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07 03:12:56
导语:普洱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由于现代农业及其工业化的农业产生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具有严格标准的生态农业类型,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为了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6月,普洱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更是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内在要求。
1普洱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普洱市有机农业的起步相对较晚,相对集中于茶、咖啡、生物医药产业的基地种植。2014年,普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有机认证优惠政策,并整合投入近2000多万元,对进入有机认证的基地给予扶持。截止2016年4月,普洱市获有机认证证书148个,占全省的1/4,茶叶、咖啡、石斛产业共有130个,占普洱有机产品的87.8%。通过有机认证,提高了产品品质和收益,如普洱市某茶业有限公司在通过中国、欧盟、美国等有机认证后,其茶叶产品在欧洲市场供不应求。
2普洱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2.1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较好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之间,总面积4.5385万km2,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普洱总体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0~13℃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500mm左右,光热条件良好,积温很高,特别适宜热带亚热带生物生长,普洱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7%,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普洱市土地开垦历史判断,全市农业开发相对较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较慢,含量较高,与发达地区相比,普洱市农业生产过程化肥农药污染少,使用化肥农药时间相对较短,使用数量也相对较少,导致土壤中农药化肥的残留相对也较小,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良好。
2.2发展有机农业的产业优势明显
普洱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10.47万hm2,茶叶总产量9.6万t,实现总产值107.5亿元;咖啡种植面积达5.05万hm2,总产量3.99万t,总产值12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4.53万hm2,粮食产量达到114万t;蔬菜种植面积3万hm2,总产量42.7万t;水果种植面积1.51万hm2,总产量27.7万t;全年肉类总产量18.2万t;森林资源丰富,有发展林下有机农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些特色优势产业,为普洱市发展有机农业,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和效益创造了条件。
3普洱市发展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
3.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宣传不足
政府对发展有机农业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1)解决资金问题及指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够;(2)缺乏科技项目扶持。地方政府的农业投入中,用于有机农业的建设很少。目前,有机农业还是一种新兴的产业,还得不到政府和农业机构的足够重视,还没有进行大力宣传,参与有机农业生产和申报有机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还很少。公众对有机农业的概念、特征、目标和意义,以及有机食品要符合的条件等了解不多。
3.2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截至2016年4月,普洱市获有机认证证书148个,其中茶叶、咖啡、石斛产业共有130个,占普洱有机产品的87.8%,且集中于基地种植,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有机农业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而且有机农业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品种单一,产业化水平低。
3.3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有机农业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及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有关有机农业的基础研究还严重滞后,前瞻性的探索不足,如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中,对付病虫害的能力还比较弱,有效的生物农药品质还比较少;肥力投入的措施和手段仍没有保障;在市场管理上,有机食品生产流通和规范销售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3.4实施费用高,导致有机产品的售价偏高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立期间,有机作物的产量通常比常规作物的产量低,同时,有机农业所需的劳动力投入要比常规农业投入得多得多,特别表现在利用农业废弃物时的劳动投入。这些导致有机农业的前期投入成本大,产出小,还要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限制,承担的风险比较大,影响着生产者的积极性。因为有机农产品的价格相对于普通农产品来说较高,所以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会由于价格高而避而远之。
3.5生产者科技素质普遍偏低
有机农业的发展不能缺少农民的参与,但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受科技培训的机会少,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慢,缺乏有机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决策意识和主动享有权利的观念,只能以配角的方式参与到生产活动中。
4普洱市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建议
4.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协调和组织各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有机农业,并从政策上推动扶持企业及地方的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以满足发展有机农业的高组织与管理,高技术与投入,以及劳动集约型的要求。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产品。其次,要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有机农业基地。
4.2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服务与标准管理的网络体系
有机食品从原料的生产到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由初始生产到用户,过程要经历很多工序,各个工序必须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要求,只要其中任何一道工序上出了问题,就会失去产品的有机性。因此,为提高对有机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力度和管理水平,应当建立有机农业的快速、高效的信息与管理的网络体系,包括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等。
4.3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力度
发展有机农业,除了政策的扶持外,还要加大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发力度。因此要组织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热作学院等科研院所,进行有机农业的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研究开发适合普洱市传统有机农业技术和高新科技技术;选育肥料或饲料利用率高的、抗逆力强的、高光合的、高品质的、抗病虫特殊功能的动植物、微生物品种;开发有机肥料,并产业化;研究替代化学制剂的高效病虫害及杂草防治技术;研究开发高品质、高产量的适合有机农业标准的栽培、加工、保鲜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与组织和产品认证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诸多实际的生产问题。
4.4加大有机农业宣传推广和技术培训
要加大有机农业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对有机产品CHINAAGRICULTURALINFORMATION产业•市场产业形势的认识,倡导绿色、健康、环保消费,营造一种良好的有机产品消费氛围。可以结合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下乡等活动,对“有机消费”进行大力宣传,让像认识“无公害”蔬菜一样了解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机农业的相关培训,让有机农业的生产者都掌握有机农业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经验。各级政府在教育培训的同时,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来提高各级领导和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手段,建设政府层次的有机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对于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或者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在电视、互联网和报纸等媒介上宣传有机农业。在高等和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可以通过有机农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以及实践课改革、教育与培训教材(参考书、录像等)制作、师资力量培训和能力提高等措施来加强。在广大农村和农业生产企业,通过财政等形式支持和推广以农民协会、商业性咨询服务公司或组织为主要形式的有机农业技术服务咨询网络,将技术需求和研发充分结合起来。
作者:杨彩玲 单位:普洱市测试分析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丁长琴.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理论探讨.农业技术经济,2012,(2):122~128
[2]齐静,孙玉涛,常郝.中国有机农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6,(20):277~278
[3]谢玉梅,浦徐进.澳大利亚有机农业发展及其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14,(5):105~109
[4]韦廷宗,邓大玉.广西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5):158~159
- 上一篇:供给侧改革下生态农业发展探讨
- 下一篇: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