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29 04:27:44
导语: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
关于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我们可以从休闲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两个方面结合深入了解其实质内涵。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及农耕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体验农业文明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区域。休闲农业的实质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生产场地、农业产品、经营活动、自然生态、人文资源等,以农耕文化为休闲活动的文化底蕴来吸引休闲者,为休闲者提供一个休闲和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空间和环境,同时使农业由提供农产品的初级产业向提供加工与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形态。至于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从而将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商品性现代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因此,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是用现代工业装备休闲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休闲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休闲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从业农民素质,整合区域农业资源,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富集农耕文化底蕴,营造响应市场动态变化的理想休闲空间和环境,为市场不断提供新价值,从而使休闲农业不断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1.2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1.2.1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能为株洲市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实施产业转型战略,建设实力株洲。休闲农业能有效带动株洲市与之相关的餐饮、娱乐、交通与商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乡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格局,开拓农村农业的生活与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同时,传统的农业资源可就地转化,形成销售市场,使我市农村居民有机会参与经营和服务,变成产品生产者和市场服务者,从而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休闲服务,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通路。1.2.2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株洲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株洲市农业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以为株洲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进行物质交流和精神文化交流搭起交流平台,为农村带来新的物流和信息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的发展将积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力地推动我市农村现代化进程,可使农村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及污水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发展。同时,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株洲市农业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与挖掘,能更有效利用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提升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1.2.3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能适应株洲市休闲农业自身特点的要求,能应对市场顾客需求和外部竞争。株洲市休闲农业组织规模普遍较小,资金实力不足,组织管理仍不完善,产出产品结构雷同,而顾客需求的变化与进步要求休闲农业必须与时俱进,要求从业者密切关注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针对性进行现代化发展。面对旅游和休闲市场的区域竞争,特别是实力雄厚、历史悠久、资源禀赋独特的对手,休闲农业只有通过产业升级,实施现代化建设,差异化运营,才能适应新的市场形势,获取相对竞争优势,从而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
2当前株洲市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2.1在发展规模和速度、发展层次、发展类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的产业现代化发展基础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近年来大幅提速。借助统筹城乡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休闲农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市休闲农业2012年实现经营总收入3.7亿元,近三年来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达50%左右;接待游客220万人,比2011年增加32%,实现利税1.3亿元。在发展布局上,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零星散乱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的相对集中的状态,根据消费需求初步形成了三个层级的休闲消费市场。核心市场为株洲市区向外辐射5~30km范围,包括城市五区、株洲县的周边乡镇以及炎帝陵、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附近。二级市场为醴陵官庄水库、株洲县大京水库、株洲境内寺庙以及宗教文化等地。三级市场为醴陵、茶陵、攸县县城周边地区。在发展类型上,已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目前,株洲市的休闲农庄有农庄经济型、特色产业型、观光采摘型、自然人文景观型、休闲农业专业村(镇)、野营地型、乡村俱乐部等多种类型。这些休闲农庄的服务功能各异,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如野营地型就是利用帐篷、睡袋、汽车旅馆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及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特色产业型就是依托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或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使游客在休闲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等。
2.2在相关外围的公共政策支持、配套服务、资源配置与落实方面存在不足首先,在外部的公共政策支持上,尽管株洲市针对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颁布了不少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如株洲市农业局2012年6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株洲市经委2012年7月颁布的《休闲农业发展创新帮扶计划》等,但权威性与约束力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审批手续相对复杂、准入门槛较高,导致政策的实用性打折扣。其次,在外部的配套服务上,现有的各种休闲农业服务中心和其他服务机构数量较少,且大多依靠政府拨款,服务产品少,服务面窄,服务流于表面,无法满足休闲农业现代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第三,在资源配置与落实上,一些鼓励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政策缺少落实监管措施,休闲农业从业组织在享受优惠政策与资源时候遇到阻力,政策执行的效果受到制约。
2.3从业组织和个人在自身的发展观念、软硬件基础、经济实力、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缺陷在现代化发展观念上,一些从业组织和个人缺乏远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眼光,小富即安,满足现状,迫于市场需求或外部竞争压力被动自我发展,浅尝辄止,有目的前瞻性的主动推动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持续深入的意愿不强。在软硬件基础上,大部分从业组织和个人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一般,物质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难以支撑全面持续的现代化发展。在经济实力上,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但银行信贷业务大都面向大企业,从业组织和个人一般资信度低,银行贷款风险较大,往往拒绝贷款。而融资方式相对单一又使得休闲农业内部从业组织和个人其他渠道融资困难。在人力资源上,从业组织和个人实力有限,激励机制还不完善,较难吸引到素质较高的专业型发展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上,从业组织和个人缺少新技术新产品的信息获取渠道,造成他们很难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研发信息,削弱了企业获取最新行业技术进展、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方面信息的能力,影响了现代化的有效开展。
现代化发展是实现休闲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长必不可少的途径。针对株洲市休闲农业的现状,可以从休闲农业宏观外部环境、中观产业基础、微观企业资源出发,三管齐下,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具体从如下方面着手。
3.1宏观外部环境方面,发挥株洲市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扶持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组织、法律、服务、合作、融资五大体系,打造现代化发展的外部保障因子首先,由市委牵头、市农业局、旅游局负责,设置由农业、旅游主管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工商、国土资源、卫生、交通、建设、公安、水利等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联席会议组织和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以行政机构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组织体系。其次,针对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论证调研基础上,制定支持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力度,在财政扶持、税收、土地及用水、用电等方面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第三,加强休闲农业从业组织与个人的能力建设,为他们提供政策指南、项目申报、金融对接、财政服务、咨询服务、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配套协作服务等,建立健全休闲农业从业组织与个人的服务体系。第四,加速建立休闲农业的公共支持网络,为从业组织与个人现代化发展提供设计、信息、推广、培训等全方位支持,组织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大专院校分层次、分类别、有重点地对从业组织与个人提供灵活的合作模式,大力推进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体系。第五,建立多种融资模式,加快金融改革,完善融资担保的准入、控制和补偿机制,积极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参与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建设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融资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对有资源优势的园区和乡村,简化贷款手续。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担保服务。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可纳入扶贫开发贷款扶持范畴。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投资入股休闲农业企业,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相对稳定的收益。
3.2中观产业基础方面,从行业自身的软硬件基础条件着手,推进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健全休闲农业内部管理体系,培育现代化发展的遗传延续因子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当前还相当依赖于领导个人意志及行业内某些核心人才的个人威信和能力,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因此,培育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遗传延续因子,是推动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工作。首先,应健全休闲农业内部管理体系,组建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和服务。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休闲农业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定期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分阶段确定服务质量管理目标、工作方针、工作步骤,确保服务质量提升,建立服务质量责任制。明确休闲农业参与者之间责、权、利,建立行业内部管理机构,确保服务质量保证体系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应大力推进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根据株洲实际和当地休闲农业发展需求,制定涉及休闲农业基础设施、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规范休闲农业管理,开展休闲农庄星级评定推荐工作,并制定有关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公厕、餐饮、住宿及污水处理、接待服务等具体行业标准,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休闲环境。最后,应积极加强休闲农业品牌创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特点,加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示范集聚区和一批经营特色化、发展产业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引领株洲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3.3微观企业方面,从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持续能力着手,建设发展效益增长与发展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因子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微观企业条件上主要受限于企业的经济实力,这些都需要专项发展资金的支持。一方面可以优化外部的资源环境,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来帮助解决,但更重要的是休闲农业企业自身要具备强大的造血机能,从而积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首先,企业应当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改良分配机制,鼓励新老股东以创投、风投、增资等方式加大现代化发展投入并获取带来的附加超额收益。第二,企业应当伴随发展收益增长逐步提高持续现代化发展资金投入比例。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可增加资金投入,取得发展收益与发展能力的同步提升,形成两者的良性循环促进。第三,伴随发展收益增长逐步提升企业硬件设备配置水平并构建信息化平台。通过硬件设施与信息平台的建设,提高企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和效率,加速推进株洲市休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本文作者:王卫民工作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方法
- 下一篇: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