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19 04:14:43

导语: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探讨了甘肃特色“现代丝路旱农业”的内涵和特征,结合当前发展基础提出了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发展目标,提出要从优化发展布局、创新经营组织形式、提升防寒抗旱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推动甘肃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甘肃特色;“一带一路”;寒旱农业;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从产品单一、粮食短缺的状况向品种齐全、连年丰产的跨越性转变,农业生产也逐步从原来的集体生产到包产到户到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产业结构从以粮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向“粮经饲”为主的多元结构,并逐渐形成地域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的瓶颈期,粮食产量基本趋于稳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导致农民种粮热情不高;农产品消费进入结构转型期,市场对绿色、无公害的高质量农特产品需求日渐增加,而传统农业生产更多关注产量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出现脱节;不同区域农产品同类型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土特产品不“土”不“特”,地域品牌影响力弱化,特色产业发展效益不高;受资金、用户素质等因素限制,现代技术应用农业生产仍然不足,农业科技含量依旧较低,农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仍需时日。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兴旺基础[1]。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充分挖掘高寒干旱气候条件下农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充分集成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现代技术手段,着力构建优势产业、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服务保障五大体系,探索具有“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的新时代农业发展路子[2]。这是在充分考虑全省地域条件、农业发展基础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下提出的战略性思路,是全省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导向和行动指南,也是推动全省绿色发展崛起的重要支撑。

一、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一)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内涵。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是对农业发展方式及战略的一种新的概括,也是一种新的实践,适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向,也立足于甘肃本省的实际。目前,各省区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并结合区域特色,提出了个性化农业形象定位,如青海提出发展“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贵州提出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业”等。甘肃基于对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等多方考量,提出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有利于打造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与其他省区形成错位发展格局,重塑甘肃农业的整体形象。结合甘肃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可以界定为,运用现代技术装备和管理方式改进生产经营方式,抢抓和深挖“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市场潜力,积极探索和大力发展适宜寒旱地区气候特征、具备绿色、优质、高效等特色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就其内涵而言,一是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方向,以技术为依托,通过推动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的革新以及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组织架构,进而实现农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分散型、小规模向技术密集型、规模型、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二是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通过深挖生产条件、产品结构以及市场潜力,实现从“生产—产品—市场”的全面技术革新,推动农业从特色农业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供应—外向型目标市场销售的生产销售全过程发展方式转变和综合提升。三是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更加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一方面,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立足于甘肃高海拔地域条件和干旱的气候特征这一基础条件,深入挖掘其发展绿色有机、高品质农业“独一份”“特别特”的自然优势,打造更具生产价值、更具竞争优势、独具特色魅力、更加集约高效的特色农业产品。另一方面,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要求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发展更具地域特色、“错峰头”“好中优”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产品供给,实现农业的差异化发展;同时,更加关注“一路一带”市场潜力,推动甘肃农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补性发展。四是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中的“寒旱”要求我们必须在认清现实、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开展生产;“现代”要求我们利用技术等手段破解自然条件约束,创造性地发展农业;二者结合,共同推动甘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是对甘肃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甘肃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3]。“应时”“守则”“和谐”是对自然规律的遵从与恪守,“取宜”则要我们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如定西曾经被联合国官员考察断言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但在20世纪80年代,定西党政领导干部从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出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农业发展思路,以观念的革新找到了一条适宜当地的发展之路,用小土豆做出了大文章,也为农耕文化内涵的当代利用树立了一个典范。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既是基于对甘肃省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的深刻认识,更是一次思想和意识领域的革新,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打破守陈心理和封闭心态,以开阔的视野和超常思维汲取世界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和市场多元化需求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变革,走出一条更具魅力、更有特色的农业振兴之路。(二)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特征。一是地域性特征。农业生产有着很强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甘肃农业发展史可以说是长期与“寒旱”气候的斗争史。寒区旱区占到甘肃总面积的95%以上,地貌以高原和山地、戈壁等为主,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这种黄土沟壑纵横、戈壁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少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形地貌长期限制着甘肃农业的发展[4],但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不利因素逐渐转化为发展绿色、健康、生态农业的天然屏障和优势条件。甘肃高海拔、日照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和糖分、油含量的积累,作物糖分、淀粉、蛋白、纤维含量明显优于中、南部地区。而且,受环境和发展水平制约,甘肃省内土地资源开放强度较低,绝大多数地区土壤、植被、水源和空气污染较轻,同时干旱气候使得土壤湿度小,病虫害少,这成为甘肃发展绿色、高品质农业的有力基础。此外,河西地区戈壁广大、灌溉体系完善,为发展戈壁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条件成为甘肃发展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基础和优势。二是技术性特征。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要以现代农业为主要方向,采用现代技术集成,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装备上,大力推广使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实现生产工具的现代化。生产管理上,积极推广基于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生产组织上,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有效解决小农业与大市场的矛盾问题。市场流通上,要加快更加完备的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并把现代技术、现代营销方法和营销理念应用到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效率和信息不互通问题。三是产业化特征。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综合效益为中心,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更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和运行,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5],进一步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使农业走上“以农养农”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四是是外向型特征。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要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深挖“一带一路”市场机遇和甘肃省农业发展潜力,加强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对接,积极引入国内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和发展方式,深入推动农业生产大变革,并注重与其他省区错位发展,打造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和中东欧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全国重要的良种繁育基地和道地中药材、优质林果、优质牛羊肉生产基地。五是人本性特征。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重要目的之一是实现农民的增收和生活福祉。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同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形成更为合理、高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其发扬朴实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和聪明才干,积极探索发展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收益的农业,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导向

(一)发展思路。当前,依靠增产和扩大种植面积以主导的传统农业生产已基本无任何发展优势可言。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兴旺基础,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兴农,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当前甘肃发展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要以地域资源特征为基础,以融入“一带一路”市场分工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坚持品牌立身、技术支撑、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积极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进一步加大防寒抗旱技术和适宜作物的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大规模发展市场需要的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产业、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服务保障五大体系,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与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把甘肃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蛋篮子”“药篮子”。(二)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发展导向。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草食畜、高原夏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继续做好粮改饲试点工作;推动差异发展,引导核桃、花椒、小杂粮、食用菌等地方特色产品和小品种形成一定规模;创新发展思路,稳步推进戈壁农业,探索推进沙漠生态农业开发和沙生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含量持续提升。切实依靠科技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广使用适宜我省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品牌农业,进一步提高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农业生产、营销等领域的运用。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构建农企合作和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多种形式参与经济组织,促进农业分工分业,有效推动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加快农产品加工、运销流通等农业生产后续产业发展,促进产加销等一体化,推动农业由产品生产向产业链、价值链生产转变;引导发展休闲农业、“互联网+”等新型业态,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加大“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培育和认证,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推动农业向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我省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发展重点

(一)优化甘肃农业发展布局。依据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扎实推进区域布局优化,加快形成“一区五带”的特色农业空间格局。沿黄农业带重点发展高原夏菜、瓜果、养殖业及乳制品生产等高效农业;河西灌溉农业区重点发展现代制种、非耕地设施蔬菜、酿酒原料生产等特色优势种养业;陇东雨养农业区重点发展优质苹果、黄花菜、小杂粮等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生产加工;中部旱作农业区重点发展马铃薯等高产高效粮食作物及特色道地药材;陇南及天水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重点发展苹果、花椒、油橄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甘南高寒牧区重点发展藏牛羊养殖及藏中药材生产加工。同时,秉持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合理推动河西走廊地区未利用地开发,广泛采用优质高效无土栽培技术,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二)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小农分散生产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农业从传统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成为一种必然[6]。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一定要与各地资源禀赋、要素构成等实际情况相契合,要在确保粮食安全、农民社会权益和兼顾公平效率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对于河西绿洲而言,地势平坦、农业设施完善、经济相对发达,宜于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模式,提升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各类专业性服务企业或合作社,建设比较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戈壁农业因技术和资本实力要求高,适宜采用企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工业化生产,有利于培养质量好、知名度高、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品牌产品。沿黄灌区、中部旱区、陇东雨养区特色优势产业宜于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组织形式,带动区域的特色产业提高品质、增强竞争力。陇东南山地特色产业宜于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互助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成经营联合体,“抱团取暖”提高生产效率。甘南高寒牧区及一些土地分散、细碎化程度较高、农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地区,建议可以继续保留其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并通过三产适度融合开发促进提升农业经营效益。(三)提升农业防寒抗旱能力。要依靠科技创新,不断革新防寒抗旱技术,推动甘肃农业防寒抗旱能力持续提升。大力推广以全面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以集雨补灌为主的旱作节水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以保护性耕作为主的机械化作业技术等旱作农业实用技术,并逐步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积极推行以种带养、种养结合、粮经轮作、休耕免耕、间作套种等循环农业模式,提高雨养农业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旱作农业“升级版”。持续抓好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推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大力推广以膜下滴灌、垄膜沟灌为重点的灌溉、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节水配套技术,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和农业节水基层技术服务模式,加快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全省节水型农业取得新发展。推动甘南及祁连山高寒牧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和饲草料贮备,提升养殖动物防寒防灾能力。大力推广“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农区供草、牧区舍饲”畜草双向对流的循环模式,做优做强草食畜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创新技术,提高档次,打造一批高档次、高质量、高效益的设施农业基地。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无土栽培、薄膜连栋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推广引进热销品种,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提高农产品品质。积极引进和培育推广动植物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品质结构。在注重产量型品种选育的同时,加强对质量型品种的引进、研究培育,强化对现有农产品质量提升技术的研究,推动农产品品种结构由低档品种向高档品种、普通品种向专用品种、常见品种向稀有品种等方面转变。围绕“优质、高产、高效”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造更多“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特色农产品。以老百姓日常“菜篮子”和“米袋子”等大宗初级农产品为重点,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比;按照“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以优势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出口农产品等为重点,扩大绿色农产品占比;以戈壁农业为引领,遵循生物链的能量封闭循环原则,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进行生产,发展面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中高端市场的有机农产品。积极推动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五)积极推动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以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将原有种养殖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燃料或其他可供利用的原料,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建设一批生态环境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以蔬菜、园艺、畜禽等产品为重点,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快特色种养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园建设[7]。积极发展品牌农业,在支持企业加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知名品牌打造的同时,积极创建一批农产品区域综合性公用品牌和生态精品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全力叫响“生态陇原”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甘肃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用品牌提升价值、引领产业。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生产、营销等领域的推广引用,以“互联网+农业”为引领,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以及农业产业链的改造升级,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方向转型。(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合理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优势主产区进行加工生产。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特色产品开发,重点加强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产品开发和生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发展无公害、绿色和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食品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马铃薯、果蔬、牛羊、禽类等加工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新产品开发。鼓励有实力的食品企业设立科技研发机构,围绕甘肃省“原字号”、民族特色农产品生产资源,深入挖掘和大力开发适宜消费市场升级需求的新产品、民族特色产品。充分利用甘肃省道地药材资源,支持企业加强药食同源新食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合理应用,做大做强药食两用健康食品产业。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打造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名优特新品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养老农业、旅游农业等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服务型农业,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七)积极拓展甘肃农业国际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形成县乡便民市场收发、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集散、大型商品市场营销的特色农产品贸易流通网络。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以兰州为中心、河西为主轴、陇南为支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各类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及营销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建设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窗口(体验店)。加强对甘肃省名特优农产品的推介力度,统筹协调做好与京津沪、粤港澳、东西扶贫协作区、成渝区等国内大终端市场的产销对接,积极开拓北京新发地市场、上海蔬菜集团、广州江南市场等国内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抢抓“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和中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推动甘肃省农产品“走出去”步伐,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布局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陇”字号农产品走向中亚、东亚和东盟国家。依托戈壁生态农业,努力将河西地区打造成面向西北乃至中西亚、南亚和中东欧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8]。

四、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保障农业稳步发展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涉农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将我省肉牛、肉羊、农业机械、日光温室、畜禽圈舍等特色优势产业和设施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9]。完善农业投融资保障机制,满足农村产业多样化发展需求。(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建较为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和集雨蓄水设施。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设施装备水平。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等领域的运用,推动农业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和服务精准化等方向转型,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推动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加强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以中高等农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等各类公益性培训资源为补充,以田间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资源为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明白人和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业主推技术、主导模式和高效品种的入户到地率。(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密切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农户的联系,持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推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供给体系。要重点围绕甘肃特色优势农业,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甘肃农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高效的农业技术供需信息传导机制,在农业技术创新参与主体间架起一座信息桥梁,形成一条以市场为主导、农业技术创新供给者和需求者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链条。建立健全柔性人才机制,加强创新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引导提升农业科技使用主体的综合素质和积极性,力促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参考文献:

[1]彭建涛,杜俊涛.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36-37.

[2]吕宝林.我省将发展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N].甘肃日报,2019-01-26(05).

[3]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45-150.

[4]师守祥.甘肃的自然生态条件与农业持续发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7-81.

[5]姜长云.当前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问题及其宏观制度性根源[J].改革,2002,(3):95-100.

[6]赵颖文,吕火明,刘宗敏.关于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几点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6):938-945.

[7]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Z].2016-08-10.

[8]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Z].2018-06-03.

[9]孙海峰.六大措施为我省农业现代化提供保障[N].甘肃日报,2016-10-04(02).

作者:张博文 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