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研究
时间:2022-04-22 10:38:52
导语: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学的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进步,民勤县农村中学也不例外地加入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追赶着素质教育的步伐。但是有改革就有矛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如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生向城心理,导致学生越来越少。随着城乡结合,农村有大部分人进城常期务工,孩子也跟随父母进城上学,再加上有些学生为了升学,他们也从乡村的学校转到县城教育质量更好、有更好学习环境的中学,使得农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从过去的几十人到现在十几人,甚至几人。再加上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得不到保障,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差,缺少积极的学习风气,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压力。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素质亟待提高。由于认识上的偏颇,近年走上教师岗位的大部分青年老师认为今生已完成了一生学业,不愿钻研书本,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完善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教学观念陈旧,知识匮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更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需要。县域内的教育布局调整,很多优秀的教师调到了县城,在校教师出现了学科结构上的短缺,不是经验不足就是知识储备不够,或是专业不对口。所以,在教学中就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课堂变化的需要,灵活转变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沉陷在满堂灌输的模式中,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3.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程的教学观念是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获取新知。而民勤县的农村中学,可能是由于传统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课堂模式还是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学的模式中,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自觉地形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没有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意识,导致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违背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更远离了新课标对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是一种阻碍。
二、解决策略
1.根据学生少的特点,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如果老师能根据小班额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灵活的方法,不但能规避小班额的一些不足,还能显现小班额的教学优势和灵活度。首先,针对学生越来越少的现状,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做真正的学习主人,积极提问,回答问题,与老师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变少的现象,进行合作学习,把人数不多的学生分成小组,如,两人互助型的小组,四人合作型的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只要能促进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小组合作形式都积极鼓励;再次,分层教学也特别适合小班额的教学。由于学生少,老师完全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精准教学。如,分层教学、分层作业等,采取因材施教、灵活点拨、指导的方法,树立学生自信,提高学生成绩,促进课堂教学。2.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改变民勤县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学校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保证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比如,鼓励老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通过网络观看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视频,吸取经验;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老师外出进修,要求每位教师在做强自身专业的同时,积极投入第二学科的研修,拓展知识结构,学习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当然,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讲座,邀请一些优秀的老师给本校老师传授经验,提高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等。3.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老师占主角、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心理,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有自信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老师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养成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习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全面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实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柴绍锋 单位:民勤县第三中学
- 上一篇:煤矿地质勘查新技术研究
- 下一篇:农村高中临界生自信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