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途径
时间:2022-01-07 11:17:55
导语:试议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山西省是我国的内陆省份,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干旱少雨,人多地少。近代以来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以环境为代价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严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坏境,使得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紧缺,坏境污染加剧,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生物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尤为密切,山西面临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较大的省情,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缺口大加之老化失修使得农业灌溉用水紧缺,而现代节水农业投入大,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金融性投资上,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项目,没有政府部门的牵头融资较为困难。由此导致农业产出不足,而生物农业是一个对原料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农业原料的供应不足、质量不高制约了生物农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农业领域缺乏足够重视山西的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长期以来山西把开发优势煤炭资源作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支柱产业,而这种取之于煤,用之于煤,投入于煤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形成了畸形的经济结构。目前,山西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发展之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紧缺、资金投向太过倾斜等问题正在显现。山西省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生物农业。但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受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以及对农业发展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规划导致农业发展长期不能有所实质性的突破。
3涉农企业成长度不够,缺少集团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山西是农业小省,但涉农企业很多,这些农业企业以小微企业占绝大比重。截止2011年底,我国进行了五批次考察共选出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88家,其中山西共有33家企业入选,占全国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山西的农业企业面临着局面混乱、多而不强、研发能力弱、带动能力有限等弱势,尤其缺少集团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做支撑,这种局面造成山西农业企业成长度较低、技术的延伸和深化困难、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使得山西生物农业发展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4农业软课题研究投入少,科技研发能力后劲不足农业投入的增加是农业系统产出增加的基本动力,这些投入不仅包括种子化肥、农机农具、资本等有形投入,而且涵盖劳动者素质、科技水平等无形投入,而发展现代生物农业关键是要靠生物技术做支撑和农业科研人员做智力支持。多年来山西对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能满足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实际所需,在优势的转基因育种发面,基础研究工作薄弱,有效的人才和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良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力度不大,缺乏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基因。由于资金投入少、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科研水平得不到提升,对山西生物农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5生物农业技术创新滞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政府投资为主,山西农业的科技研究主要集中于山西农业科学院和山西农业大学,农业企业的资金投向更侧重于生产和销售领域。目前,虽然山西农业生物技术的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实践相脱离,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资金严重短缺以及在科技研发、产业管理、审批上程序繁琐,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缓慢。加之其在专利、市场、营销、服务和资本上的劣势,都严重制约了山西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山西现代生物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山西要想实现战略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决对煤炭工业的严重依赖,这就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模式要有明确的定位。生物农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这正是山西转型后的发展模式,由此发展生物农业对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也显得尤为迫切。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山西发展农业应着眼省情,立足“三农”,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山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在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同时还要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汾河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整治、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项目。还要设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增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同时鼓励资源型企业投资发展农业,努力建设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山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物农业强势崛起山西要实现生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拓宽农业发展思路。为此,不仅要做好生物农业的发展规划,还要把物流业和服务业等其他配套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实现产业链的衔接贯通。在转型时期,山西应逐步调整单纯依靠煤炭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把生物农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方面要加大产业整治力度,扭转农业产业混乱的现状,引导社会资源向生物农业产业流入,逐渐优化产业结构,最终实现以生物农业为重点的第一产业内部有效整合和三大产业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农业企业在推动生物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农业企业混乱的现状,山西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对农业企业抓大放小、扶强淘弱,最终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为支撑相对合理的企业格局。政府要为生物农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推广应用,保障产业发展。此外,还需加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产业化基地、开发园区等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完善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发展体系。
4加大对生物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增强科研能力实现生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山西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山西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把握生物农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农业生物技术总体战略规划。各科研单位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扶持产业化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注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政府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以优势项目为纽带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社会化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格局。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研发环境、加大科研经费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培养和吸引一批国内外高素质的才到山西发展,促进山西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5加强生物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向生产应用转化是科学技术到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山西要通过升级或新建一批高质量的工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来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与系统集成能力。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研发条件改善,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向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集聚。鼓励产学研联盟,密切农业生物技术上下游的结合,建立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提高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效率,加速具有商业发展前景的技术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相脱离的问题。
作者:孟弼胜李茜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 上一篇:编办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 下一篇:档案局党组主题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