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潜蝇防治论文

时间:2022-01-07 08:16:00

导语:斑潜蝇防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斑潜蝇防治论文

1田间识别

1.1为害特点

美洲斑潜蝇成、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

1.2形态特征

美洲斑潜蝇成虫小,体长1.3~2.3mm,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卵米色,半透明,大小0.2~0.3mm×0.10~0.15mm。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后气门突呈圆锥状突起,顶端三分叉,各具1开口。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大小1.7~2.3mm×0.50~0.75mm。美洲斑潜蝇形态与番茄斑潜蝇极相似,美洲斑潜蝇成虫胸背板亮黑色,外顶鬃常着生在黑色区上,内顶鬃着生在黄色区或黑色区上,蛹后气门三孔。而番茄斑潜蝇成虫内、外顶鬃均着生在黑色区,蛹后气门7~12孔。

美洲斑潜蝇与潜叶蝇形态非常相似,危害状相近,增加了田间识别难度,但细心观察,二者还是有较明显区别。美洲斑潜蝇幼虫体色鲜黄,有别于潜叶蝇幼虫体色的近乎白色。斑潜蝇体长略短于潜叶蝇。斑潜蝇成虫体小,整个腹面为鲜黄色,背面为黑色,两翅间有一小黄点;潜叶蝇成虫体稍大,为灰黑色。斑潜蝇老熟幼虫爬出潜叶道在叶片表面化蛹,蛹色为鲜黄色至深黄色;而潜叶蝇的老熟幼虫在隧道内化蛹,蛹色为淡黄色。美洲斑潜蝇隧道均匀,隧道两侧边缘有交替排列的黑色条纹粪便,隧道呈黄色或淡黄色;潜叶蝇的粪便在隧道边缘呈黑点状排列,隧道为乳白色。

1.3寄主范围

该虫在我区寄主范围广,在所调查的30种作物中,大白菜、青菜、萝卜、莴笋、茼蒿、南瓜、冬瓜、丝瓜、黄瓜、豇豆、四季豆、扁豆、刀豆、茄子、番茄、雪里蕻等作物均发现受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受害较重的作物有:黄瓜、丝瓜、豇豆、四季豆、茄子,个别大白菜、青菜地块危害也较重,被害株率达60%~100%,叶被害率达20%~90%,严重度3~5级。另外,发现茄科杂草龙葵也是一种寄主。

1.4发生规律

美洲斑潜蝇为中温型害虫,在我区美洲斑潜蝇的田间发生与为害盛期在7月底至9月上中旬,10月上旬以后田间不易查见活虫。其间连续几次降雨、低温等因素,幼虫在叶内死亡率高达70%~85%。

美洲斑潜蝇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d孵化,幼虫期4~7d,老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d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世代短,繁殖能力强。

2防治方法

2.1控制疫情

健全检疫制度,对应检物品严格实施检疫,对南菜北调(瓜果、种子)进行严格检疫。

2.2人工防治

发生较轻的地块采取人工摘除被害叶片,集中销毁深埋,除去田间杂草等中间宿主,采取间作、轮作,适当疏植,增加田间通透性。鉴于我区大棚蔬菜占有一定比例,要抓住美洲斑潜蝇由露地(10月)转向大棚和大棚(4月)转向露地为害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措施,扣棚前深翻土地,隔离培育无虫苗,杜绝虫苗(出)棚。

2.3药剂防治

2.3.1防治适期。应早施药防治,即在蔬菜苗期有少量叶片被害或虫情指数达10%就要防治,幼虫虫龄掌握在2龄前(虫道很小时),于上午8~11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或者老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时开始用药,每隔5~7d喷药1次,连续施药2~3次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

2.3.2防治用药。根据对美洲斑潜蝇多年的防治示范,可选择用药种类有:25%斑潜净乳油1500倍液、98%巴丹原粉15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8%阿巴丁乳油2000~2500倍液、1.8%集琦虫瞒克乳油2500倍液、20%杀灭菊酯1000~1500倍液等。

论文关键词美洲斑潜蝇;识别;防治

论文摘要美洲斑潜蝇自1995年在包河区发现以后,现已扩展到全区危害。一般受害率30%~100%,减产30%~40%,甚至绝收。从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发生规律等方面阐述该虫的识别方法,并提出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