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2-23 09:03:55
导语:农民合作社实践与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农民合作社将农民群体带入到当前市场中,并使其成为市场的发展主体之一,切实地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也积极地给予农民合作社支持,提升其发展速度,进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进入到新时期,农民合作社也受到一些新的阻碍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包括其现有发展情况、列举案例进行说明、确定影响发展的问题,最后提出适合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建议。
香格里拉市下辖11个乡镇,62个行政村,669个村民小组,2018年底有农户28852户,农业人口12382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681元。截至2019年6月,全市工商注册农民合作社数有1256个,逐级上报审核通过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3个,农业部评为加工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2个,州、县级示范社16个。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服务、运输等一二三产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民带来切实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香格里拉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1典型类型
在合作社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的合作社,归纳起来大致有4种。1.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以龙头企业作为依托主体形成基地,农民通过会员的身份加入基地,企业将销售服务、信息与技术提供给会员,而农民会员负责供给高质量原材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产销合作。例如:香格里拉市大球盖菇羊肚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即是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合作社引进了大球盖菇桑田间套作种植技术,切实地为种桑养蚕农户找到了一条桑田间套作大球盖菇经济增收的路子,使之成为了上江乡良美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颇具成效的一朵奇葩。截至2019年,种植桑园68.67hm2,新增19.07hm2;食用菌大棚3000m2,生产食用菌金耳菌袋30万袋,种植大球盖菇0.53hm2,金耳产出12t,收入60万元,大球盖菇产出23t,收入34.5万元;销售蚕丝被1800床,收入380万元;开展实用技术指导133户,实用技术培训484人次,带动153户(其中精准户36户)。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省级示范社”和“农业部加工示范社”称号,有力形成了当地的特色名优。1.2联合带动型。联合带动型是资本联合、土地联合和劳动联合充分融合,并按股分红与按劳分配联合农户。例如:香格里拉市忠浩野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以600元/667m2转租农民土地,雇佣合作社成员劳动力还可以带动一部分当地农民种植。种植环节中统一农机服务、提供种苗、化肥、技术等服务,公司对中药材统一回收,进行初加工和销售。合作社发展高寒藏区中药材经济,进行种植野生麻花秦艽、重楼、云木香、金铁锁、附子等中药材试验示范工作。2019年完成推广种植面积达120hm2,涉及农户达680户,其中社员户268户。合作社在区域内带动农户数达690户,3450人,辐射建档立卡户30户、138人,非建档立卡户660户、3312人。合作社固定职工25人(含2人精准扶贫户,每人每月发放工资2500元,人均年收入30000元),为周边农户提供1万个季度性用工机会,每个工100元,可为周边农户增加收入达100万元。由于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大、辐射面广,2015年获得“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1.3专业技术型合作社。从事专项农产品加工、销售与生产的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本原则之下,借助技术与产品形成合作社。例如:香格里拉县洛吉乡绿生干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洛吉乡目前唯一一家集生产统筹管理、科技培训服务培训,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经济作物种植、加工、销售等。合作社成立以来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作。2019年合作社实现核桃初加工90t,50t销往广州、40t销往自贡,实现净收入20多万元。有效增加合作社成员的收入,并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11年,合作社获得香格里拉县“十一五”期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获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称号。1.4能人带动型合作社。在某地区中有专门从事某一类农产品的经营能人或者专业大户借助自身具有的购销、经营与生产等方面优势建设合作社。例如:东旺铯曲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社员搞经营、合作社搞服务、企业做市场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引导农民致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基地在当地农户的示范带头作用。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积极为东旺乡30多个精准扶贫户免费提供鸡苗,为农户低价提供鸡苗并免费提供养殖和防疫技术及原生态东旺藏鸡专用小鸡料,并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目前新联村实现了全覆盖饲养。合作社生产的“铯曲庄园”牌石磨糌粑、黑麦面粉、全麦面粉,养殖的“东旺蔵鸡”牌藏鸡和藏鸡蛋集绿色、有机、无公害于一身。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额480万元,净收入达110万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省级示范社”和“国家级示范社”称号。
2存在主要问题
以上例举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很好,但由于合作社发展期不是很长,全市有11个乡镇,真正形成规模的农民合作社还比较少。在肯定合作社创造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找出其现有不足,如: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申请办理相应资格时,流程监管不严,门槛低,缺少专门的办公场所,没有社员参与资金入股活动,或者没有采用其他入股方法,机构设置存在明显问题,各项规章制度不够明确;部分合作社虽然进行登记与注册,但是并未找到合适的产业进行发展,只能维持坐等观望的状态,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从而形成“空壳社”;一些合作社欠缺资金,技术力量不足,带头人具备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整个合作社,难以应对农业市场的风险问题,从而出现了产业特色和辐射带动能力弱化现象;利益联结不太紧密,很难体现二次返利;社员很难参与决策,社员积极性不够高;合作社组织运行不够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有待提升,合作社信贷需求加大等。
3发展建议
3.1严格监管合作社申办工作。要严格落实对合作社申报的监管,以此来规范合作社的发展,乡镇政府需要负责审核方面的工作,针对资料不全、条件不完备、不成熟的申请主体必须认真对待。审核其已有的材料,还要做好引导,认证资料完整后再开展办证工作,避免粗制滥造的情况。面对处于同一区域有申请合作社的主体,审核单位必须确认是否出现重复性的项目,同时也要考察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借此来消除合作社引起的恶性竞争现象。3.2加强风险防范。政府应引导合作社在发展前期注意与龙头企业联合以壮大自身或建立合作社行业协会,利用合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针对合同风险,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导人的培训工作,提高其管理素质,增强其风险识别能力,减少操作性风险。此外,要帮助合作社完善合同商议制度并辅以监督,避免合同风险的出现。
4结束语
好的农民合作社能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受到发展经验过少这一情况的限制,很多合作社还潜藏了不少问题,本文依据实际案例从积极方面了解当前合作社发展情况,既要认识到合作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起到的优化作用,收的实效,同时还需深入探索合作社的不足,以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合作社的发展,从审批认证工作切入,同时注重制度建设,使之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而带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王长义.新形势下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实践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25-126.
[2]陈思.新时代下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的思考[J].现代农业研究,2019,41(05):27-29.
[3]黄海琴.论如何促进平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0):1.
[4]徐旭初.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J].农村工作通讯,2017(13):38-39.
作者:和舒瑜 普雁翔 单位:1.云南农业大学 2.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养殖污染措施
- 下一篇: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培训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