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主体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时间:2022-12-29 10:21:43
导语:基于提升主体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家对于学生的主体性认知的缺乏,使得教学与培养活动中,还未能达到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影响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从提升学生主体认知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继而从农村小学语文的角度,提出相关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主体认知;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任务教学
相较于城镇教育,农村教育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学习资源上,农村的教学资源并不像城镇教育中有着开放与多元化的环境。农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是基于平常课堂上的学习,自身再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学习的状态与办法,对于低年级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知识结构的提升,学习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特别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衔接着学生未来语文学习基础,更是对学生的知识面、学习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提升其主体认知的教育基础,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主体认知对于农村小学语文的重要性
(一)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过去的传统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基于PPP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课堂核心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大多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授课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教授相关的文字、语言、词句、文体与表达方式,以学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过度放大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作用,学生往往只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流程来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结构化地学习相应的知识,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应用也是较为机械。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的高年级语文教学当中更为常见。语文作为文科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基本的语言与文字,更是对博大精深的文学内容进行解读与建构,逐渐形成学生自我的文学知识体系,构建语言的灵活用法。而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提升,主要是要将课堂的主体性让渡给学生,构建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学生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而是作为课堂的主人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当前的教学模式发展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提升主体认知则是在此背景下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突破口之一。[1](二)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当前的国内教育发展中,对于小学的教育目标正在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与试验,意在通过新课改,实现与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深化培养。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地位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未来的整体发展。在新课改当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当中也提出了语文作为实践性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简单的程序化教学与结构化教学模式就能够达到培养的目的,而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化参与,发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积极性才能够达成目标。因此,通过提升学生对于自我学习的主体认知,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三)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构建世界观与价值观。过去的应试化教育,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得教育往往是一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自我成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更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够让学生逐渐构建起对于学习的自主性,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教育效果。[2]
二、提升主体认知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途径
(一)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过去的教学都忽视了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认知,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进行构建。具体而言,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往往只围绕着固定的教学大纲来开展,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预习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获得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开展相应的教学调整,以开展适应学生的教学安排。(二)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中,具体地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开展应用。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相应的合作学习任务来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如合作阅读教学,以课堂阅读为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引导,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向学生明确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人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小组内重要的成员。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积极配合的学生,教师要通过鼓励与引导,让其逐渐加入到小组内,建立起与小组内成员的积极协作关系。学生按照阅读任务来完成所负责的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一来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当中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二来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积累其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形成学习的主体认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3](三)开展任务型的语文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的培养主体认知,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任务引导,任务型的语文学习模式则是一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安排需要较大精力投入的学习任务,如针对课外阅读文本进行阅读,撰写个人阅读报告,形成报告汇总并上台总结发言。具体而言,可以针对文本阅读任务安排阅读任务、计划与报告的具体任务。在任务阶段,教师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任务与要求,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文本阅读,做好任务的准备工作。计划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重要阶段,学生按照大框架下的阅读任务来进行文本阅读的解构,形成阅读报告。在报告阶段,教师安排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报告进行总结与分享,培养学生外在的语文交流能力。通过任务型的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在农村小学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任务型的学习模式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对于教学资源的应用,以达到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海瑛.树立课改新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对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8):24-25.
[2]曹红霞.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文存阅刊,2019(009):82.
[3]苏琳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作者:许金荣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武沟九年制学校
- 上一篇: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 下一篇:农村微型学校家庭式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