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的调查与对策研究3篇
时间:2022-02-20 02:54:11
导语:农村教学点的调查与对策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1问题提出
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也一直是教育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于课程的特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习兴趣不大,因此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农村小学来讲,特别是农村的教学点来讲,由于规模小,教学师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教学情况不仅与城市小学有很大不同,即使与农村中心小学来讲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说经过这些年的撤点并校,教学点数量大大减少,但仍然有近30%的学生在教学点学习,因此对教学点学学生的学情研究,对于提高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2研究过程
2.1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择的苏北G县Z乡的中心小学(记为A校),一个完小教学点(记为B校)和一个只有一、二、三年级的教学点(记为C校)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校有20个教学班,人数近800人,教学条件好,师资较为雄厚。B校共有7个班,有282人,教学条件一般。C校有三个年级3个班,共有110人,教学条件简陋。为了分析教学点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随机选择A校二-六五个年级各2个班作为比较对象。B校和C校的全体二年以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2调查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教学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中心小学的学生学习兴趣只是作为参考对象,比较二者在数学学习兴趣上是否有显著差异性。中心小学数学学习兴趣与年级、性别、家庭之间的相关性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开放式问卷,以选择和问答的形式进行调查,对结果做定性与定量分析,并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以便对有关数据做进一步分析。
2.3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见附录)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96份,收回679份,A小学417份,B小学214份,C小学65份.统计的有效问卷696份。从上述三个表格来看,C学校的学生兴趣最高,达76.9%,但是有于C学校年级较少,二年级的数据明显拉升了平均数,C学校平均数不具有普遍意义。二三年级数据较为接近,因此三个学校二三年级的数学兴趣比例大致相同。因此分析的重点放在A、B两所学校的比较上来。从学习兴趣的来看A、B两校的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的比例为66.42%和61.75%,相差近5%,A校的数学学习兴趣高于B校,但差距不具显著意义。但是如果去除二三年级的数据,那么A校的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比例为55.79%,B学校的为45.97%,经平均数差异检验p<0.05,具有显著差异.如果分年级比较,无论A校还是B校学生的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三四年级、四五年级下降比较明显,开始出现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一,四、五、六年级数学难度增加;其二,随着教学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对教师、教学条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心小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远远好于村小教学点,导致了学习兴趣的差异;其三,中心小学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来说好于村小,只要条件允许,村民们一般都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镇或乡中心小学学习,接受更好的教育。其四,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村小教学点的学生留守儿童占多数,父母外出打工,平时主要靠爷爷奶奶照料生活,很难有人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随后对B学校的三、四、五年级学生中,各抽出10名对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的同学进行访谈,研究其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在这30名孩子当中,只有两名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24名学生的经济条件一般,还有4名孩子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其中留守儿童14名。经过访谈,这30名孩子都认为数学比较难学,特别是四年级后逐渐听不懂。有不好意思问到老师,数学学习成绩下降,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有18名孩子提到了数学课堂老师讲地不生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有7名孩子提到数学教师比较严厉,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不屑一顾,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有3名孩子提到曾经遭到数学老师的严厉批评,对老师非常不满,从此以后不再喜欢学数学。在问到父母是否关心自己的学习时,大部分学生都说家长忙干活,一般不过问自己的学习。有三个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做过高的期待,能念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实在学不下去,就回来跟自己学手艺或做买卖。
2.4思考与建议
1)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创设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条件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教学设备的配置,如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等都可以在数学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高年级的数学内容难度加大,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材处理水平和教学驾驭水平。如果教师水平有限,缺乏理论知识和敬业精神,不能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几乎都遵循着教师为主、课堂为主、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必将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要提高教学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在这两个方面加强。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人际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必要条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抛弃高高在上的传统的心理定位,在教学中,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中的朋友。面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不要冷嘲热讽,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正确的引导,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水平,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个人的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水平去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家校合作,打造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空间从访谈过程可以看出,父母对小孩学习关心的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观念、学习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学习不重视,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受到挫折时,往往顺其自然,导致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不够。学校要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的空间。4)针对关键阶段,采用有效手段,破除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养成的四、五、六年级是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最快的阶段,究其原因,这三个年级数学教学内容难度加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上出现困难,导致数学学习兴趣大幅下降。因此要加强这三个年级的教学研究,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集体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在具体的教学中尽可能的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学生的生活实际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直观问题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以此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陌生感,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农村教学点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由于时间原因,许多问题都没有涉及,即使涉及的问题也没有更深入的研究,这个调查研究仅仅是个开端,所得的结果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希望以本研究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心农村教学点的教育问题。
本文作者:张基益工作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
一、进行队形队列的训练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需要任何体育器材同样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目的"在教学中运用队列队形练习,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团队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的习惯和优良正派的作风"站立是发展人体美的基础行走则是人体运动美的起点"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河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出"队列练习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队列练习原则上应按正规的军事训法方法进行"体育课教学中的队形队列练习,为适应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审美能力"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采用齐步、跑步、大步、小步以及各种舞蹈步进行"把一些常规的队列练习稍加变化使队形多变重新组合与演化成许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练习别造出带有和谐美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如分队走、合队走、裂队走、绕场走、交叉行进、8字形行进走或跑等赴趣味性与严格性并重"队列队形的整体系统变化必须建立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分散后综合、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进行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把握队列教学的整体性和难度大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逐步掌握队形变化的技能"在六一节目演出中学生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拿上花环走出花样队形就是一场极好的文艺演出"。
二、进行5米加速跑训练
我们进行的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水平的综合提高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依新课改的要求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每位学生热情参与体育运动享受成功的乐趣"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寓教于乐促进和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限时短跑是许多中小学体育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奔跑本身比较单调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训练短跑速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规则赴学生在奔跑动作得到巩固、基本掌握正确的奔跑动作时也能在玩中学、学中练,于玩中体验运动的情趣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用游戏贯穿始终,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训练的目的"新课的讲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胫松地接受新知识,学会正确的动作要领这是也避免危害发生的重要一环"如在新授快速跑内容时,教师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河以通过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以角色饰演的方法进行比赛跑池可以采用接力跑的方式不是用接力棒做连接而是让一些跑步知识的问答做为连接或是把一些体育常识做为过关密码膜仿游戏中的通关方式,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体能"。
三、进行跳长绳训练
跳长绳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还能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项活动中渗与人数多场地要求少,器材简单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其练习方法简单易行俩人摇绳其他同学成一路纵队依次穿过长绳"其难点在于动作连贯协调速度快"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男女两大组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知道绕9字跳绳的方法、要求,再让学生分组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队员,自己组织练,让学生自己推举一名组长,负责训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在初步选拔出队员后让落选的学生自己再组成一个预备队进行训练,跳得好的可以进入比赛队,而比赛队的学生如果跳得不好则降到预备队进行训练"这种优胜劣汰全部由学生自己操作"学生们练得兴致勃勃,一节课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跳长绳的动作技术"大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会让体育课进行得更顺畅也会让体育课充满活力"我国许多农村学校活动场地狭小体育器材较少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交叉安排体育课时、自己制作简易体育活动器材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而采用以上几种体育运动方法会让学生在坚持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更多"。
本文作者:宋建玲工作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郑家河沿镇谈庄小学
第三篇
1背景及意义
城镇化过程中倘若处理不好教学点生存发展问题,就会伤害部分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公平原则就会受到践踏.因而,认真探讨城乡学校布局中农村教学点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教育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2赣南农村教学点的生存现状
2.1赣州市农村教学点的结构布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占全省四分之一人口,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2].农村教学点在全省分布最广.农村教学点的数量2010/2011学年初还有730所,占整个村小以上小学数的28.16%.其中寻乌、南康、兴国、瑞金等县的农村教学点数量还比较多.相对比较少的县为全南县、崇义县、于都县、宁都县、信丰县.从农村教学点的分布情况看,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崇义县、于都县、宁都县、龙南县和信丰县经济状况较好,崇义和全南两个县已经没有农村教学点了.(见表1)本研究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村教学点位于乡镇的距离最远的有75km,最近的1-2km,平均路程约为20km左右.学校通往乡镇的公路状况:基本实现了水泥路面,这类学校占总数的88.71%.还是泥沙公路的学校只有12所,占总数的9.68%,还有2所学校没有通公路,占1.61%的比例.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农村教学点和中心小学,从分布的状况看,于都县的代课教师最多,占了小学专任教师的近10%,定南、全南最好,基本没有了代课教师,章贡区、兴国县、宁都县和大余县也比较少.
2.2农村教学点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分析
为了解赣州市农村教学点的基本情况,课题组对2010年在赣南师范学院参加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农村教学点学员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基本覆盖了赣州市十八个县(市).现根据问卷调查的状况,作如下分析.
2.2.1农村教学点规模情况
所调查学校学生的人数分布:最多的学生数672人,有25位教师,最少的学生数7人.100人以下学生的学校有46所、50人以下的学校有14所.很显然,农村教学点中,有的教学点学生的人数还是不多.
2.2.2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情况
农村教学点教师的学历分布状况: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36人、师范毕业38人、高中学历6人,其他学历76名.说明农村教学点教师的高学历主要为大专和中师毕业的为主.还有许多教师学历需提高.教师数分布:所调查的学校中共有公办教师1230人,民办教师18人、代课教师198人.1人1校(1位教师的学校)的学校有6所.85%的学校都位于乡镇以下的农村.从上述两年农村教学点培训的教师看出:教师处于两头的比重较大,即:2009年和2010年培训的农村教学点的师资处于29岁以下的教师分别占培训教师的31.09%和44.64%.50岁以上的教师分别为27.73%和16.67%.说明农村教学点的教师正在从老年化过度到年轻化,这几年农村教师引进人数不断增加.
2.3农村教学点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状况
抽样调查显示,有少量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学校56所,占总数的45.16%.一半以上的学校基本没有现代化设备.即使有现代化设备的学校也就是一台电脑或打印机、电视机、DVD和远程教育接设备.有远程教育接收设备的学校有20所,占总数的16.13%.学校联入计算机互联网的学校有34所,占总数的27.42%.大部分学校没有接入互联网.
3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困境
对教学点存在认识偏差,有些管理者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没能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不同农村地区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实际,盲目追求规模效益,对教学点采取“一刀切”的撤并方式,有的教育管理者则有“教学点无关大局”的思想,“对教学点不重视,另眼看待”,导致了“教学点办学水平与中心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对教学点的管理力量薄弱.虽然目前大部分教学点已归属当地中心小学管理,但县级部门对教学点的管理“无暇顾及”、“鞭长莫及”;乡(镇)政府对教学点“管理缺位”;乡(镇)中心学校对教学点的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无论是教室、桌椅还是教学设备都很简陋;?教学点的管理难度有所增加.有些教学点的地理位置很偏远;教学点的教师几乎无法更新、流动,出不去也进不来;学生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教学点生均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学生少、经费也少,只能勉强购买基本的笔墨纸粉笔;?教学点的教研活动几乎没有,教师培训机会很少.
4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的发展空间分析
从国外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农村交通网络发达之前,其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型农村小学(教学点).如美国曾经有成千上万个一师一校的小学,至今仍有463个这样的学校[3].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自然萌发、衰落和兴起三个阶段.在我国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因自身的不足被大规模撤销撤并,而后又被寄予提高教育质量的厚望而得到扶持和发展.历史地来看,农村教学点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学校合并时期也广泛存在于乡村.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发展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或农村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出生趋势预测对农村教学点增、撤、并政策,以及政策措施采取的时间、方式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根据调查数据委托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差分方程模型,研究了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化规律,并用2003年-2008年的相关数据,得到了在校生人数变化规律.从数学模型中发现,在假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出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对江西省上犹县县镇(农村)小学在校人数变化的状况进行分析,来科学预测教学点的发展[4].(见图1)图11997-2009年上犹县出生人口总数从图1可以看出:2007年至2009年人口出生趋势为,1997年至1999年下降,之后上升,到2006年最高点又开始呈下降趋势.小学二至五年级农村流动到县镇学生总数变化趋势:2004年至2006年上升,到2006年达到高点,又开始呈下降趋势.现又有点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表明:在出生人口变化基本不大的情况下,目前农村小学流入到县城的人数增长不是很快,比较平缓.农村教学点在今后一段时间(近五年左右)还有可能存在.
5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背景下农村教学点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5.1摒除二元教育发展思维,在城乡和校际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思路下重新审视教学点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维和发展战略已经基本确立,把义务教育全面当作一项社会公共事务已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在增加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国家应明确为农村受教育处境不利人群提供优质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农村教学点的改进力度.在公共治理的视野下,将对教学点的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通过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来逐步化解长期以来二元办学体制给教学点带来的诸多问题.
5.2根据教学点的办学实际,加强管理,全面改善其办学条件
赣州市农村教学点占全部小学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教学点教师的学历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年轻化两级化趋势,一半以上的教学点没有现代教学设备.针对赣州市农村教学点的办学实际,一是,要继续完善投资体制,对保留下来的教学点予以适当支持,改革经费分配与管理方式,保证农村教学点有独立的教育经费;二是,通过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政策制度设计,为教学点补充留得住、热爱和了解农村生活的高素质本地师资,是最终提升教学点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还必须注重教学点现有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教学点教师增加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最后,针对当前教学点存在教师年龄偏老、职称偏低和学科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要给予教学点教师切实有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效能.
5.3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原则指导下,正确处理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和农村教学点的生存发展问题
江西省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筹措约30亿元资金,使用约3万亩土地,建设300多万平方米校舍,解决约3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需求,同时解决现有城镇30多万名学生的“大班额”分流问题.为此,江西省2010年就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工作,选择20个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教育发展基础较好的市、县(区)进行试点,建设了一批空间布局合理、校园建设规范、办学条件均衡、教学设施齐全的城镇新区学校,2011年则全面推进,并在2012-2013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学点的撤并是否会带来城镇学校学校人数的增加?对新城镇教育园区建设影响如何?根据对农村教学点现状的分析和农村小学、农村初中学校人数变化的趋势以及到农村教学点的现场个案调研,笔者认为:对城镇小学可以采用扩建和布局调整的方法,应根据不同县的社会发展、经济基础、人口出生状况和地理位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初中学校,应根据各县目前城镇和农村小学的学生人数和每年的出生人口数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数据来决定新城镇教育园区建设的规划、规模、布局,不同的县,情况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不应采用统一的方法,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本文作者:焦中明陈富徐冠春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 上一篇: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3篇
- 下一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