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嘉年华在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

时间:2022-12-28 02:54:36

导语:农业嘉年华在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嘉年华在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

摘要:运用实地调研、卷宗分析等方法,参考了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及其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以推广理念、推广方法、推广内容、推广主体、推广客体5部分重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以广西玉林农业嘉年华、河北南和农业嘉年华、四川眉山农业嘉年华3个具有地域性代表及行业代表的农业嘉年华进行实例分析,探索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结果表明,农业嘉年华不仅在推广理念、推广方法、推广内容、推广主体上均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在实际中具有较好的反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在传统农业科技推广上出现的如成本高、效率低、时效性弱、受众狭隘、可持续性差等诸多问题,农业嘉年华的出现为中国农业推广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农业嘉年华;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推广;推广模式

随着时代的演进,国内外的农业科技推广的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美国形成了联邦推广站、州推广站、县推广站为整体的“三位一体”的政校结合形式,并随时代进步应用了电子推广和社交媒体推广[1];日本施行以政府和农协的双轨农业推广形式,产学研合作紧密[2];以色列形成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导、区域推广服务中心为纽带和以农户收益为目标的公益性农业推广形式[3]等。同大多国家一样,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主体主要以政府为主,非政府机构为辅。现行较多的形式为: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形式、政府机构牵头,企业或研究所和大学参与形式、非政府组织主导形式[4]。3种形式的代表类型分别有:科技部设立的“星火计划”[3];政企合作的农业科技园[5]、农业嘉年华[6]、田园综合体[7]等,政校合作的专家大院[8]、“农业专家在线”[9]、科技大篷车[10]等;非政府机构的农民企业合作形式[11]等。近年来,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运营的农业嘉年华在农业推广、科技创新、品牌创建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农业嘉年华是以主题展馆、科技园、示范基地为载体,整合现代农业最新科技资源、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并具备科普展示、教育培训、科技研发转化、科技推广、高效生产、休闲旅游等功能的都市农业新型业态。同时,农业嘉年华也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农村部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明确指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嘉年华活动。嘉年华与狂欢节同义,本是舶来词汇,国际著名的嘉年华有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以及法国尼斯狂欢节。但嘉年华以农业展会、节庆的形式出现是属首创,是中国的发展与创新。虽然农业嘉年华具有农业科技推广的功能,但是还没有学者将两者进行联系与探索,相关研究属于空白。本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填补农业嘉年华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空白,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为今后农业嘉年华的升级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另一方面,农业嘉年华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载体,笔者认为探索农业嘉年华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农业科技推广理论,可以创新推广方法和思路。

1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建国之后,中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开始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并完善,“十二五”期间,《农业技术推广法》得到了大力实施,中国建成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约有7.9万个,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约58万人,770个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期,全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年推广新品种27.8万个次、新技术18.1万个次。自2012年以来,全国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数超过400万人。2017年,中央财政投入了15亿元,预计培育各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中国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到2020年要达到2000万人。新时期中国的农业科技事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成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随着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不再契合,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行政式推广带来的科技研发与生产脱节[9];行政推广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管理机制受制于行政部门[12];中国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尚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13-14]、农业科技推广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研发研究成果转化率效率较低[15-16];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缺乏,农民接受意愿较低;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推广渠道不畅,缺乏合适的载体来对接农业科技供求的问题[17];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扩大促使农业推广从狭义的技术推广向着内涵更加丰富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全过程的农业科技推广转变[18]等。为此,中国农业科技推广需要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突破农业推广主体、形式、方法,寻找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模式。

2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不同,农业科技的推广主体、推广的条件、接纳者的特征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高启杰[19]指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农业推广主体、客体、机制的存在方式和运转过程的综合表现。张俊飚[20]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指由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在推广动机的导引下所运用的有关推广方式、方法和措施等的总和。刘华恩[21]提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推广的目标、对象、内容、组织特征和策略方式。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由推广理念、推广方法、推广内容、推广主体、推广客体5个部分组成。

3农业嘉年华调研分析

本研究以广西玉林农业嘉年华、河北南和农业嘉年华以及四川眉山农业嘉年华为研究对象,从嘉年华本身和游客两个角度进行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相关调研。针对游客总计发放600份调查问卷,调查游客对农业嘉年华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后期通过整理与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99份,有效率为83.2%。在本次调查中,只有约10%的人表示了解现代农业,一部分人对此有一点了解,40%以上的人不大了解甚至不了解。大部分被调查的游客表示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有不同程度的兴趣,仅有7.4%的人认为自己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超过88%的游客觉得现代人有必要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这充分说明了当代人对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肯定。通过调查(见表1),发现人们平时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有观看电视科普节目(53.7%)和参观农业科技园(40.7%)。农业嘉年华作为一个科普大讲堂,随时随地都能让人感受到科技的存在,78.4%的游客在参观后认为农业嘉年华对丰富自身的农业科技知识有帮助,52.9%的游客认为展馆品种数量较多,约70%的游客表示展馆品种有特色或比较有特色,说明游客对农业嘉年华品种特色的整体认可度较高。3.1广西玉林农业嘉年华。广西玉林农业嘉年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东新区“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内,是目前全国主展馆面积最大并且第一个全年开放的嘉年华项目,现由广西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广西玉林农业嘉年华的主要载体是智能连栋温室和塑料拱棚,总建筑面积达11万m2,其中8个主展馆主题明确,分别代表了广西的一个主导产业,2015年接待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嘉年华周边配备有科技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主要开展示范推广工作;中农富玉与国内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系紧密,人才培养实力雄厚,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通过理论培训、田间学校、参观实践、留学生交流等方式举办培训班360多期,培训学员4.3万多人;中农富玉以参观、体验、娱乐的形式开展青少年科技农业旅游项目,2016年参与各类活动的师生及家长1300人左右;此外,中农富玉于2016年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以及第三季现代农业新技术展示会;中农富玉现设有设立有研发中心和组培中心两个独立的科研开发机构,主要为企业自身的科研服务,同时也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科研项目研究活动。广西玉林农业嘉年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玉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15年“五彩田园”荣获“中国农业公园”称号,2017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3.2河北南和农业嘉年华。河北南和农业嘉年华位于河北邢台南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中心,是由南和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打造的农业经济综合体,现由河北富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南和农业嘉年华主题场馆的表现内容是根据当地及国内外农业特色资源,分别以花卉、中草药、蔬菜等进行组织的。2017年,南和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在研学方面,南和嘉年华先后组织邢台市区及周边县区各中小学80余家参观南和农业嘉年华,学习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世界先进农业技术,学生团参观嘉年华人数累计达到8万余人次;在技能培训方面,嘉年华积极开拓新型农民培训,为周边县区新型农民培训累计近6千人次,为周边广大农业生产工作者普及了现代农业理念;在会展方面,南和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南和农业项目招商暨品牌推介会和2017中国(南和)国际现代农业展会,促进达成贸易成交意向56宗;科研技术方面,嘉年华园区建立了科技园以及配套研发中心,科研设备条件完备,为园区科研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3.3四川眉山农业嘉年华四川眉山农业嘉年华位于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域,是目前川内第一个农业嘉年华项目,现有四川中农富岷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四川眉山农业嘉年华于2017年秋季开园,第一期根据当地农业特色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了以蔬菜、花卉、农耕、调料为主题的四大主题场馆,第二期即将开建桑麻、茶竹主题场馆;嘉年华将与中国农业大学成立教学实验基地,为国内专家学者提供科技推广平台;嘉年华在进行正常的生产和展出活动的同时,也开展着涉农领域的培训和新型产品技术培训。3.4调研评述农业嘉年华通过一种亲民,接地气的方式将高精尖的农业技术、新奇特的品种、绿色健康生活理念、以及传统的地域性文化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通过眼看、耳听、心想以及互动体验操作浸入式的体验农业科技的魅力。通过对3个农业嘉年华的调研得出,农业嘉年华的群众基础反映较好,总体满意度较高。

4农业嘉年华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农业嘉年华作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色模式,充分发挥了多重优势,积极探索和创造了多种科技推广的渠道。农业嘉年华经过发展形成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三层功能明显、层次分明的推广结构。核心区主要是指农业嘉年华的主场馆,以展示为主要功能,承担着汇集国内外最新品种、技术和成果,组装、集成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任务;示范区是建在场馆周边的种植园区,为当地农民和企业做出技术示范;示范区向外进一步辐射,对农业嘉年华周边的农村农民产生积极有效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的传播与推广。4.1推广理念。农业嘉年华的推广理念摆脱了传统的“以技术为本”的束缚,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22]。在兼顾社会公益性的需求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主攻发展前景好且易于当地推广的品种和技术,重视农民的真正诉求和科技成果转化,以期为农民、园区以及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4.2推广方式。农业嘉年华的农业推广方式主要有在主题展馆内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品种的科普展示;游线的科技讲解;专家教授课堂培训以及实践操作体验等。从农业推广属性来看,农业嘉年华在提供公益性推广服务的时候采取无偿形式,而在针对需求进行特异性服务的时候则是采取培训班、讲座等有偿形式。农业嘉年华随着时间的演进逐渐形成了一些特性:地点趋于固定;时间逐渐延长至周年,全天候不间断开放;主要载体为主题展馆、科技园以及示范区[23]。4.3推广内容。农业嘉年华以主题展馆为载体,以一种低成本,生态绿色的方式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以及文化资源集成展出。配合科技园每年不断引进、研发更新适宜本地发展的新技术、新品种,实现了园区内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温室场馆的特性可进行反季节、跨地域性的品种、技术的展示,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各类人群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4.4推广主体。农业嘉年华项目本身即是一种新型推广主体。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载体,农业嘉年华根据市场进行相应地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但同时由于农业嘉年华也承担了国家科技兴农的部分职能,也充分考虑公益推广的需求,即科技研发团队会根据当地实际环境与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导向性研发,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更加灵活和可行并切实地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在推广资金上,由于嘉年华大多属于政企合作类型且农业科技推广具有公益性,故嘉年华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调动社会多主体参与建设运营;在人才保障上,对外农业嘉年华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建立起强大的培训推广力量,对内农业嘉年华通过职工转岗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培养、与省内外农业院校建立人才引进渠道等方式,培养产业化经营的骨干队伍。4.5推广客体。农业嘉年华的推广适用所有人群。农业嘉年华根据不同人群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以多种形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对于普通市民,可参观以当地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为主题所营造的主场馆,一方面可亲眼看见展示的国内外先进种植栽培技术、栽培设施、栽培模式等,增加感官体验,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相关知识讲解,体验操作,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拓展农业科技认知,寓教于乐;对于农民,可进行由园区组织的培训团队、组织团队和运营团队提供的农业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培训以及共享相关配套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收益;对于涉农企业,可参观场馆周边依据当地的自然经济、区域特点、产业发展特色和规模等条件建立的科技示范园区,学习高新农业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知识,此外也可参与嘉年华邀请国内外的农业领域专家召开的座谈会、论坛、峰会等形式多样的会议,接轨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在传统农业推广产学研联系松散的环境下,农业嘉年华有着科研的自下往上、技术在生产上的高效转化以及教育的普适等特性,有效地将生产、科研、教育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运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讨论

农业嘉年华的出现,对于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是一种创新和突破。从主体上来看,农业嘉年华是属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政府企业合作类型[24],政府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与环境,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且在农业嘉年华的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进行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推广[25]。农业嘉年华突破了以往农业推广的高成本、信息不对称、信息不连续等问题,是以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多形式、接受度广泛的形式进行农业推广活动,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载体和顺畅的输出渠道,成为了一个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农业嘉年华的出现为中国农业推广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但农业嘉年华是一个新兴事物,现仍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持续推广的能力,还需要对农业嘉年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创新升级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者:杨宇 张天柱 陆婉颖 魏平 陈小文 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