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发展路径探讨
时间:2022-12-01 10:17:56
导语:有机农业发展路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当前我国有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产者业务素质低,专职生产管理人才欠缺
目前我国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种植的人员多数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或妇女,且均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部分劳动群体从事传统农业根深蒂固,种植观念相对守旧,思维不够开阔,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技术需求,对于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理解能力较差,相对于有机农业这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而言,他们在知识储备、技术支撑等方面表现较差,特别在更新农业生产理念的转变方面表现得较为滞后,从而给有机农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比较缺乏,国内各大农业高等院校尚未把有机农业单独设为一门学科,只有个别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为有机农业,使得有机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受到了局限。目前,国内仅个别县(市)农业局设置了“有机农业管理办公室”,大部分县(市)没有专门的有机生产技术科研机构,有机农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多数为高校专家兼职做顾问,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力量明显薄弱,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有机农业生产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人才的欠缺导致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不能有效推广与普及,特别是在如今“互联网+”的信息时代,需要更多的优秀大学生才能把农业信息技术带到基层的田间地头,推动有机农业技术的生产应用。
1.2生产规模较小,缺乏优质品牌
当前国内的耕地使用制度主要还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土地非规模化分散经营状况尚未改变,每个农户手中的耕地面积小而不连片,农民的生产管理易受到周边环境和生产的影响,靠普通农户个体推广有机农业几乎不可能。另外,目前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同时有机农业多数在山区开发,许多地方的土地难以集中成大面积,不便进行规模化生产,这就给有机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增加了有机农业生产的成本,从而导致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缩小了市场消费群体,也遏制了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中央虽然提出加快土地流转,但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尚未形成规模,单靠农户流转土地发展有机农业,依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有机农业对大部分人来讲是一个新鲜模式,多数消费者对有机农业缺乏本质的了解。调研中发现,农民以及部分农业合作社虽然可以种植出优质的产品,但缺乏品牌意识,市场运作能力较差,从而导致产品优质但并不优价。近年来,随着科技网络信息的宣传,农民的市场观念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对品牌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追求小农经济,对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执行不够严格,产品质量水分较大,以次充好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部分农业生产者只看重眼前利益,觉得品牌建设是多此一举,不愿意承担产品质量检测认证的高额费用。
1.3消费者有机意识不强,市场培育难度大
当前,很多农民和消费者,甚至一些农业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对有机农业缺乏深入的了解,思想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在解释有机农业时,都会简单地概括为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的农业,认为有机农业就是原始农业,是传统农业的简单复古,而没有认识到有机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是现代生物学、生态学和现代管理理念在农业上的全新应用,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什么是有机食品?对这个很多香港的小学生都可以回答的问题,而我们周围很多成人却难以回答,甚至韶关电视台科技正能量栏目在韶关学院做随机调查时,很多在校大学生都回答不上来。而且有不少市民又常常把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混为一谈,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有机食品的概念,因此也暴露出我们的宣传工作存在很多的不足。消费者不能用肉眼分辨出有机农产品与普通产品的本质区别,其高营养价值的健康理念还不能完全被消费者认可。如何让消费者直观地辨别有机农产品与非有机产品,目前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开的命题,国内学者大都还是从营养学的观点解析有机产品,试验表明,有机农产品所含的微量元素要比常规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短时间的使用与体验,也很难发现所谓的有机农产品的诸多优点。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的行为与其个人对有机的认知、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年龄层次等因素有很大的关联性,消费观念的引导、消费市场的准确定位则是推广有机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条件。
1.4有机农产品宣传不到位,市场信息不对称
在农村大街小巷的墙壁上以及电视等新闻媒体广告,我们会发现有关各类农药化肥的宣传,经销商和企业更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着深入人心的大规模的宣传,但是对比一下关于有机农业方面的宣传却很少。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有机农业生产者从事有机农业的初衷大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圈子里的健康农产品需求,尚未站在国家的层面考虑发展有机农业,整个社会在有机理念的推广上还没有形成共识与合力,在这种环境下发展有机农业难度很大。同时,个别有机生产者唯利是图,不规范操作,甚至弄虚作假造成产品市场混乱,导致消费者对国内有机产品缺乏信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机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机农业生产单位多数为农村偏远地区,农资采购、技术指导、订单生产、网络营销等服务体系不完善,致使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易出现产销脱节的现象。市场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使生产者在生产管理环节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给消费者也带来误区,认为有机产品就是高价产品,忽视了有机产品的真实价值。
1.5有机农业生产投入大,价格高,市场营销薄弱
目前在国内80%做有机农业的企业都处在亏损状态,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实力的上市企业所投资的有机农业也都亏损,笔者通过与部分农业企业的负责人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有机农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有机农业属于精致农业,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因而人工成本成为最大的开支,造成有机农业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同时,商家对于利润的过分追求,导致有机农产品价格往往是普通产品的3~5倍,有的甚至更高,比如恒大的有机米约120元/公斤,而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观念尚未转变,中高端的有机产品尚未被消费者接受,居高的价位影响其市场推广,有机农产品成为了高端奢侈餐桌食品,造成我国的有机市场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限制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市场上的有机产品主要采用设立厂家专卖店、大型商超供货、发展经销商等营销模式,其中农场直销的模式约占60%,但直销主要依靠熟人朋友圈,其市场潜力有限。从事有机生产的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作为有机农产品链条的最前端,销售渠道掌握在企业手里,商人为了追逐利益,经常低价从农户收购原粮加工后高价卖给消费者,从而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不强烈,有机产品的市场营销较为被动。
2进一步发展有机农业的策略
2.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增加财政补贴倾斜
在有机农业市场培育不够健全的阶段,政府应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引导,有机农业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全国有机示范县江西万载的有机农业开发模式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该县通过多年对有机农业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干部示范,企业带动,农民受益”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当地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建立了一大批知名有机品牌。欧美等有机农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为了有效地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都选择了不同途径对有机农户进行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持,中国政府可以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模式,每年从农业专项资金中划拨一部分专门用于扶持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对技术、管理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更高,其投入的人工、技术、认证管理、产品营销等成本也要高很多,从而导致农户及企业不能自发地投入到有机农业中,政府要多采取一定的政策性补贴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在土地改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资金方面要向有机农业开发倾斜,从而进一步地鼓励与支持有机农业发展。
2.2扩大有机农业的宣传推广,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是一个较为现代的概念,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需做好有机农业发展的宣传,通过媒体引导以及农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强化人们的有机农业意识,深化有机农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概念,改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观念。一方面要让广大老百姓思考当前农业土壤污染对我们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要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高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全社会重视有机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推介有机农产品,树立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打造中国“舌尖上的安全”,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拉动有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所有的产品只有走向市场才能体现其价值,市场体系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必要载体和组织基础,要大力培育市场营销和市场管理主体,努力培养壮大一批营销型的高端农产品贸易公司和流通队伍,尽量把流通、销售环节让利给专业的厂商去经营,生产商集中精力保证好质量。建立配套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生产基地、市场需求等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有机产品生产管理及销售的信息化水平,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从而扩大有机产品的经营销售市场。
2.3提高有机农业产业化水平,做好深加工技术研究
产业化经营是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的承载主体,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推进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主导力量,从而加快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以南雄市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前期主要生产有机大米,但经过企业改制后,目前已建立起一个从种子、种植、仓储、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的有机生产体系,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有机水稻的育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有机种植基地,在始兴、南雄两地建有5万吨的粮食仓储基地,拥有稻谷烘干产线、大米加工产线各1条,2012年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新建有机米露、有机米粉产线,现正探索有机米酒的开发,有机产品通过公司专卖店的形式直销,形成了融合第一、二、三产业的“第六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有机农业在初始环节虽然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多数企业表示效益不明显,而有机农业注入科技力量后,通过精深加工及高规格的包装后增值效果相当显著。发展有机农业精深加工产业,可以有效解决有机农产品成熟期短、不耐储运、产品滞销等问题,同时还可以丰富产品种类,满足更多时尚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4加强有机农业品牌建设,避免优质不优价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企业或者产业必须创建培育自己的品牌,打造专属自己品牌的产品特色,方可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有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制定相应产业的品牌质量制度,有利于有机产业做强做大。企业在进行品牌企业的创建过程中,需要对品牌的特点进行精准的定位,可借助当地原有品牌,发展一批“有机+特色”、“有机+优质”等有机名牌产品,使其能够有效传导给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市场信息闭塞,部分有机农业生产者不知其产品的市场定位,出现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局面。建议国家从政府层面每年定期组织有机农产品展销会,协同民间的各类组织和机构,加强宣传,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该活动,为有机农业的生产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使生产企业了解到最新的市场动态和产业发展水平,同时也加强了消费群体对有机行业的认识,避免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矛盾。
2.5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有机农业溯源机制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机农业需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围绕其生产管理及销售环节进行改革探索,融入信息化元素,发展精致农业、数字农业,把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有效进行信息化发展,使其整个产业链与信息化发展模式等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互联网思维在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渗透,与时俱进,发展高效现代大健康农业。建立有机食品质量可溯源机制是有机食品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生产者对于有机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要建立健全各类档案资料,将有机产品的种植管理节点、生产资料使用、生产日期、生产及加工记录、仓库保管记录、产品条码、出货记录、消费者信息等各种档案记录详细,实现每一批产品可以倒查问题源头的追溯机制,从而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及信任度。
3结语
在当前我国农业土壤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等大背景下,有机农业顺应时代潮流,虽然在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家始终认为该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发展有机农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质量,使国内的农产品逐渐与国际接轨,从而带动我国品牌农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更多的人吃上放心安全的健康农产品。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平台的资源优势,整合各方面的渠道,拓宽有机农业的发展道路,建立有机农业示范产业基地,引导更多的农业企业及农户团体去探索有机农业的产业化道路。生产者从事有机农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云开,一方面凭良心实实在在去做有机产业,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技术及社会资源条件降低成本,培育更多的消费群体。延长产业链,加大产品的精深综合开发力度。
作者:武国星 李海博 郑立军 刘波 郭杨振 单位:南雄油山下惠绿色水稻专业合作社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韶关学院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