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论文
时间:2022-12-09 04:35:00
导语: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计有野生观赏植物53科105属176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6种,被子植物50科101属170种。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在园林绿化中可以用作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绿篱树、地被树,在开发利用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0前言
黄土高原是东南湿润季风气候向西北内陆干旱气候的过度带,也是暖温带阔叶落叶林向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过渡的地带。由于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植被大面积的破坏。近年来,有关黄土高原植被、植物区系、群落功能和开发利用方面已经进行广泛研究,为植物资源调查提供了重要参考。
1黄土高原自然概况
黄土高原地理范围位于北纬340°~400°、东经1010~1130°、东起太行山,北自阴山,南至秦岭、伏牛山,横跨河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总面积达5.8×105平方千米。其中包含有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以及黄土覆盖的高平原。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和雨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年平均气温414℃,年均≥10℃,积温2000℃~3400℃;年降水量150650毫米,主要集中于6~9月份。全区自北而南跨越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降雨量逐渐减少,温度降低,包括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带。
2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的调查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从广义上讲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一群野生植物。包括园林植物,花卉植物和绿化植物。利用样地调查法,我们对陕西省延安地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经过统计,该地区有野生观赏植物53科105属176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6种,占总数3﹪,被子植物50科101属170种,占总数的97﹪。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占绝大多数,单子叶仅占一部分,裸子植物的比例。
3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价值
3.1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在园林绿化中,树木是一个重要的材料,它是园林绿化的主体,又是绿化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因为园林绿化的多种功能与作用,主要是通过绿化树种来完成。离开树木就没有绿化,就没有绿化的功能与作用而言,也谈不上绿化水平提高的问题,因此,除了充分开发利用栽培绿化树种外,更应就地取材选用更多的野生植物资源。在未来的社会里,人们将更加重视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其具体利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道树指列植于道路系统两侧树木的总称。主要栽培场所为人行道绿带分年线绿岛、市民广场游径和濒临因几公里两侧。理想行道树的选择标准是从养护管理要求出发,行道树应该耐瘠抗压,防污耐损,虫少病轻,强健长寿,易于整形,疏于管理;从景观效果出发,应该春花秋色、冬姿夏荫、干挺枝秀、花艳果实,冠整形优,景观持久。
(2)园景树这类数是指植于庭院、园林或公园,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能独立成景的树种。其选择标准是根据树种自身的特性和生态关系,因地制宜,还必须重视树种的配植,更能发挥园景的观赏价值。
(3)庭荫树是指主要为枝繁叶茂、绿荫如盖的落叶树种,其中以阔叶树种为佳,如能兼备观叶花或品果效应则更为理想。庭荫树其要求是树冠宽大,枝条向四周扩展,而下枝较多;叶片大而成浓绿色,阳光辐射不易透过;树干通直,分枝点高,干上无刺,便于人们在树下活动;生长较快,寿命较长,不易衰老,抗病虫害能力强;花果繁茂,树枝挺秀,不污染地面,能保持坏境卫生。
(4)绿篱树是指在园林绿化中行列式紧密栽植组成的篱笆树墙或栅栏的树种。其功能与作用是起范围和防范,或用来分隔空间和作屏障作用以及美化坏境等用。选择绿篱树的标准是要求其萌蘖性与再生能力强,耐修剪,移植易成活,多分枝,生长不易过快,植株、叶片宜小而密,花小而密,果小而多,能大量繁殖的树种。
3.2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对观赏植物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它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也比较清楚了,现在世界公认,一个地区绿化程度,园林植物覆盖率及其配置,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标志。所以各地都非常重视开发本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观赏价值日益被开发利用,其观赏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花类。
指在花形、花色、花量、花香诸方面具有特色的植物,其中以花色更为重要,常见的观华植物:山丹丹、黄刺玫、棣棠、红瑞木、香荚迷、毛樱桃、贴梗海棠、山桃、山杏、野牡丹、毛泡桐、黄蔷薇、迎春、连翘、木槿、华北绣线菊、蛇葡萄等。
①山丹丹LiliaceaepumilumDC。
百合科,百合属。花鲜红色,无斑点或有时有少数斑点,花下垂,花被片反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期7-8月。苏轼有“堂前种山丹,错落玛瑙盘”之经典诗句来赞叹其观赏价值。
②黄刺玫RoseanthinaV。
蔷薇科,蔷薇属。花黄色,单瓣或半重瓣,无苞片。自然花期5-6月,是春末夏初的重要观赏花卉,宜做花篱,花开时金黄一片,光彩迷人。
③棣棠Kerriaaponica。
蔷薇科,棣棠属。花色金黄,枝干鲜绿,花期初夏,重瓣棣棠花期更长,可陆续开花至入秋,通常栽植作花篱和建筑的基础种植花材,或植于水池岸边,假山石旁,草地一隅丛植,冬赏翠枝,夏赏金花,颇具野趣。
(2)观叶类。
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有些可终年观赏,常见的观叶植物:白皮松、银杏、栾书、雀舌黄杨、茶条槭、蛇葡萄、华山松、油松、侧柏、杜仲、小叶女贞、沙棘、臭椿、黄栌等。
①白皮松PinusbungenaZuccexEndl。
松科,松属。白皮树是我国特有的观赏树种,其树形雄伟壮观,干皮层班驳状的乳白色极其醒目。衬以青翠树冠,独具奇观。
②银杏GinkgobilobaL。
银杏科、银杏属。枝叶茂密,叶形秀美,每逢秋季,树叶一片金黄,成熟的种子也白中透黄,为优良彩树。
③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
无患子科,栾树属。其树形端正,枝叶茂盛而秀丽,春季嫩叶红色,入秧叶黄色,夏季满树黄花,观赏价值极高。
(3)观果类。
指果实形状奇特,色泽鲜艳,经久耐香,并不污染环境的植物。常见果类:火鸡、枸骨、枸杞、文冠果、红瑞木、接骨木、毛楱、山茱萸、山楂、柿树、杜梨、狼牙刺、南蛇藤、沙拐枣、黄刺玫等。
①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
蔷薇科,火棘属。枝叶茂密,入秧果红如火,可留在枝头甚久,美丽可爱。
②枸骨Ilexcornuta。
冬青科,冬青属。枝叶稠密,叶形奇特,入秧红果累累,经冬不调,鲜艳美丽,是良好的观果树种。
③枸杞LyciumL。
茄科,枸杞属。花朵紫色,花期长,入秧红果累累,缀满枝头,状若珊瑚,颇为美丽,是庭院秋季观果灌木。
4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4.1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黄土高原上的野生观赏植物开发与利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更谈不上被引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去,人们只是一味的追求外地植物资源,培育新的栽培品种,造成本地野生资源的极度浪费。再加上黄土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许多引入的栽培品种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从而影响到整体的绿化水平。
4.2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问题
我国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有些是由于发展速度太快,条件没有具备以及判断失误或决策不当或不得力等,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才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黄土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破坏严重。
在部分地区和单位,在开发利用野生植物中,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片面追求资源的经济价值,轻视资源的生态价值;采用不适当的利用手段,使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表现突出的有坎树、坎枝、摘果、采叶,甚至使用挖根、剥皮等毁灭性手段,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2)园林绿化中利用不多。
黄土高原野生观赏资源相当丰富,尤其是一些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如黄蔷薇、文冠果等,只是被用在荒山绿化及防沙固土、水土保持方面,尚未引用到城市园林绿化当中,这无疑是对当地资源的一种无形浪费。
(3)开发利用范围窄。
许多野生观赏植物除用于黄土护坡,还可以适当开发其他用途。特别是其珍贵乡土树种,如侧柏,既可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林、也可以进行庭院绿化。
4.3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
黄土高原地区可供观赏的野生植物种类很多,作为开发方向,首先应着重于开发观赏价值大、经济效益较高的种类;其次是根据地区特点,就地取材,发掘本地区的优良种类,从而获取事半功倍之效。作为美化环境的植物,除观赏其鲜而美丽的花朵之外,要注意格调多样,尽量做到四季有花可观,花后有果可赏,或以花香悦人,或以色丽夺目。
5结语
通过对黄土高原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统计,可以得知,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植物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适时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是刻不容缓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植被的大面积恢复是有益而无害的,而且应当光反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当中,尽量减少人工林种植密度,并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措施,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得到多方面的开发与利用,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参考文献
[1]付坤俊.黄土高原植物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7).
[2]郑万钧.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2).
[3]牛春山.陕西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
[4]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