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泉市农业发展
时间:2022-06-04 03:44:15
导语:浅谈阳泉市农业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对郊区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的情况阐述,说明郊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今后农业发展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浅谈;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是当前农业县区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过渡,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技术服务和社会关注。全面落实中央连续多年来的“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关注农业、投身农业,拓宽农业发展渠道,激活农业发展活力,提升农业相对效益,当前当前农业县区发展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1郊区农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阳泉市郊区地处城市近郊,环抱市区,辖4镇4乡184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616.89km2,耕地面积为0.77hm2,总人口20.94万,其中农业人口13.13万,人均耕地仅为0.058hm2。且郊区属丘陵地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年均降水量594mm,无霜期221d,为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多年来,郊区工矿业发达,农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足5%,属典型的以工哺农地区。“十一五”期间,郊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定位“服务城市、富裕农民”,走城郊型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实施“3+3”高效农业发展工程(即:重点发展3大主导产业<蔬菜、果品、蛋鸡>,扶持发展3个潜力产业<生猪、奶牛、核桃>),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通过整合支农资金,明确倾斜重点。2、通过政策扶持,对于连片温室基地和规模养殖小区给予资金扶持。3、通过政府奖励,对于获得省级以上品牌和绿色认证的农产品,给予奖励。4、人才支撑,通过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技术,重奖有重大贡献的人员等。经过五年努力,到“十一五”期末,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水平越上了一个新台阶。1.1农业生产面积逐步增加新增温室大棚面积386hm2,设施蔬菜基地59个,6.7hm2以上设施基地4个;新增规模养殖小区86个,生猪年存栏42050头,出栏70135头;蛋鸡年存栏180万只,出栏48.5万只;新增果品种植面积2500hm2,其中水果1500hm2,总产641.5万kg;干果核桃面积1000hm2;1.2生态修复效果明显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向,郊区有30hm2以上的水保生态大户20个,其中133hm2以上的15户,治理“四荒”3133hm2,占郊区“四荒”面积的48%;1.3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增加通过政策引导,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共计153个,其中种植业82个、养殖业51个、林业类7个、服务业9个、其它类4个;入社农户4270户,涉及98个村,覆盖率53%;创建省级示范社8个,市级15个;2006年发展高效农业前,郊区农业总收入19265万元,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2.9%,农民人均收入4996元;“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成效明显,特别是到2012年底,郊区农业总收入22870万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200元,其中农业为农民提供收入2050元,占比为22.3%。
2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十一五”期间,郊区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效农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高效农业发展。五年来,郊区政府用于高效农业方面的补助资金近3000万元,带动了相关方面的大量投资,其中社会力量投资重点为温室大棚、蛋鸡养殖、生猪养殖、品牌对接及合作社会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投入、多方式参与。按投资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2.1村集体投资+农户经营型结束语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投资设施农业、农户承包经营或村集体投大股、农户搞配套。如:东村、北庄、桃林沟、汉河沟、大村等基地,目前已成为郊区的典型示范基地,起到很好的带动辐射作用。2.2企业参股型结束语发动有影响力的企业参与农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如:平坦镇桃林沟村与阳泉市煤运公司签订协议,引进资金3000万元,帮助建设金凤凰百万只蛋鸡二期扩建工程、6.67hm2有机日光温室;易汇投资公司在路家山村投资建设温室大棚基地,在市区设立直销点,给予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等。2.3合作社经营型结束语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对接市场,增加影响力。如:西南舁乡三舁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三舁”牌,社员186户,带动果农400多户,发展果园666.67hm2,挂果207hm2,2012年实现总收入120万元,人均纯收入比当地高出23%;阳泉市西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马铃薯脱毒种子销售、种植、收购马铃薯及其小杂粮,带动周边及盂县500多户农民、种植面积近200hm2,产品远销太原、石家庄等周边大中城市,2012年被山西省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等。2.4社会自然人参与类型结束语鼓励社会人员投资农业产业,如:大村村与福建漳州人王某合作,大村提供场地,福建人王某提供资金和技术,新建现代化杏鲍菇生产线,解决15个村民的就业问题,年销售收入150万元左右;退休职工李某承包李家庄乡长岭村0.67hm2日光温室,主要从事花卉、林木生产。
3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业基础条件差。立地条件差,山地丘陵较多,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短缺,重工轻农现象较普遍。3.2技术力量薄弱。区乡两级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人才缺乏,新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效果不明显。3.3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有待提高。部分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合作社建设不规范,影响辐射带动作用。3.4社会力量参与的空间还很大。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农业发展认识不到位,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投资农业领域的占比还很小。
4建议和对策
4.1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郊区下一步农业发展的思路措施,做到家喻户晓;并且要树好典型、宣传典型、以点带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2做好详规。要在当前郊区发展城郊农业的大背景下,乡镇依托区种植“标准园”、养殖“示范园”、休闲“采摘园”、加工“产业园”四园建设,做好具体详规,结合新城建设、移民搬迁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释放出的土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建设一批规模农业园区,吸引社会力量投资进驻。4.3政策倾斜。要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贷款、担保、金融融资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探讨研究,推进土地向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农业实体流转,实现效益最大化。4.4拓宽路径。要探索尝试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和途径,拓宽增收渠道,鼓励社会力量以“公司+基地+农户”、“农超对接”、“大户经营”、合作社经营、自然人身份、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多种模式和参股分红、控股经营、全额投资等多条路径,实现郊区农业发展模式多样化。4.5搞好服务。要加强区政府政策引导和部门工作机制协调,区、乡两级农业服务体系和科技体系建设,健全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机制,广泛吸纳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提高现有人员专业素质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为郊区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和服务保障。
通过对郊区农业发展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不断加大宣传、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发展渠道、搞好服务,才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赵贵炯 单位:阳泉市郊区农业委员会
- 上一篇:浅谈山区小型农业机械推广
- 下一篇:生态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