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研究
时间:2022-01-05 08:30:32
导语: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衢州地区农民收入现状
1.1收入稳定增长。近些年,衢州地区农民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以2016年为例,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8元,同比增加1187元,增长10.0%,增幅较上半年回升。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仅次于台州(10.1%)、丽水(10.1%),从收入增速看,衢州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与全省平均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1.2四项收入齐头并进一是工资维持稳定增长,以2016年为例,工资性收入增长9.5%,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拉动增长5.5个百分点。二是农民转移净收入稳步提高,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和退休金标准的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6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转移性收入达到1246元,增长10.0%,转移收入已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动力。三是经营净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经营净收入2430元,增长10.2%,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四是财产净收入增长较缓,2016年上半年,财产净收入为88元,增长6.0%。1.3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衢州六个县(市、区)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其中柯城区以10.4%增长速度领跑全市,开化(10.3%)、江山(10.1%)、常山(10%)、龙游(9.9%)、衢江(9.8%)紧随其后,增速最高的柯城和最低的衢江差0.6个百分点,增收效果不尽相同。按五等份收入组计算,2016年上半年,20%最高收入组与20%最低收入组收入差距倍数为7.9倍,比去年同期8.5倍,缩小7.1%。1.4增长幅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衢州市特别关注农业发展工作,将农民创收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增长速度基本处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以上。其中2016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
2新常态下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收入结构视角
分析当前农村居民增收状况,主要存在增收速度有所减缓、收入水平较低,收入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2.1增收步伐稳中趋缓。2016年上半年衢州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13255元,同比增长8.7%,增速趋缓,较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农民人均收入8675元,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受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增长平台下移等因素影响,今年来衢州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增速回落态势明显。2.2工资性收入增速回落。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工资性收入增幅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3经营收入增速减缓。衢州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排位下降,部分原因是经营性收入增长动力减弱。以2016年为例,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市场需求不振影响,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10.2%,增幅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经营收入同比下降5.8%,经营户增收面临一定困难。以山区毛竹收入为例,雇工成本在100-120元/天,毛竹售价每百斤24元左右,人工成本同比上升20%左右,毛竹价格同比下跌36%,一升一降,对竹农收入影响较大。2.4收入结构不尽理想。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6.6%,经营性收入占28.0%,财产性收入占比1.0%,转移性收入占14.4%,四项收入结构比例还不协调,不均衡。另外,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江山市与最低的开化县相差2179元。2.5就业状况不甚理想调查资料显示,2016年全市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户户均就业人数为1.92人,户均就业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就业人口比例的降低,直接导致部分居民收入减少,增收困难。
3新常态下推动衢州地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
新常态下,随着衢州城镇建设及衢州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全面推进,衢州地区农民的收入影响因素必然随着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影响。按照提出的“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要求,衢州市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增收放在突出位置,政府要紧盯产业发展项目,分类施策,以产业发展为纽带,以创造就业岗位为结点,编织衢州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新网络,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3.1积极引入政府性投资项目,在持续有力的政策扶持中帮助农民间接增收。政府投资项目既可以改善农村的软硬件条件,又可以创造就近就业机会,增加农户收入,要将涉农的政府性投资项目当作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要结合五水共治、一县一带等重点工作,有计划地弥补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物流、信息、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农业发展项目,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形成“政府引导-民间跟进-农户增收”的良性循环。3.2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精耕细作的产业挖潜中促进农业价值提升。要以农户增收为目标,综合考虑增强现代化水平、提升专业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农民增收成功率等四个方面,以“四化”推动一个或若干个重点产业集聚发展。一是信息化推动涉农电商集聚发展。重点可从农产品现代化的流通环节入手,参考沃尔玛的连锁模式,优先向民营企业开放市场准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农产品的流转成本,增加农民的纯收入。二是高技术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农村工业化的重点在于打造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化,市场对更健康、更绿色、更安全、更丰富、更营养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越来越旺,衢州的茶叶、柑桔、生猪、竹木、蜂产品、清水鱼等广泛涉及各类农户的大宗农产品,迎来了洗牌提质、创牌增效的黄金发展期。三是规模化推动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发展。立足医养结合、以养为主,主打生态养生牌,要避免各自为战、零打碎敲的现象,全市域统一谋划布局,集群发展健康养老产业。重点之一是要充分发挥衢州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和职业教育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推动健康养老领域的职业教育,定向培养各类高水平、高技能、高收入的医卫护理人员,助推低收入农户持续快速增收。3.3着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开“两山”转化通道。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它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的经济面貌带来了巨大转变的同时也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衢州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平台的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品质,继续实施人气集聚工程,赋予“一县一带”产业功能,吸引外出务工群体返乡创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依托各级景区,建成了美丽乡村风景线,有力推进了沿线农民增收。利用便利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民宿游,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农民富起来。3.4引入金融资本,构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助推增收农业项目投入多属长线投资,时间长,见效慢,尤其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一是加快金融资本与涉农企业的融合发展。要积极培育涉农龙头企业,加大对涉农公司上市的扶持力度,通过此类公司整合推进衢州农产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鼓励和支持这些涉农龙头企业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就业。二是推进政府产业基金与金融资本的扶贫合作。积极探索与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的扶贫合作。三是发挥基层经济组织内部的联合互助。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县级扶贫资金互助会联合会,充分发挥联合会财务管理、安全监管、资金余缺调剂、风险救助等作用。3.5定向培训就业帮扶增收。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全面提升农民的就业水平已是迫在眉睫。在培训就业方面要向低收入农户倾斜,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农户的结合点,避免为培训而培训现象的发生。一是积极探索开展各类培训就业合作模式。创新政府与农户合作模式,政府牵头谋划,借鉴沙县小吃、缙云烧饼做法,将地方美食(如开化汽糕)进行统一化培训、标准化生产、模式化销售。二是加强重点群体帮扶。对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增长低,甚至减收的家庭户进行重点帮扶,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改善经营状况增加收入来源等。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所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影响因素也是错综复杂,但经济新常态下衢州地区农民收入的发展前景中仍然具有很多新机遇。因此,“十三五”期间,我们应抓住机遇,牢固确立共享发展理念,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切实做到补短板、保基本、兜底线、上水平,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机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优化农民收入结构,确保农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参考文献:
[1]关浩杰.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赵浩森.农民增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2015(3)
[3]谢奉军,田思佳“.互联网+”大潮下山区县域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J].中国农业信息,2016(5):3-5.
[4]陈锡文.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J].中国农垦,2016(6):2-3.
[5]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6):6-9.
作者:郑祥玉 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中国人口与粮食问题探讨
- 下一篇:农村经济财务管理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