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论文

时间:2022-01-28 10:54:00

导语:水稻栽培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稻栽培论文

1水稻湿润育秧关键技术

1.1种子处理

主要包括晒种、浸种、消毒和催芽。水稻种子播前宜摊晒l~2d,促进种子中酶的萌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选用适宜药剂浸种,可有效杀灭种传性病菌,杜绝或减轻大田发病。

1.2选好秧田

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杂草少、无病虫、离本田近的地块作秧田。若是盐碱地应洗盐,使耕层含盐量降到0.2%以下。北方一季稻区多为旱整地,结合耕地施优质有机肥60~75t/hm2,然后整平耙细,要求畦面平,高低不过寸。

1.3播期与播量

早稻宜播期在4月5~15日,旱育秧适当提前。大田用种量湿润育秧112.5kg/hm2,旱育秧减半。单季晚稻适播期宜在5月5~15日,大田用种量杂交籼稻15.0~22.5kg/hm2,杂交粳稻30.0~37.5kg/hm2,常规粳稻90kg/hm2。双晚以能安全齐穗为依据,宜在6月18~25日播种,大田用种量参照单晚。提倡稀播,秧田与大田比例,湿润育秧为1∶8~10,旱育秧为1∶40~50。

1.4秧田管理

1.4.1水浆管理。一叶一心期前保持秧板湿润,促进芽谷扎根稳、转青快,采取“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沟水”。三叶期前采取浅水灌溉,干、湿交替,促根深根多。三叶期后保持适当水层,调节植株体内水分平衡。

1.4.2施肥方法。基肥充足,追肥要早、量少次多。一叶一心期施用断奶肥,用尿素60kg/hm2;三叶期追施促蘖肥,用尿素75kg/hm2;移栽前1周追施送嫁肥,用尿素75kg/hm2,视苗情叶面追施微肥、激素1~2次。

1.4.3喷施多效唑。一叶一心期可结合追肥,用300mg/kg(15%多效唑粉剂225~300g/hm2对水150kg/hm2配制)溶液喷施,促蘖控高壮苗,增强秧苗综合素质。

1.4.4病虫草害防治。注意选用对路药剂防治绵腐、苗瘟、叶斑、蓟马、象甲及秧床杂草。

2水稻旱育秧技术

2.1播前准备

2.1.1苗床选择与准备。选择浇灌方便、向阳的旱地(一般在自家园内),按照相同大小规格打好床,床底压实,然后铺上配制好的床土。为了提高地温,提前5~7d将棚膜扣上。

2.1.2床土准备。根据园田肥力状况,施腐熟的农家肥,也可用山地腐殖土。育苗时一般需调酸,但现在调制好的苗养土一般不用调酸和施肥,床土厚一般5~6cm。播种前1m2苗床用2.5g敌克松加水1.5kg进行床土消毒、调酸,或施用壮秧剂,再反复浇水至外渗状态,从而保证一播全苗。

2.2种子处理

先将种子晒3~5d,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而后催芽。首先用杀菌剂消毒4d,再用水温为15℃的酸水(pH值3.5~4.0)浸3~4d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催芽。酸水浸种技术:据资料记载,用pH值3.5~4.0的酸水浸种可明显提高水稻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缩短发芽天数和破胸时数,秧苗茎基粗壮,根系发达,大大降低了水稻苗期立枯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在一定范围提高了水稻水量,增产幅度为6%~9%。旱育秧的种子只要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播种,忌催芽过长,谨防播种“铁籽”。

2.3播种

一般4月10~15日播种,播湿籽为2000~2500kg/hm2。播前1d苗床浇1次透水,播种当天再补浇1次,将种子均匀撒在床上,用细眼喷壶再浇1遍水,使种子粘上床面,再在覆盖过筛细土(加除草封闭)上铺1层薄膜以保温保湿,利于出苗。早稻播后立即插弓盖膜,中、晚稻应覆盖秸秆、草帘等,以保湿出苗。

2.4苗床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注意保持温度,保证快出芽、出齐苗。出苗至一心一叶期,仍以保温保湿为主,最高温度控制在25℃以内,促根系下扎,控上促下,使根长与苗高比达2∶1。一叶一心期,中、晚稻秧苗喷施200mg/kg多效唑液。早稻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降温控湿,注意通风炼苗,温度控制在20℃左右,叶片不蔫不浇水,注意防寒,防止诱发青枯死苗。2.5叶时追施断奶肥,用尿素500kg/hm2、过磷酸钙400kg/hm2对水75t/hm2喷施,喷后淋清水洗苗。三叶期后加强通风炼苗,逐步除去覆盖物,并严格控水,促根下扎。移栽前7d,可追施送嫁肥;栽前1d浇1次透水。中、晚稻育秧期间虽不需保温,但仍需搭棚覆盖,保湿(亦可秸秆覆盖)促出苗、全苗,出苗后罩棚防雨。雨后要及时排除田沟积水,避免苗床水分过多,造成徒长。苗期要始终坚持旱育,不可水旱交替,以保持旱秧移栽大田后的“暴发力”。

2.5病害防治

立枯病易造成死苗,可在播前用敌克松500~1000倍液1.5kg/m2处理土壤;发病后喷洒65%~70%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1.5kg/m2防治。

论文关键词:水稻;湿润育秧;旱育秧

论文摘要:介绍了水稻湿润育秧和旱育秧的水稻育秧关键技术环节,以期为水稻培育壮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