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贸易的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28 10:52:04

导语:农产品加工贸易的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产品加工贸易的模式研究

喀什特区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

通过分析喀什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优劣势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程度及趋势将从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可采取的模式进行探讨。近期可采用的主要模式类型有: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展销会模式、依托中国参与的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模式。远期可采用的主要模式类型有:出口加工区模式。通过在中亚南亚国家、喀什地区召开双边农产品展销会,来达到展示产品、拓展渠道、促进销售、传播品牌的目的。截至2012年,在新疆喀什一共举办了八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在第八届喀交会上呈现出区外项目多、大项目多、合同项目多、工业类项目比重增大、投资领域更加广泛、知名企业多的鲜明特点,涉及金属冶炼、建筑建材、节能环保、电力、家电组装、家具生产、汽车组装、机械铸造、物流、纺织、星级酒店建设、进出口贸易、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这种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来开展农业经贸合作的方式,在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开拓双边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间的经贸合作,为新疆喀什与中亚五国的展开农产品加工贸易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基于新疆喀什的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地位及与接壤或毗邻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喀什市就可以作为上合组织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设立上合组织国家间投资贸易便利化谈判机构,承担上合组织官方框架下交通、能源、金融合作项目的洽谈,吸引外向型企业落户喀什,使其建设加工和贸易基地大有可为,并将获得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2)“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模式。该机制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涉及能源、交通、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政策等多个领域,设有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以及各个行业委员会。在促进中亚合作方面,亚洲开发银行除了做一些协调和安排工作以外,还提供一些贷款和技术援助。该项目200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发表了《乌鲁木齐宣言》。在2007年第六次部长会议上,8个成员国通过了一项耗资180亿美元的交通与贸易便利化战略计划,计划打造一条现代“丝绸之路”。目前在建的交通走廊包括中吉乌公路和塔乌公路等。2008年第七次部长会议发表了《部长联合声明》承认2008年亚行在交通、能源、贸易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签署《贸易政策战略行动计划》、《地区能源合作战略》、《交通与贸易便利化战略行动计划》等文件,并肯定私营部门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目前,新疆正努力探索利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进双边或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进一步加大对周边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重点开发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市场。喀什地区现已成为经济特殊开发区,有着差别化优惠政策,加之农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具有产业政策双重优势。加快发展加工贸易———高附加值的贸易方式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实现喀什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喀什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其拥有良好的区位、市场、政策优势和外部发展机遇,所以,在未来可以依托农产品出口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在特区建成出口加工区。一是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建设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为契机,把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兼顾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整体与局部等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喀什市的发展符合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步入科学的发展轨道,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二是循序渐进、互惠互利原则。由于接壤或毗邻的国家较多,国际环境复杂,这就意味着在喀什经济特区构建农产品出口加工区不会一帆风顺,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喀什地区构建农产品出口加工区的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外向型生产企业较少,农产品基地建设尚不完善,都处于正在发展阶段,那么就必须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已达到真正的激励作用。三是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原则。回首深圳特区改革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敢闯敢为。着重在“特”字上下工夫,摒弃传统思维模式,创新发展理念,先行先试,探索一条符合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借鉴国内外出口加工区成功的经验,喀什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将分为3个阶段逐步建立。第一阶段(2010-2015年为准备阶段)主要为打基础阶段。利用邻近中亚的区位优势和特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吸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加工业,积累建设基金、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提高深、精加工水平奠定基础。这一阶段可以在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基建制度等方面大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可将部分对口援建资金确立成固定比例用于建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提高外来人才建设的积极性。完善出口加工基地的基础建设,引进农产品检测设备,健全服务设施,尽快解决因就地检测难而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问题。第二阶段(2016-2018年为推进阶段)目标是要建立起以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喀什要在前一时期的发展基础上要从初步改革转向深入改革,充分利用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适时地承接东部加工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此外,喀什市还只是县级市,受自治区、地区的多层领导和多头管理,难以实现高效集中的管理机制。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改革就应该尝试从管理机制和产业转型升级入手。第三阶段(2019-2022年为实现阶段)要继续充分发挥先试先行的优势,全面建设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争取到2022年,喀什作为特殊经济开发区的潜力能够发挥出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出口加工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构建适合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区,在此基础上建立长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纺织、旅游、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以产业聚集发展为基础,以产城融合发展为主要模式,发挥出口加工区的辐射效应。未来的喀什出口加工区将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我国向周边国家开放的四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一个二类口岸联检部门办公机构均设在喀什市,实行“喀什海关报关,口岸海关验放”的一站式查验程序和一体化通关模式,进出口货物查验业务全部集中在喀什办理,通关便利快捷,利用已有的通关模式可大大提高通关效率。落户在区内的外向型企业不仅有权享有海关提供通关便利,还有权享有出口加工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特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在区内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海关、商检、运输、存储、银行等机构一应俱全,简化一切进出口手续流程。

结论与对策建议

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虽然受到人才、技术、企业规模、出口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机制等制约,但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农业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市场优势为其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提供了条件。而且已有8年历史的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喀什与中亚、南亚地区的交流,提高了喀什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带动农产品进出口并吸引了国内外加工企业的入驻,同时适逢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时期,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得该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有了政策上的保障。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认为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不会长期受到发展基础薄弱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会在未来10年左右产生质的飞跃,并形成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基本运行模式。依托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外向型经济企业在喀什落户,实现就地加工,就近出口,引导现有贸易型企业向出口加工型企业转化,加快面向中亚、南亚市场进出口商品中转集散地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中亚的进出口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加工业,不断调整农产品贸易经营主体的结构,带动中小企业成长,并结合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积累经验技术,高起点承接东部产业向喀什的转移,延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大力引进人才,一方面是积极培养人才。可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固定一部分比例用于引入外贸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剩余比例用于奖励当地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地区大中专院校及劳动就业管理部门要开设外语中长期培训班和国家贸易实务培训班,解决人才紧缺的难题。喀什地区要在认真落实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和实施更为优惠的倾斜政策,真正建立起激励基地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扶持资金、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等方面优先向出口基地倾斜。根据喀什主导农产品出口结构布局、国际市场需求,分门别类指导基地建设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并依托农产品出口企业,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形式建设,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推动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在稳定吉尔吉斯斯坦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市场的开拓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合作,认真总结历年举办展会的经验,提高办会质量和展会效益。在展会期间,可通过对与会国家的企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调研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及合作意向,吸引更多国家与喀什进行加工贸易往来,进一步拓宽市场。3树立出口加工区在喀什加工贸易中的战略地位,认识和研究国际贸易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规律,制定招商引资的新方略。建立一套灵活而完整的招商协调机制。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推荐和引导大型龙头企业投资出口加工区,坚持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为主导的原则,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方向,严格把关企业入区的标准。借鉴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发展的经验,用更先进的理念、更科学的管理、更高效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来构建喀什出口加工区。

本文作者:付国婧布娲鹣·阿布拉工作单位: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