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锻炼论文:湖南农民锻炼状况及战略综述
时间:2022-02-18 10:34:31
导语:农民锻炼论文:湖南农民锻炼状况及战略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郑冰工作单位: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2009~2010年两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2240万元,完成示范性培训任务41万人次。为现代农业发展、全省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二是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在认定湖南生物机电等12所涉农职业院校为农民创业培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农业产业特色,确定了种植、养殖业作为创业培训内容。两年来,全省共开设创业培训班117期,累计培训6300人。在培训教学方面重点抓住了三个环节:一是抓师资关。遴选了一批教学能力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农民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并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创业师资班的培训。二是抓培训关。保证了20天培训时间,创业理念、专业知识和考察学习时间穿插进行。三是抓服务关。建立了创业学员QQ群;派遣了专业教师进村入户指导;开展了创业优秀学员和“首届阳光创业英雄”的评选活动;挂牌认定了一批创业培训基地。另外,各地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用地、税收、农机具补贴、农业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优惠,从项目上支持农民兴办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据调查,近两年来有75.1%的学员在农业产业中创业,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技术员和产业带头人。三是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多渠道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动员各地通过不同方式围绕春耕备耕,防灾减损和秋冬季农业生产,切实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开展了送科技下乡,促科技普及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以“推进科技入户,促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促春耕保增收”和“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等多种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赠送科技图书、资料和种子、农药、化肥,现场培训等形式,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心关怀与爱护。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省农业系统参加活动的科技人员12万多人次,赠送资料50多万册。开展了抗灾减损恢复生产科技服务行动。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组成多个小组,分赴各地,与当地农技人员共同开展现场培训、入户指导,为抗灾减损恢复生产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组织参加了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全省共有115个县市区组织参赛,共有91072名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村组干部、农技人员和普通农民参赛,共有166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8人,二等奖203人,三等奖1394人。存在的问题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参加培训的比例偏低,培训时间过短,接受技能培训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另外,机构管理不善、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培训资源缺乏整合等等,这种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据毛尚华调查,农民的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占4.68%,小学占41.14%,初中占47.16%,高中占6.19%,大专及以上占0.83%,调查的结果表明:初中及以下占据较大比重,达到92.98%,农民整体素质依然偏低。二是培训比例偏低,培训时间过短。农民参加培训的比例偏低,据调查只有25.75%的农民参加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开展的农民培训主要以课时计算,培训时间短,很难掌握真正的技能。培训后技术水平不高,学员难就业,且待遇低。三是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我省各级机构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多是引导性培训,主要对农民开展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以及求职技能、法律普及、安全卫生和最简单的上岗前技能培训,而对具有劳动力转移需求的专业技能培训,如车床、模具、修车、焊工、电工、电脑、酒店管理等等则很少涉及。因此受培训农民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四是培训资源缺乏整合。我省对农民开展培训的机构较多,如劳动部门的就业培训中心,教育部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农广校及农机培训中心,群团组织的各种培训实体,还有各类民办培训机构等等。但它们基本上各自开展培训工作,很少交流合作。由于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分散,导致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加上资源利用上的不合理,使得本来有限的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
根据农民教育培训的不同对象和需求,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远程教育作用,创新出有效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财政投入由政府主管领导出面,统筹安排和协调全省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同时,农牧渔业和教育、科技、文化、司法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农民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各级财政主管部门要将农民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一是遴选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和农民培训师,并实行有效对接。根据当地的支柱产业,按照“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遴选一批有一定种养殖规模、文化水平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民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并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聘请一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农技人员充当农民培训师,按照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原则实行农民培训师与农民、农民与辐射带动户的有效对接。二是建立了一批农民教育培训基地。通过组织现场培训、考察学习,给农民提供了一个“跟、学、比、超”的现场。三是开展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试点,实施好农民致富培训上网工程,增强农民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通过试点,形成示范效应,进而在全省推广。四是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平台、手机短信平台、农情简报、农民夜校开展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以田间为课堂,以农民为主体,开展互动式、参与式、提问式的培训。加强农民的现代意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农民更新思想观念,树立适应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经营理念,注重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序推行免费中职教育,鼓励发展社会资源投入发展职业教育。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实施好“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等,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各部门应理顺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做好政策制定、总体协调、资金筹措、监督检查等工作。各有关部门按分工抓好落实,劳动部门重点抓好劳动技能培训,农口部门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育部门重点抓好劳动预备培训,经贸部门重点抓好本地用工的培训,乡镇则具体负责培训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制定计划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乡镇的配合下,充分利用其师资、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培训的主导作用。职教着重培训劳动技能,成教侧重培训文化知识,中介机构注重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农民的生产技术培训广泛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着力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使广大农民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同时,要注重在农村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推广高效、特色种植技术,逐步实现“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种养结构。对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从业人员,如农机手、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建筑工匠、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等,开展从业技能、法律法规及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及有关农业政策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的人员开展创业必备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造就一批农村创业者和现代农民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