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创新

时间:2022-03-21 04:11:00

导语: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走一个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这“三化”的概念,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实现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增”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涉农信息资源,不断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要不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拓宽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提升农业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说,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充分认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当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对于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已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军的关键阶段,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知识农业,如何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市场农业,如何全方位开拓产业链条,发展产业化农业是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一大难点。解决好这些的问题,使之有机结合,同步发展并且互助互动,才能切实构成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资源,能够起到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作为一门科学,又能起到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作为一个产业,还能起到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因此信息化的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属性,正是解决农业现代化面临难点的关键。因此,只有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民适应市场经济,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市场农业,也是信息农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地要求按照市场机制和规律来配置农业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最终要由现代的市场来检验。农民在发展效益农业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缺信息、缺技术、缺服务。通过农业信息化,可以让农民充分了解产销信息,共享信息资源,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有效地引导农民开展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繁荣的根本目标。

(三)农业经济信息化加快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而发展和运用科技的关键是人才。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通过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

(四)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具体体现。全球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服务水平等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从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政府部门要有计划地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快农业网络信息的建设,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分析与预测,使农业信息化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产业重要手段。

二、当前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当部分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方法和服务体系不够了解,特别是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农业信息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甚至有些领导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上网,由于认识上存在不足,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

(二)农业信息化队伍薄弱。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不是专业出身,另一方面,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信息获取能力较弱,信息意识和利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信息化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较低,依靠网络获取信息和信息受阻。

(三)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由于农户居住分散、政府投入少,使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农民还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取信息。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必然影响农业信息化进程。

(四)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补贴、支持和有效监管机制,许多农业信息产品没能及时得以推广应用,信息市场竞争无序。

三、实施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目前,农村、农业和农民面临着种种问题,都要求我们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起科学、完备、高效的农业信息体系。

(一)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尽职尽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应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农业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主渠道的职责。同时,政府要在政策、机构(编制)、人员、资金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财政部门把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部门预算,保障农业信息化体系办得起、养得活、用得好。

(二)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培养农业信息人才。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是,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较低,电脑宽带业务覆盖还没普及到屯,制约了农业信息网络的发挥。所以,要通过电视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从而产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内在需求。

(三)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培育市场需求。由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使市场需求与产出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经会出现农产品“买、卖难”现象,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向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农民的生产和经营得到及时调整。

(四)提供政策扶持,确保健康发展。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相关政策的研究,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遵循国际惯例,研究和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体系。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完善一系列惠农政策,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倾斜,坚持并真正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使农业信息化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总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新兴的、前所未有的、开拓者的事业。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主动迎接正在兴起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不断带动农民走向新农村建设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