薯。原则上切种后尽快播种,以播前1d切薯为佳。切种时淘汰病薯,切刀消毒。切块应多带薯肉,具有2~4个芽眼;切忌切成薄片、过小或挖芽眼。切薯时要严格切刀消毒,切到病薯时要换用消过毒的切刀。消毒的方法有开水煮刀、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刀等。

2.5播种

2.5.1时间。10cm土层平均温度稳定高于8℃开始播种。青海省适宜播种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2.5.2密度。一般行距60cm,株距18~22cm,种植密度水地为7.50万株/hm2,中高位旱地为8.25万株/hm2。

2.5.3深度。种薯上表面到地表10cm。

2.5.4方法。播种前调整好播种机的行距、株距,拖拉机牵引播种机作业,集开沟、点种、覆土起垄一次性完成。要求行直、起垄覆土整齐一致。

2.5.5播量。种薯2625kg/hm2。

2.6中耕与除草

2.6.1第1次中耕(闷耕)。播种后,目测出苗率到达5%时立即开始,出苗率到达10%以前完成。拖拉机牵引中耕器进行。

2.6.2第2次中耕。苗齐后25d,田间半封垄时开始。拖拉机牵引中耕器进行,同时追施纯N70kg/hm2。结合第2次中耕进行培土,使垄高达到25~30cm。

2.6.3除草。田间中耕2次,前期杂草已基本得以控制,后期如果草害严重,可喷除草剂化学控制,也可人工辅助除草。

2.7追肥

结合除草松土,喷施0.2%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开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2.8灌溉

灌溉以喷灌法或滴灌法为最好,其可控性强,喷水系数均匀,适合大面积不同地势土壤,符合马铃薯需水特性,并且能与追肥相结合,省时省工,土壤不板结。要防止大水漫灌,灌后应立即排水,以防马铃薯腐烂。

2.8.1沟灌。苗出齐后可沟灌1次,注意不能漫垄,量要足。

2.8.2喷灌。约1周喷灌1次,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提倡超前、足量灌溉。①第1次喷灌。出苗后20~25d,块茎开始形成,第1次喷灌,降水量应达到25mm,土壤相对湿度应达到65%~70%。②第2次喷灌。第1次喷灌完1周后,根系有效深度可达60cm,此时进行第2次喷灌,喷水量应达到30~35mm。③中期灌溉。保持植株水分充足直到下一次灌溉开始。应采取短且频繁的灌溉,以使土壤水分满足植株的需要。④晚期灌溉。作物需水量下降,灌溉时间间隔可以适当拉长。⑤最后1次喷灌。本次灌溉应确保地块松软,易于收获。时间应在收获前15~20d。

2.9病虫害防治

夏伯蒂极易感病,及早、足量、多次喷药化学防治是控制病虫害的关键,生育前期以保护剂为主,后期以治疗剂为主。

2.9.1喷药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经济有效。

2.9.2防治时间。病斑或蚜虫刚刚发生,形成中心病虫株,或出苗后3周内完成第1次喷药。以后每隔7~10d进行1次,共喷5~8次。

2.9.3用药种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克露、敌杀死、蚜虱净、吡虫啉、代森锌、甲霜灵、锰锌等。

2.9.4方法。用拖拉机牵引打药机进行,1d可作业0.15~0.30hm2。

2.10收获

当马铃薯植株生长停止,田间植株茎叶90%以上干枯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比重增加,干物质含量达最高限度,即为食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种用块茎应提前5~7d收获,以减轻生长后期高温的不利影响,提高种性。收获后晾晒2h,然后立即分选包装。分选时应尽量避免撞皮损伤,装包后立即装车运输。窖藏期温度控制在1~4℃之间。

参考文献:

[1]崔杏青,靳福,郭翠玲,等.豫马铃薯1号及其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1999(9):30.

[2]梁远发.马铃薯抗病、高产新品种川芋4号的选育[J].中国马铃薯,1999(2):60.

[3]梁秀芝,吴瑞香.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及无害化综合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4(S1):137-140.

[4]刘宝芝.加工型马铃薯大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