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时间:2022-10-10 03:58:57
导语: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是,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民增收难
一、农民收入水平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垫江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纯收入2015年比2008年增加了7147元,增长了164.94%。从收入结构上看,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垫江县主要农产品结构过剩,农业增产不增收,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5年比2008年增长106.59%,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增加6600元,环比增长比例为92.35%。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1516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二、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不合理。(1)种植养殖比例不合理。2015年垫江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42763万元,农业总产值307947万元,种植业达到56.74%,养殖业占33.27%,渔业占5.54%,养殖业的比重仍然偏小。(2)种植业中结构单一。垫江县种植业中,谷物占比达到60.27%,其中,水稻和玉米分别达到31.67%、24.13%,传统粮食作物仍然是当前农村主要农产品。(3)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垫江县农业中,水稻、玉米等传统大宗农产品较多,名特优新产品较少,一般只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4)外向型农业产品较少。大多数农民以自给自足为主,个体养殖较多,规模经营较少,品种落后,外销能力较差,收入相对较低。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1)农业规模经营较小。在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偏少,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以分散经营为主的生产格局普遍存在,对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有显著的阻碍。(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发展程度较低,实力较弱,科技创新水平不高,融资渠道不宽。(3)农业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慢。农产品进入市场以原产品、初加工产品居多,附加值低,农业产业链短,加工增值能力弱,且流通不畅,使众多优势农产品未能形成产业优势,比较利益很低。(4)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在现有的以“公司+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大多是收购与被收购的关系,市场风险基本上由农民消化和承受,农产品增值效益被工、商部门获取。3.农村劳动力就业难。(1)农村人口土地矛盾突出。2015年末,垫江县总人口97.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5.98%。人口密度为639人/k㎡,是全国人口密度的4.5倍。全县耕地面积119万亩,人均耕地1.22亩,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只有1.61亩,大大低于全国水平。(2)农村劳动力转移较难。2015年,垫江县一二三产业产业结构为14.7:49.9:35.4,第一产业以14.7%的经济总量支撑了51.19%的农村劳动力,全县还有略10万人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4.农业生产条件落后。(1)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农业发展,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用量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明显下降。(2)农业基础设施差。垫江县以丘陵为主,风、雨、旱等自然灾害频繁,整个农业投入总量较低,退耕还林面积小,河流综合治理限于局部,高标准农田和土地整治范围窄,农村环境连片治理还停留在表面,农村标准的机耕道较少。(3)农村资源外流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效益逐年下滑,导致农村资源大量外流,农村剩下“993861”部队(即老人妇女儿童)居多,农业资金投入不足。(4)农民缺乏技术知识。垫江县农村劳动力多数为初中及小学文化,农民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新方法应用较少。5.政策配套落后。(1)就业政策偏移。由于户籍、土地等原因,农民与土地拴在一起,强制农民滞留农村,使农村居住、择业失去自由。(2)产业政策偏移。对于有显著增值效益和潜在就业岗位的领域,国家实行垄断经营或特许权制度,限制农民在这些领域就业。(3)金融政策偏移。由于农户分散、实力较差,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把农村资金集中发放给城市、工商业贷款,给农民设置不利条件,致使农民贷款难。(4)社会政策偏移。农村低保比城镇低保每月少得几十元,医疗保险报账比例城镇居民比农民高出30%左右,养老保险城镇居民人均800多元/月,农村人均80元/月,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只能在指定的偏远学校就读,农民无住房公积金。
三、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建设,建设榨菜、蜜本南瓜示范产业带,推进标准化养殖,建设白柚等水果基地,推进乐天花谷、海博园林和牡丹精品园建设,推进花椒基地建设。(2)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纽带,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支持涪陵榨菜集团精加工、百果园白酒窖藏等技改扩能项目建设,推动湖南插旗菜业、耀凯食品等项目建设。(3)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创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加速城镇化进程。(1)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园区平台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集中发展机械、电子、汽车配件等重点产业。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建立企业、政府、学校“三方”联系机制。(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常态工作机制,落实健全综合配套政策体系,引导人口跟着产业走,落实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居住证制度和人口信息管理制度。(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民工享受平等的就业、教育、住房、养老、医疗等政策,落实好异地就医跨省结算政策,统筹布局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工作。3.加大农村政策扶持力度。(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龙溪河大灌区河道整治,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推进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修建标准化机耕道。(2)改善城乡环境。加强城乡治污能力建设,健全场镇污水管网,完善垃圾处理系统。深入推进环保五大行动,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保护。建设农村垃圾转运站,实现农村垃圾定期清理。(3)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合理安排布局学校,改善学校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师待遇,为学校留住优秀人才。(4)加快农业科技应用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的投入。鼓励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技术的转化应用。4.加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作用,大力发展3+2特色农业产业。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2)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抵押登记。出台关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扩大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相关工作。(3)着力打造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机制,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完善地票使用及交易机制,探索建立复垦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推进电子化交易。(4)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支撑。积极开展“助保贷”业务,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信贷。创新财政资金分配安排方式,探索设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农业、文化等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
作者:陶孝权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产城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 上一篇: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
- 下一篇: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