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时间:2022-01-11 15:05:36

导语: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摘要:基于“大省小农”省情农情,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小农户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是四川农业生产经营的绝对主体。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四川省内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全面落实扶持小农户的政策措施;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规划落地;优化小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激发小农户内生发展动力。

关键词:小农户;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对策建议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四川是农业大省,小农户占农业生产经营的绝对主体(占99.2%),实施乡村振兴,小农户作为核心主体,极为关键。为此,本文作者赴四川省巴中、广元、雅安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基于小农户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分析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全面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小农户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小农户是党的重要依靠力量和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没有农民的创造和奉献,甚至是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崛起。川陕革命老区涵盖四川26个县(市、区),32万农民参加红军。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户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从90年代起至今,上千万川籍农民工长年奋斗在全国各行各业第一线,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农村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农户既是实施主力,也是实现振兴的核心群体。

(二)小农户是四川农业生产经营的绝对主体

“大省小农”是四川的省情农情。全省农业经济的体量位居全国第二。据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显示,全省小农户占农户总数量99.2%,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四川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川猪安天下”最大贡献者曾经就是遍布四川的千家万户小农户,如何扶持小农户,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三)扶持小农户是防返贫致贫风险的关键举措

作为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全面实现了小康。但是,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脱贫后的小农户依然很脆弱,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小农户的发展能力,形成精准防返贫的长效机制。

(四)小农户具有生产特色农产品的特殊优势

四川地形地貌复杂,自然资源条件迥异。山地和丘陵面积占84.5%,绝大部分山区和丘区的地块是分散碎片化的,户均耕地不足5亩,具有丰富的土壤类型(占全国土壤类型总量的43.5%),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加之数千年的农业耕耘,农产品必然是种类众多、富有特色。

二、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小农户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让小农户在全面发展中掉队。而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将面临很多现实难题,我们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政策落实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对扶持小农户发展重视不够。地方各部门扶持小农户发展,往往是“口号”多,落地落实的“干货”少,个别地方党政部门甚至以政绩显示度不高,忽略小农户发展。二是缺乏扶持小农户发展的专项资金,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等农业投资项目对小农户的带动缺乏硬性指标,有些园区还片面追求展示而非实用的设施装备,“形象工程”投入与带动小农户完全无关,小农户很难享受到现代农业投资项目的政策支持。在发展规划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对小农户发展的指导缺乏前瞻性。如当某一产业短期效益较好时,就盲目引导小农户大规模布局,“一窝蜂”大上快上,同质化严重,当产量过剩滞销时,导致农户新一轮的弃耕弃养。二是缺乏因地制宜,科学种养殖的发展理念和规划。如部分地方片面强调区域布局规模而忽略局部自然条件差异,在某个局部低海拔的村落,其土壤和温度适宜种植水稻,也是水稻传统种植区域,却因大规模的产业布局被引导种植核桃树,结果核桃树只长树不挂果,农户受损严重。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一是基层服务机构的人力、物力和经费缺乏保障。由于撤村并镇,人力和资金压缩,公益性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有偿服务,不仅加重了小农户的成本负担,且有购入假冒伪劣种子和农资的风险。二是针对小农户的公共服务信息化进程较慢。农村互联网软硬件基础与配套设施相对薄弱,面向小农户的简单实用服务软件很少,行业部门的微信公众号更多是新闻信息而缺少简单实用的服务内容。在带动小农户发展方面,一是在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发展中,由于企业控制了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小农户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获取的利益空间不断被压缩,严重影响小农户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二是带动农户合作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多数是松散的合作模式或订单模式,而不是以利益联结较为紧密的股份制合作模式,加之有的小农户因诚信意识、契约意识不到位,合作失败案例不断发生。据统计,全省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不足总量的四分之一。在小农户的自身能力方面,一是多数小农户经营者为留守老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低于5%,整体文化程度偏低,接受现代农业技术难度很大。二是小农户经济实力弱,生产条件改善难。近5年,全省农村家庭人均经营性费用支出年均不足4000元,而购置一台铡草机就需要3000元左右。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风险大,通过抵押贷款增加投入也很难。三是限于小农户的资源条件,难以大规模经营,尤其是在地块零碎且不规则的山区和丘区,农产品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被大批量订单采购,主要依赖中间商,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

三、全面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落实扶持小农户的政策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省情农情专题研究,全面推进《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等扶持小农户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二是强化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的关注度。以专题现场会、专栏报道等形式,增强全社会对扶持小农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将扶持小农户发展纳入各级党政年度绩效考核体系,设置专项工作制度,提高服务效能,增强党政履行扶持小农户主体责任的刚性约束。

(二)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规划落地

一是加快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关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相关内容的落地落实,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二是立足资源禀赋,制定实施细则,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产业适宜的自然条件应细化到海拔高度、土壤、雨量和温湿度等,科学指导小农户。三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布局。利用好生态优势,以耕地对畜禽承载能力为依据,因地制宜引导小农户种养结合循环生产,做好适宜优势产业。

(三)优化小农户生产要素配置

一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优化土地资源,重点支持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以及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规模养殖场。二是加大标准化设施投入。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倾斜标准化适度规模的设施设备,如适用于山区和丘区的小型耕作机械。三是加大财政、金融和保险对小农户的帮扶力度。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可以量化到户入股合作。四是强化对小农户的科技支撑。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小农户农产品安全和清洁生产环境的技术改造,支持种养殖适度规模设施化和智能化研究,支持小农户标准化生产精简成套技术研发,实现标准化技术方案一学就会一看就懂,推进技术指导的精准落地。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大农业公益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条件改善、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等,为小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持农村供销社村级服务网络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支持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质量监督机制。二是强化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信息实用性研究。切实面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和小农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提高在线服务能力,使农户能及时获取通俗易懂的流通、市场、产品和技术等信息,合理布局产品种类和产量。三是建立农产品生产预警制度。充分应用农业大数据分析成果,精准部署年度农产品生产指导计划,为农户调整种养殖结构提供科学依据,逐步形成全省农产品生产配额管理制度,防止因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五)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

一是将现代农业园区入园企业带动小农户的数量列入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增强企业扶持带动小农户的社会责任感,使财政支持政策惠及小农户。企业应将小农户纳入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完善“利益共享,风险防范”机制,帮助引导小农户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二是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托管等形式,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做大做强专业合作社。重点支持跨区合作、联合发展、整县推进的大型合作社,以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强、运行机制完善作为合作社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全省农业职业经理人才库,扶持合作社引进人才,使现在数量多、规模小、功能弱的合作社向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六)激发小农户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充分调动小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小农户在生产端的主体作用,保障小农户对土地承包和集体收益的基本权益,让小农户有充分的经济活动话语权,促进增收致富,唤起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使他们主动维护耕地、保护环境、清洁生产,防止弃耕抛荒或掠夺性经营。二是激发小农户的创造性,挖掘精细化生产潜力。以发展现代家庭农场为目标,激励小农户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特殊优势,生产特色产品,增强小规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土壤资源碎片化、生态资源差异大不利于规模生产劣势转变为特色优质产品的产地优势。三是提高小农户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能力。支持农业多功能发展,激发小农户对农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小农户经营能力和文化素质,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N].农民日报,2019-02-22.

[2]司明宇,金紫薇.论中国小农户的前景与出路[J].农业经济,2019(9):9-11.

[3]屈冬玉.以信息化加快推进小农现代化[J].智慧中国,2019(7):28-31.

[4]滕连泽,张洪吉,罗勇,等.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99-300.

[5]潘伟光,沈月琴,顾益康,等.铭记农民贡献深化农村改革谋求农民全面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4(2):92-95.

[6]王乐君,寇广增,王斯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9-97.

[7]郭淑英.从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84-85.

作者:蒋小松 张红 何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