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时间:2022-03-24 03:27:40

导语:乡村振兴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振兴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摘要】构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之一,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要求。文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新机遇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突出矛盾,最后从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主体、重视农村老年群体精神需求、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优化路径。

【关键词】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乡村振兴战略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乡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并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被“边缘化”境况。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将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迎来了新机遇,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从政策层面来看,过去二元城乡经济结构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所获得的政策扶持较少。乡村振兴战略及相关规划明确提出要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趋势,加快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农村疾病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开发农村康养产业项目。从政策层面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政策机遇。从消费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意味着未来农村老人对优质养老服务体系具有更强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内生动力。从精神文明建设层面来看,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意味着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促进乡村精神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必须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不足,服务内容单一。目前农村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占比较低。根据上海财经大学的《2018年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98.5%的农村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比例仅占1.3%。同时,从服务内容来看,只能保证基本的吃穿等生存需要,慢性病治疗与预防、健康体检等服务内容目前尚不能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二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农村近年来出现大量人口外流和“空心化”情况,“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子女虽然在物质上孝敬了老人,但是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够重视,有些子女甚至常年在外工作,与父母很少见面。据调查,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仅为45.4%,有25.5%的农村老人与孙辈同住,不仅没有安享晚年,还担负着照顾第三代的责任。三是农村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现代养老涉及疾病治疗与预防、营养与养生、护理与康复、心理健康等多个学科。但是,由于农村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农村养老服务需求。以执业医师为例,根据2019年民政部关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的建议的答复》(民函[2019]675号),截至答复日,我国农村卫生室执业医生占比仅为23.4%。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

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任务,是让乡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和完善应该坚持如下路径。1.丰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目前农村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但是在农村青壮年外出、“空巢老人”增多的背景下,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难以适应现状需求。因此,应进一步丰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构建多元照料机制。一是发挥农村社区组织在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以“村两委”为依托,重点做好农村居民养老需求调查,建立并完善农村老年群体服务档案,全面掌握农村居民的养老诉求,并及时将相关诉求向上级反映,发挥好桥梁作用。还要对辖区内现有养老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农村养老工作。二是培育养老互助组织,鼓励互助养老。互助养老以自愿参与为原则,通过组织成员相互帮助的形式为农村老年群体提供养老服务。互助养老一般由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所提供的互助服务以一定形式被登记,在他们有养老服务需求的时候,可以凭此获得互助组织其他成员的服务。三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济条件较好且养老消费意愿和能力较强的区域,可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建设农村养老院,通过市场化方式为农村老人提供医疗救治和健康咨询等服务。还可以发挥志愿力量进入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养老志愿服务等。有条件的乡镇医院、私营医院以及社会资本也可以探索“上门医疗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为有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服务。2.重视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不应该只是“吃饭”“穿衣”等低层次的需要,还要重视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在农村青壮年外出和“空巢老人”背景下,更需要关注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以“乡风文明”为核心,大力弘扬孝道。要充分动用各种宣传工具,倡导“孝为先”“孝为本”,广泛开展“孝子孝女”评选活动,营造孝敬老人的氛围。同时,要纠正“养老=吃饭穿衣”的传统观念,强调子女要关注父母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乡规民约”等方式,将“每周打一次电话”“定期陪老人参加文娱活动”“与老人聊天”等作为“乡风文明”的内容。二是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一方面,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加大诸如棋牌室、阅览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下乡”,通过专业文化队伍下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乡村老年群体以更积极、正能量的价值观度过晚年。三是要完善农村老人“余热”发挥机制,让农村老年群体更深入地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让老年人发挥“余热”,不仅有利于利用老年人丰富的经验,而且还可以让老年人产生更强的获得感。比如鼓励老年人就乡村振兴献言献策;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由村民民主推举具有公信力的老人监督“村两委”工作等。3.培养农村养老服务人。人才是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当前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也存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一是国家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比如通过“专项计划”“定向委培”等方式,加强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的人才培养。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学、护理学等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以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需要。二是要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待遇,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从而“留得住”人才。应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人才薪酬待遇制度、职务职级晋升制度和职业发展前景制度等,保证他们能够获得与个人贡献相匹配的待遇。三是要重视在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定期的技能培训,让现有人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用好志愿者队伍,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定期为农村老人提供慢性病诊断和治疗、心理干预、健康讲座等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俏,孙泽南.产业融合背景下合作社参与农村养老供给的实践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9,(8).

[2]杜鹏,王永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J].河北学刊,2019,39(4).

[4]于书伟.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求实,2018,(4).

[5]杨巧,陈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思路[J].金融发展评论,2018,(6).

作者:王晋玲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