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研究课题设置思考

时间:2022-10-15 11:23:03

导语:农业经济研究课题设置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经济研究课题设置思考

摘要:科学地提出问题是推动社会科学持续进步的重要前提,学者应当以理论结合实践,坚持农经课题研究的政策导向性,用合理的方案设计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课题实践。课题申报以及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坚持政治立场,着眼于重大现实问题,注重调查研究,在加强自身学术素养的同时,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理论创新力度,运用中国理论向世界阐释中国故事。

关键词:农业经济;课题设置;课题研究

农业经济研究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农业经济主战场,凝练重大科学问题,设置好研究主题,这是推动农业经济学科发展,培养农业战略研究高端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前提。笔者通过参加有关部门软科学课题评审发现,当前农业经济研究课题设置存在不会提出问题、课题研究方案不合理、文献梳理不规范、政策导向不明确、设计内容缺乏创新性、照搬硬套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等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问题的系统性梳理,以期为规范当前农业经济研究课题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广大农业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

一、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科学提出问题

从科学研究的过程来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推广应用的过程。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提出重要的问题更能昭示科学所蕴含的创造性的价值。没有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就无法向前发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引发人的探究反思,激发人的求知愿望。因此,提出问题本身是推动科学思维的产物,在研究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信念,做有用的学问。(一)科学提出问题是科学进步的基础。从科学思想发展的动态结构理论看,科学知识增长并非是线性的,而是不断叠加或拓展延伸前人观点的螺旋式增长。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受旧范式制约的科学向新范式科学革命的交替过程。因此,如何在科学研究中提出蕴含创造性价值的问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170个问题,推动了后世仁人志士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和国家民族命运的求索;希尔伯特在1900年国际数学大会上,发表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对20世纪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先导性贡献;及至近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振聋发聩地提出了中国科研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破解的一道艰深命题,至今仍发人深省,引领着我国科教事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因此,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具有科学研究价值问题的不断提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能否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决定着这个时论的力量、价值和生命力。如果能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已经获得的知识,科学地提出问题,将意味着走完了解决问题的一半行程。20世纪70年代末,光明日报刊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一个科学之问。文章发表后,围绕文章的争论最终发展成为一场全国范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超越了一般哲学问题的争论,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冲破了“左”倾错误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奏响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序曲,为大规模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今,由世界各国人民组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2020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病毒疫情更是把世界各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地缘政治局势与“逆全球化”的挑战日益加剧,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形势。作为农业经济研究人员,切合时代需求科学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是科学进步本身的需要,更是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和重大要求,也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有效保障。(二)科学提出问题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科学问题,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它一定是客观存在而并非虚构的,它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并非材料堆砌。总的来讲,科学问题提出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合理性原则,提出的问题要符合科学规律和伦理道德要求,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理论根据;二是新颖性原则,提出的问题要具备创造性,即这个问题是别人没有提出过,或者别人提出过但没有系统解决;三是可行性原则,是经过努力创造主观、客观条件,可以解决的科学问题。笔者从多年的审稿与课题评审经历来看,很多文章跟社会现实、人们的感受有距离,说明研究者没有沉下身静下心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深入生活。脱离了现实条件,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科学研究便成为了空中楼阁,这样提出的问题也就丧失了研究意义,既不能引领科学进步,又不能为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性政策建议,这就远离了科学发展的初衷。

二、政府部门社会科学课题的关注点

一个合格的政府部门研究课题,研究者要注重课题在社会公共政策中的作用、课题设计的合理性、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性,这些都是课题评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注重政策指向性研究者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有必要的,但是首先应该是政策服务,政策导向是第一位的。研究问题的政策性要强,设计的成果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不论是国家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还是其他各类科学研究机构,在政府部门的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中,首先要明确产出的成果是为国家服务,弄清研究问题的重点和方向。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需要提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技术方案、重大颠覆性科学技术成果;而作为社会科学,就是要为政府提供政策服务。所谓政策,就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目标,对各种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为协调经济社会诸多关系制定的行为准则。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对政策工具有没有很好的掌握。研究者要深刻地了解各个政策工具使用的原则、条件和效用,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从实际情况看,不少申报者存在研究内容政策含义理解不清,政策运用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顾此失彼,常常是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产生另外的问题。因此,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现状,摸透各个政策工具的运用原则及效果,以政策指向性引导课题研究,才能真正丰富并完善课题研究成果。(二)合理设计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要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选题依据、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时间进程、研究的材料来源、研究的条件要求、成果预期及表现形式、研究成员的配置与分工。首先,有的软科学课题申报方案设计欠缺科学性,研究方案很难支撑课题研究,或者说很难看到预期成果。通常的问题在于,一是研究方法简单,研究的材料数据来源单一,大量的申报书都是采用政府公布的材料和统计数据。以遗传育种研究为例,亲本很重要,没有自己独特的亲本,研究者无法育出优良的品种。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仅仅局限公共数据材料也就很难有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的贡献。二是调查研究过于简单。比如有的申报材料,通过召开知名专家座谈会,来推动研究过程。而调查研究主要应该是到基层去、到实践中去,服务农业农村。虽然向专家调查有必要,但不能作为主要的方法。三是应用理论模型研究方法与中国实际情况特殊性有差距。比如研究生猪波动、猪周期,蛛网理论在研究中经常被用到,但往往很难解释实际问题。在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中,蛛网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基于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提出的。但中国的猪周期跟典型市场经济下的猪周期是不一样的。这种理论与现实脱节、“拿来主义”在当今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并不是个例,照搬套用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或者用中国数据来证伪西方理论,是不可取的。广大青年学者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教科书来研究当今中国社会变迁,而应当在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掘本土化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其次,很多课题研究申报中,课题进度设置不合理。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粮食的课题申报书,进度安排如下,1~4月份收集资料,5~6月份调查研究,7~8月份撰写报告,9~11月修改完善。实际上熟知粮食生产规律的学者都知道,5~6月调查研究能看到的粮食生产有很大的局限性,夏粮还没有收场,早稻还在生长,秋粮面积还没落定。如果不充分顾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选取的典型和数据就很难让专家信服。(三)课题研究应充分利用既有研究成果研究者对选题的既有研究和现行政策要充分了解,具备承担课题研究的理论素养和实践基础。在参与社会科学课题评审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申报者在文献评述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研究提高地方政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问题的部分申报书中,有申报者在对已有“提高两个积极性”的相关研究评述中,基本上是对已有研究的否定,这是欠妥的。研究者应该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创新,应当客观的评述已有研究,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和批判,应带着谦逊学习的心态去阅读理解文献资料,并对其中有启发、有见地的观点内容进行介绍和评述。在另一个课题中,申报者在对国外相关研究评述中,认为国外粮食生产主要是受法律调节和市场调节,政府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这样的表述有失准确。对国际粮食政策有所涉猎的学者,都应当知道,粮食作为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保障物资,历来是各国政府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政府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绝不能用不明显来表述。如果有文献这样表述,也可以列举出来。有的申报者没有列举相关的文献论著内容观点,而是用自己观点来归纳相关研究的现状及不足。还有的申报者选择了非典型的京津沪直辖市作为提高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研究对象,然而这些地区粮食面积很少,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结果很难让人信服。此外,在国内研究评述中,经常发现所引用的文献材料时间过早,研究结论已不再具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情况。因此,充分利用既有研究成果,对以往的文献进行缜密梳理,通过该过程对既有研究和现行政策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才是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的应有之意。

三、社会科学课题研究的要求

申报课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打开科学之门的第一步。熟练设置课题,必须在研究工作实践中学习、体会和掌握。因此设置好课题,是一个社科工作者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系统训练,严格要求,不断进取。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始终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农业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应聚焦新时代“三农”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聚焦农民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痛点问题,聚焦党中央关注的战略和策略问题。特别是要重视每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重视学习的“三农”思想,增强科研的使命感、责任感,努力提出并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命题、大学问。当前很多学者在文献阅读过程中不注重政府政策文件阅读,不利于研究的原则把握和功能定位。只有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学习政府政策文件,才能够在研究中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升政策建议的可实施性。二是要加强业务学习。主要是要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能力。理念的前瞻和概念的创新,是社会科学课题设置好的要领。我们要做出呈现时展热点、引领时展方向的研究工作,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常新、知识常新,就是要坚持学习,从不迟疑地学习。读书是走出自我、走离本我、走向超我境界的必由之路。皓首穷经般的深刻阅读,坚持不懈的学习思考,见微知著的实践前行,是充盈人生、华丽思想、铸就品格的一条康庄大道。学习的方式很多,有长期系统地读书,有在职学历的学习,有单位安排的学习。还有一种学习,就是参加各种讨论会,尽可能多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丰富自己的信息量和知识面。全世界最富有的发展机会都在中国,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非常幸运,赶上这样一个快速裂变、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终身学习、团队学习、不学习不研究的理念,抢抓机遇,不断地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和研究实践水平。三是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在农业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模式空间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要到农村、到研究对象中去,了解需求、了解问题。从长期来看,要建立基层观测点、数据库,把调查研究系统化。基层是“三农”研究的情感之根、思想之源,这几年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实践体会到,有见地的观点和意见是用脚、用心在基层走出来的。做“三农”研究,应该把到基层调研作为开拓眼界、寻找思路、着实作风、平衡心态的自觉行动、经常行动。调查研究非常重要,当年费孝通先生写《江村经济》,在乡村待了两个月,才有了社会学史上这篇被奉为经典的论文。青年学者要早点补上这一课,要去农村蹲一下,了解农业农村“两个循环”。一个就是农业生产季节循环,另一个就是农村工作循环,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从中央到省、到县、到乡村是怎样传达的,这些文件怎么运行,涉及到哪些部门、哪些环节,如何推进落地实施,又如何进行监督评价反馈的。只有了解了这两个循环,青年学者在从事“三农”工作、“三农”研究时才能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另外,做“三农”研究,要有自己的基点。对基点的研究应当是系统的,长期的,比如洛桑试验站,坚持了一百多年,才有价值,才有纵向横向的比较,研究出规律。四是要提高文献查阅综述能力。查阅文献,对于研究者来讲,目的不是批评人家,而是借鉴明确自己的研究定位。通过了解这个领域课题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在高水平的论文中把握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牛顿讲,“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就是说,我们的研究应该充分基于前人的探索,寻找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突破点。通过检索研究内容,防止重复劳动,明确自己研究的起点和重点。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查阅梳理文献后的述评,不能采取简单否定、一概否定的态度,前人研究成果这么多,没有一点借鉴意义的研究恐怕少见。五是要守正创新,这是科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中国有特殊的国情和农情,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国内研究者做出解答,需要有本土的理论创新,建立本土的知识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八亿多人脱贫,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没有很好地把中国脱贫背后的东西解读好。缺乏原创性的本土理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不但不利于本土的社会科学发展,更不利于向世界用中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的农业在世界上是一个极其典型的类型,很难简单地引用国外的理论解释其发展。比如说,世界上粮食连续六年增产的,只有少数国家出现过一两次,而中国已连续实现十七年丰收,西方经济学还没有这种案例,也就没有相应的理论解释。当今中国的农业正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剧变,农业生产延续数千年“靠天吃饭”的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中国对抗旱涝、病虫乃至资源禀赋欠缺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依赖人力畜力耕种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种水稻、棉花原来是十几个工、二十几个工,现在减少了一半甚至更多;中国从古到今的“小农经济”正在发生变革,农业生产主体自给自足的状况一去不返。所以,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支撑“三农”发展,提供研究精品,学者们一定要有开拓的眼界、开放的胸襟和创造性的思维。

四、总结

伟大的实践孕育着伟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将呈现出“两个百年”的里程碑,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是滋养农业社会科学的肥田沃土。农业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不断地开拓和凝练,是中国农业社会科学取得进步的基础。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形势,研究者应当以事实为导向,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科学地提出建设性议题。在课题申报以及课题研究过程中,首先,研究者应当充分重视课题研究的政策导向性,以丰富和优化社会公共政策建设;其次,课题研究设计应当结合实际,发掘现有的学术资源以实现学术边界的突破;再次,课题申报过程应当充分阅读文献,在尊重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最后,中国的农业社会科学进步离不开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农业不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但续写辉煌、创造更加巨大成就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农业经济工作者要更加主动地面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各种问题,通过创新,能够对伟大的实践做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将中国的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为“三农”进一步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农业发展难题给出中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正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时代启示.学习时报,2018-05-14

2.陈萌山.关于“三农”政策调查研究的认识与思.农业经济问题,2019(7):4~9

3.林定夷.科学问题的提出与价值评价.求索,1988(4):62~68

4.夏从亚,刘国红.论科学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2):116~121

作者:陈萌山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