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思考

时间:2022-05-15 09:06:20

导语: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思考

摘要:我国正处于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我们不能一味地坚守在纯农业土地种植方面,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来改善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本文中我就以蓬溪县为例,剖析当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并就如何合理的、科学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问题剖析;策略探究

2017年以来,我国提出了一项重点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即乡村振兴战略,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构思。因为,从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呈现腾飞趋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地飙升,人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同时也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出现。一方面从全国经济发展来看,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借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东风以及本身的地理位置优势,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现了短时间内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西部以及内陆地区则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速度相对较慢;而另一方面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甚至造成城乡经济两极化现象的产生。这两方面都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均衡性和健康性,以至于最终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均衡性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缩减极端化的贫富差距,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问题是以蓬溪县为例的乡村地区,如何通过旅游等第三产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先从乡村旅游产业说起,近年来我国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在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问题方面,传遍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农村经济振兴的主要策略之一。再从蓬溪县来看,蓬溪县是革命老区,地处我国内陆地区——四川省,虽然历史文化较为悠久,且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出色的旅游资源,DNA就如同我上文中弄个所述,地理位置、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等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随着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蓬溪县为代表的革命老区、农村地区加大政策扶持,而蓬溪县也准确定位旅游资源开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在经济建设方面把农村和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从而在促进蓬溪县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但从当前蓬溪县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来看也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那么本文中我就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从蓬溪县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出发,剖析误区,并提出几点实际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的误区

对于蓬溪县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大方向上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并且有一定的发展定位,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心态过急、迎合市场、特色挖掘不够等误区。(一)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破坏了当地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乡村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乡村的发展问题并致力与乡村的发展问题,对乡村有极大好处;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还可以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帮助农村的青壮年回流,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对农民也有很多益处;总而言之,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有利影响。但是,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有的乡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有限,会进入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了当地环境的误区,这个当地环境,既指的是自然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首先,是自然环境方面。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一方面是许多乡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对游客的监管不到位。许多游客在乡村旅游的时候,对乡村的秀美环境大为赞叹但却不注意保护乡村的山清水秀,乱扔垃圾,甚至在易燃的场地进行烧烤。旅游过后,游客们所到之地狼藉一片,需要专门安排人员进行清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给村民们增加了很多负担,严重破坏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甚至有的游客随手不经意的动作还能引发森林大火,严重破坏了乡村环境,不仅损失巨大还容易让乡村旅游的名誉受损,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开办成本,起不到帮助村民致富的原本目的。其次,是文化环境方面。有的乡村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后,确实让更多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农村经济获得了发展。但在村民的物质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如果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还没有跟上,那对乡村的文化环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如果缺乏对农民精神上的正确引导,反而会很容易造成思想腐败、不事生产,盲目追逐“潮流”的情况,而一旦农村的文化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农村的经济发展可能就会逐渐止步。并且伴随着城市游客和资金流的到来,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不断冲击,城市的种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融入的同时,也会让一些堕落腐败的文化也逐渐流入乡村,乡村原本淳朴、平淡的文化环境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二)一味迎合游客需求,缺乏当地特色。首先,许多乡村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是为了让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更好地保留本地的乡村文化,但由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方法不够恰当,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作用。有的乡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一味迎合游客的需求,追求所谓的“时髦”和“网红”的乡村旅游形式,什么火来什么,如果没有就强行模仿,进而导致旅游产业缺乏创新,反而事倍功半。其次,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定位,没有融入当地特色优势,不接当地的“地气”。进而导致旅游产业形式单一,脱离地方大环境,造成文化和氛围上的“脱轨”。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反而还会因为过多追逐外来文化而失去本地的文化特色,让本地的乡村文化因无人继承而逐渐没落。如果某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形式单一,在这里能看到的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而且还不一定出色,游客为何要来参观呢?乡村旅游一定要找好自己本地的文化定位,发展好有自己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要保留好自己本地的乡村文化,不愁没有游客来欣赏和参观。

二、走出乡村旅游误区的策略

对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来说,当前新农村建设虽然有整体目标的规划,但在各地区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出现误区不可避免,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发现误区,并有针对性的纠正误区,进而始终保持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一)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发展乡村旅游。在发展蓬溪县的乡村旅游时,既要注意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也要注意保护乡村的文化环境,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村民对自身环境的保护诉求。首先是自然环境,蓬溪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就要健全对游客的监管策略,在推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根据乡村旅游的现状改变策略,增减规定。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决不能以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决不能只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否则之后会付出更多代价。对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行为监管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度”,不要因为害怕对游客的监管过严让游客失去旅游兴趣而放弃对游客的监督,这会让游客因监管不到位而破坏环境;也不要在游客旅游过程中说教太多,监管过严,让游客直接失去旅游的兴趣。其次是文化环境,蓬溪县许多乡村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绝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破坏了文化环境。拥有一些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的乡村完全可以结合本身具有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逐渐没落的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得到更好地保存,也可以给本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但需要尤其注意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帮助村民致富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可以在乡村经济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之后,在村里多多开办图书期刊阅览室,在乡村定期宣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鼓励村民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不要被过多的物质冲垮了自身的文化底线。(二)丰富乡村旅游形式,形成当地特色。有的乡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味迎合游客的需求,跟着游客的需要走,不惜牺牲当地的文化特色,变多样为单一。采取这种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好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但长此以往,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一味追随当下的潮流,游客不会次次都来买单。并不是说不应该追求潮流与时俱进,而是应当在保有自我特色的基础上追求与时俱进。例如,蓬溪县是革命老区,有的乡村还留有当年战争过后的痕迹,这些乡村就可以依托革命历史,向游客宣传当年的革命事迹,宣传过后可以安排一些模仿当年战争过程的游戏,让游客既放松又感慨和平来之不易。游戏过后需要安排农家乐餐饮服务,不一定要给游客提供多么精美的菜肴,最好要有地方特色,让游客在别的地方吃不到。农家乐的菜肴准备还可以模仿当年革命过程中战士食用的粗粮、野菜等食物,当然要经过改良,保有地方特色,让游客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革命的不易。这种乡村旅游模式饱含当地特色且寓教于乐,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还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小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从当前蓬溪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存在一些误区,所以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结合当地特色形成特色产业链,带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新时代振兴农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于静.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问题,2008(5):91-93.

[2]杨音南.对湖南怀化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知识经济,2008(7):40-41.

[3]王建增.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论,2011(36):156-157.

作者:邓太平 单位: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