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3 03:44:59
导语: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村建设更加重视,农村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深化和提高。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因其内容较为单一、枯燥,让很多学生逐渐对其失去学习兴趣,这也成为很多教师比较困扰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普及,使得农村小学教育也得到质的改善,不过农村小学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教育、提升小学农村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民众较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科技不断的发展,经济市场竞争激烈,未来的发展需要人才做基础,小学教学方式也急需落实。目前来看,农村小学数学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农村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根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新课改的要求采取相关应对策略,促进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书本内容,教学方式单一。数学课本教材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依据,教师围绕课本内容和顺序逐步向学生进行授课,但是过多的依赖课本内容会导致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课程知识,无法达到教学预期效果。另外,只注重课本内容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一节课下来,教师只是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授课,但并没有给学生灌输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这些有什么价值或者应该怎样去学的这种教学理念。教师一味地追求基础知识的灌输,教学方式还是单一不变;形成应试教学的观念,不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二)教学模式和观念较为落后。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学校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在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学方式以及观念还没有切实得到落实,有些农村教师在课堂上仍是占据主体地位,使用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对新教学理念真正理解,无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在课堂上无法有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的仍以提高成绩为基础,学生数学思维无法得到有力拓展。抽象性是数学这个学科自带的特性,教材中的一些概念也具有专业性,这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比较难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因不能够掌握真正的意义进而产生了死记硬背的情况,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没有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新课标中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去引导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实践和质疑,实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当前很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等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学生无法形成一种主动参与并乐于研究的数学兴趣。
二、解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农村学生周边的很多资源能进行有效利用,这是在城市环境中的学生无法比拟的。教师要利用农村周边生活环境实例,并加以应用,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把数学知识带入到当中学,让学生对数学价值有更深的认知。把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带到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有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物品买卖,选择符合农村特色和环境的例题,增加学生思维拓展,促进数学效率的提高。例如,一亩地小麦产量是1100斤,一斤小麦价格1.2元,问一亩地总共收益多少钱?这个例题贴近学生生活,比较吸引学生兴趣,学生会马上算出1000×1.2=1200元。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那么两亩地产量多少”……以此让学生在能够在摸得到,并且有体验过的生活环境中对数学运用自如,发挥学习数学的价值。在看得见的实际生活信息中,实现学以致用,实现数学学习价值。(二)有效设计课堂环节,提高师生交流。完美的课堂设计,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每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备课、标注重点、准备实际案例以及由课内联想课外的思路准备,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行灌输只能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循序渐进地扩展学生思维,并在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后找出其中不足和错误。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进行讲解之后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言,或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索,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三)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知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发展,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实现,教师首先要对其在学习兴趣方面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者各种信息化手段,增加数学内容的趣味性,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视频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能力,尝试区别于教师面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并在这种方式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发挥他们主体地位的优势,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摒弃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宁.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尚艳琴.浅析农村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J].学周刊,2018,(09):35.
[3]郑受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分析与解读[J].中华少年,2017,(26):241.
[4]王常兰,贾瑞文.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83.
[5]段志英.“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农村小学数学中的实施策略[J].科普童话,2015,(46):35.
作者:马朝云 单位:甘肃武威凉州区新华镇李府小学
- 上一篇:山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 下一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