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拓展研讨综述
时间:2022-05-05 09:40:00
导语:农村经济拓展研讨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民凭借本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地区经济。从农业的飞跃到乡镇企业的创新,从集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起步到个体私营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大发展,从对外开发区的建立到资本市场的运作,苏南人闯出了一条通向富裕和成功的现代化道路,显示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突出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苏南;乡镇企业;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
Susouthvillagetheeconomicdevelopmentstudyanoverview
Abstract:Sincereformandopeningup,Surinamefarmersintheregionbyvirtueofsuperiornatural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Theleapfromagriculturetoruralenterprisesinnovationfromthecollectiveeconomyandtheexport-orientedeconomytothestartoftheprivateeconomyandthemixedeconomyofdevelopment,fromtheexternaldevelopmentzonesintheestablishmentofthecapitalmarketoperations.BlazingasouthernpeopletowardsaprosperousandsuccessfulroadofmodernizationTheyshowedusthefightingspiritandoutstandingtalent.
Keywords:Suriname;Townshipenterprises;Coordinateddevelopment;Newruralconstruction
苏南地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创造了闻名遐迩的“苏南模式”。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苏南地区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依据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超前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子。苏南地区的实践表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过程,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是在超前性探索中,“摸着石头过河”,逐步积累经验,大踏步前进的过程。[1]
一、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表现出独具的特点与形态,它在自身发展中也会有起伏有峰谷。看待苏南,我们始终反对孤立的、静止的、排斥的、争斗的观点,而是坚持客观的、动态的、包容的、相互比较、取长补短的态度。[2]
20年的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苏南农村经济取得的极其辉煌的成就,充分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苏南地区一方面注重加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工农业并举、城乡并重,超前探索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3】
张益新在《加速推进苏南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就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以下几点:【4】
(一)以高效农业为特色的苏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在比较优越的水土资源条件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基础上,在长期重视农业的指导思想推动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发展的过程,高效农业成为苏南农业的鲜明特色,并呈现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几大新亮点:苏南地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吸引外商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高效农业发展的力度很大。【4】
(二)以乡镇企业为先导的苏南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的主要发祥地,创造了以公有制为主体、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苏南模式”。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苏南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在苏南农村经济中的份额曾经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
苏南地区一方面大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富民合作社,既盘活了集体资产,丰富了农村的所有制形式,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如今在苏南地区,以乡镇企业为先导、集体经济为主要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经济格局,正在转变为集体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竞相发展的局面。苏南的农村经济实力更强、体制更活。【4】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为重点的农村面貌明显变化
苏南农村不仅保持着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且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所有县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农村居住条件看,整齐划一、崭新漂亮的农民新居和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农村居住小区在苏南地区到处都有,苏南农村面貌实现大改变。【4】
(四)以打破二元分割为特征的苏南城乡关系加快改善
近几年苏南地区更多地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来考虑发展问题,以区域布局规划、都市圈划为导向,顺应长三角一体化趋势,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苏南城乡发展开始走上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优势互补、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了该地区的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4】
二、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新世纪之初,苏南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城市化的要求,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实现“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开发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进程中,农村发展出现了三个显著变化,即农村土地经营由家庭承包自营向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化经营转变;经营规模由超小规模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经营上地的农民由兼业型向职业型转变。【5】
孙颔、吴镕在《苏南农村经济新格局的特点及其发展》中指出,苏南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格局。研究其特点有利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业的道路。【6】
目前,在“苏南模式”的基础上,苏南地区已经形成以股份制(混合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民资的崛起、园区式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是21世纪苏南发展的新特点。【7】
(一)民营经济后来居上
苏南地区民间投资高涨,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民间资本的积累不可低估,民资的崛起迎来个私经济的大发展,这是我们培育壮大民族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好时机。企业正在成为市场的主体,民众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民营企业的发达壮大,对百姓的富裕、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安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8】
(二)园区式的外向型经济
江苏省已从狭隘的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与全球经济密切联系的开放型的经济区域,苏南地区的企业主攻国际市场,全方位向外发展,技术和管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苏南外贸依存度(出口额/GDP)30%,高于全国平均数10个百分点外资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GDP)12.2%高出全国平均数1倍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己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9】
(三)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
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长江下游太湖周围的三角洲地区,封建社会后期己经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日前这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己被公认为世界六人城市带之一。长江二角洲区域正在迈入经济一体化的门槛上,沪、苏、浙三省政府积极谋求破壁互融、实现一体化。紧靠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的苏南地区抓住外资向长江三角洲集聚的机遇,抓住太湖周围地去经济腾飞到来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10】
三、苏南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苏南地区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建设更好的未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在这基础上加以纠正和改革,以便扫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阴霾。就江苏而言,尽管各地都很重视新农村建设,但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通过这次民意调查,也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尽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仍显薄弱。统计表明,在农村居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排在首位。
(二)义务教育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文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全面实行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有利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更好地培育人才。有些地方不顾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对义务教育政策贯彻不利甚至熟视无睹,有些学校通过其他方式将负担转嫁到学生身上。
(三)精神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人们的精神生活枯燥乏味,致使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抬头。传统文化缺乏保护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伦理道德缺失使其受到挑战。文化糟粕文化垃圾严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青少年犯罪不断攀升。
(四)城镇化建设过程问题突出
苏南地区的蓬勃发展为苏南地区城镇化带来一次机遇,但同时值得注意的囿于传统布局的城镇建设也正暴露和潜伏着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12】
1.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仍未达到的合理范围,表现为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12】
2.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小城镇人口聚集不够,第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小城镇建设等级层次不突出,重复建设严重,县以下的区域中心和建设重点模糊,各乡镇规划自成体系、各自为政,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还有小城镇建设个性单一,盲目照搬,以至于大部分小城镇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难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12】
3.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
苏南地区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土地资源非常宝贵。随着城镇的扩容,大量耕地被蚕食。城镇人口的膨胀还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活污染。由于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尤其是污水处理设施远远跟不上城镇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水直接排向周围的大小河道,成为继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点源污染后又一重要污染源。【12】
四、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苏南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改革,改革促使苏南不断出现新的局面。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所有制改革不断走向纵深,苏南乡镇企业在改革中“脱胎换骨”。苏、锡、常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曾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和市场改革为特征的苏南模式,通过第一轮、第二轮改革,甚至第三、第四轮改革,通过一次比一次深入的改革,产权更加合理,制度更加创新,机制更为灵活。产权明晰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13】
(一)转变政府职能
普遍建立综合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致力于建设廉洁、勤政、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以规范行政行为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重视培育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着力构建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培植一批与国际接轨、精通世界贸易组织事务的专业服务机构,引入国际中介服务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加服务品种,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14】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搞市场,先保障;奔小康,先健康”。狠抓了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改革,特别是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南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由政府包揽的,探索建立以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以农村医疗保险为突破口,按照“政府牵头、行政推动、片管分离、专业化保险公司运行”的原则,采取个人交纳、集体扶持、政府补贴的办法,委托太平洋人寿保险无锡公司运作,推行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制度。为经济发展除去后顾之忧。【15】
(三)加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政企分开
党的十五大以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从目前改制中反映出的一些情况看,改制的指导思想、改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必要。
(1)必须明确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弄清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意义。
(2)寻找恰当的产权改革方式,在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允许多种方式并举,因厂制宜,一厂一策,不搞一刀切。条件成熟的,可以一步到位,条件欠成熟的,可以分步实施。[16]
(四)注意区域系统内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和城镇
自身的科学规划苏南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很高,城镇发展历史悠久,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城镇体系内各城镇空间的相互联系,又保持相互间的合理间距,利用自然条件,综合平衡,达到城镇布局的最优化;二是依据城镇性质、功能和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着力形成重点突出、梯度辐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层次等级结构;三是打破行政界限,淡化地域观念,强化接受上海、沿海城市乃至国际辐射的能力,摆正自身在上海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中的地位;四是按照总体控制、分类指导、强化内涵、网状发展的城镇建设指导思想和适度聚集、优化结构的布局重构原则。【17】
(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
苏南农村经济要实现再创辉煌,绝非是重复昨天的发展轨迹,而是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在新的发展层面上展现辉煌。因此,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新一轮发展将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即既要摒弃“棘轮战术”,又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还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18】
结语
苏南的发展路径是其发展目标、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正是依赖于这样的发展路径,才有了苏南的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有了苏南人本导向的发展观、富民导向的财富观的真正实现,才有了苏南得以率先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丰富经验。【12】
参考文献:
[1]王霞林.苏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超前探索与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6(7).
[2]朱根宝,陆国钧.“苏南模式”在实践中发展[J].江南论坛,2003(15).
[3]徐伟荣.苏南农村经济20年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1999(1).
[4]张益新.加速推进苏南农村现代化建设[J].21世纪经济报道,2005(6).
[5]张菁.苏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与特点[J].现代经济探讨,2003(3).
[6]孙颔,吴镕.苏南农村经济新格局的特点及其发展[C]//孙颔.中国农学会学术论文选,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7]王霞林,黄胜平.苏南经济发展模式的最新调查[J].江海学刊,2003(6).
[8]KinkaidCook.ThepresentconditionandthecounterplanofSusoutheconomicdevelopmentofthevillageprivatelyowned[J].JournalofJiangSuRadio&TelevisionUiversity.vol.10No.4.
[9]曹宝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苏南发展模式”的分析与解释[J].江海学刊,2005(1).
[10]吴大声.苏南农村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趋势[C]//吴大声.江苏学术文选.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11]范建.江苏新农村建设百姓认知度调查报告[R].江苏省统计局,2007-6-25.
[12]梁湖清,刘荣增,朱传耿.面向21世纪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思考——以苏南地区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2(2).
[13]华轩忠.对苏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盲目性的思考[J].江南论坛,1993(6).
[14]钱振明,钱玉英.苏南农村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J].探索,1996(6).
[15]陈颐论.苏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M].南京:江苏省人民出版社,2004.
[16]明华.关于乡镇企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1999(9).
[17]蒋鸣鹛.苏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调适[J].“三农”问题研究文选,2006.(3).
[18]张玉庆.苏南农村发展新探索[J].江苏农村经济,2004(10).
- 上一篇:农村微观组织重建与社区自我结合
- 下一篇:证券监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