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绿色农业经济
时间:2022-06-23 05:05:05
导语:如何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2003年“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后,我国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响应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本质上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以“绿色产品”“绿色环境”“绿色技术”为主,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转变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以及发展现状和问题,阐述了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农业;生态;发展绿色农业
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协调、科学、可持续、全面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式,核心是促进农业、生态等资源综合效益,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的必然趋势。
1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意义
1.1绿色农产品成本低。绿色农产品的价值在于减少了生存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降低了人力物力资源在处理污染方面的投入。由此可知,发展绿色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1.2与环境共同发展。绿色经济是建立在生态基础上,以知识为导向、社会生态为条件出发的。根据农业生态发展规律,利用新型农业技术合理开发,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是农业生产增长经济数量向增长社会效益转变的重要战略。1.3综合效益高。绿色发展是绿色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将地方农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结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绿色农业经济还可以促进综合效益增长型农业建设的全面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和优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2绿色农业经济的现状及问题
2.1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2.1.1初步形成农业基地规模。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基地从整体上看已经初具规模,有基本的运营模式。2016年底,全国有530个单位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基本上超过1亿立方米,出口额超过25亿美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达到1934家,带动农户2146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9.5亿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万元。我国农业基地从整体上看已经初具规模,有基本的运营模式。图一2012-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2.1.2产业化水平提升较快。为促进绿色农业的运行,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过程中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绿色农业经济在近年来呈现出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加强了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力度,并促进了绿色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形成了产业效益。2.1.3农业效益呈递增现象。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开始形成一些品牌农业,相应的绿色食品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部分知名品牌绿色食品自然而然取得了很大的品牌效益。2016年中国年销售额总达4256亿元,出口总额达22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2.2绿色农业经济中的问题。2.2.1规模小,自主发展能力较弱。绿色农业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明显提升,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少企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产量占总量的比重较低,区域较分散,无法满足消费者市场需求。2.2.2政府投入有限,资金来源不足。尽管政府开始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但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政府在财政方面对绿色农业经济投入不足;同时,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过分依赖政府资金来源,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因此资金来源不足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一大瓶颈。2.2.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尽管近几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突破,农业产量也有所提升;但是大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使用时间短、年久失修、坏而不修的现象;使得农业基础设施成为制约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部分人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价值基础上;另一方面,一些省市还存在掠夺式的经济模式,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低。2.2.4绿色农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一方面,一些地方缺乏合理宣传,忽视了市场营销的手段,缺少社会引导机制,使得农村地区缺少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得不到好的销路,产品堆压,农民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另一方面,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或所提供的组织能力较低,还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导致绿色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3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1)加强绿色农业的群集优势化发展。在绿色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大力落实产业园的建设以及完善,用实际行动推动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各地区自身区域优势,全力拓展绿色农业新的发展方向,全力改善我国当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力度不够、程度不深的现状,在各省份全力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园的区域建设,形成群集效应,实现群集化优势发展,相互帮助,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2)各省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积极扩展农业的财政预算,积极参与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加大力度支持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以政府形象起引导作用,带动社会民众参与,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重视绿色农业投资的灵活性,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其中,以扩宽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提高绿色农业发展的动力;加大农产品技术开发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农业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3)加强对绿色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全力实现农业市场化。绿色农业的信息化是指绿色农业配套的信息产业建设,想要实现绿色农业信息化配套建设,需要利用绿色农业的发展来带动,进而完成和其他产业的相互链接,进而得到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的第一手信息,有利于绿色农产品第一时间销售出去,获得效益。所以,在建立信息化绿色农业体系时,一方面应改变农民的创富思想,展开基层农村教育,大力宣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以提升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重视性和应用意识。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善农村普遍存在的掠夺式经济发展观念,引进有助于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实现提高农业产品科技含量的目的,最终全面实现绿色农业的建设。(4)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就必须及时对我国各省市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等进行维修和再建,在农村地区建立完善的水利设施,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建立坚实的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农业科学技术及技术人才方面加大投入,引进科学力量,提高农业产业效率;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建立合适的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业产业合作平台,使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合理有效对接。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还需要高要求的定位,建立一个团结、高效的知识武装力量,在农村地区实现绿色农业技术装备和服务,大力推行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发展我国绿色农业经济。(5)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各省市出台合理的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作为规范,严格执行,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宽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4结语
言而总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实现科技兴农才能实现科技兴国。而想要实现科技发展农业,就要求政府必须从基层做起,不仅要对当前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让其有利于绿色农业建设,还要投入引进基础设备以及对农业技术进行培训,让绿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才能让城乡之间的差距得到真正减小,才能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统一,才能实现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度、高质量且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关于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J].全国流通经济,2017(05).
[2]赵素洁.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09(07).
[3]王德胜.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2).
作者:杨文香 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上一篇:农业生产推广创新发展思考
- 下一篇:陶瓷生产技术与设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