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04 03:33:20
导语: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制度,这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的发展,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要谈起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现代,我国必须要创建出新的土地制度,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跟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实现劳动者和土地的分离
中国主要是通过发行土地证券来使劳动者和土地进行分离。这里所发行的土地证券和历史上的土地证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国现代农村土地可以进行更好的流转,改变中国现在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太小的一种方式。所以,政府用发行土地证券的形式来分离劳动者和土地,同时对证券的流通进行很好的保护。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农民的权利得到保证,避免一些地方政府滥用职权,肆意低价收购土地,从中牟取利益;另一方面,保护证券所有人和土地生产经营者的权利。这里主要就是保证水利、和电力基础建设完善,而且交通便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分离劳动者和土地,为他们提供一些资金。其次就是有效扩大了农村土地的生产规模,减少抛荒土地的出现,促进人民向城镇集中。
二、推进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存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好相应的城镇规划,确保道路、房屋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理布局,从而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一些经济发展不是非常好的地区,政府可以专门培育一些小的城镇集市,改善其用电、用水和道路交通环境等,让农村人民不断向这里聚集,逐渐向城镇化方向发展。政府应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户籍制度还是像过去一样,农村居民无法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城市本身也会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状态。而且许多农民到城市里务工,但是因为户籍的关系,他们大多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待遇和福利待遇等。进而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毕竟社会的建设他们是出了力的,而且是出了许多力,但是最后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社会进步的福利。他们的生活环境总是脏乱差,干的工作也是最苦、最累、最脏的。因此,在现代的城镇化发展中,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镇化建设得以真正快速发展。
三、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经常会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即使到了城市打工也不具备竞争力。所以,在农村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让农村的孩子至少都接受过九年的义务教育。限制农民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就是学费。因为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根本就交不起学费,或者学校离自己居住地方太远等。所以,在这些地区免费提供义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为农村的基础教育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对于一些具有初中水平的居民,可以培养他们学习职业技术,使他们具有一技之长,从而保证他们在城市中可以更容易找到工作。
四、完善相关的政策
(一)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进行土地流转时,因为没有相关的制度保证,土地流转政策就很难推行下去。如果土地流转出手之后,农民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那么其应该怎么生活。所以,在进行土地流转时,一方面要完善流转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操作流程,确保土地流转是自愿、合法进行的。
(二)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公开机制
在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公开机制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起农村土地网络流转的交易平台,为土地的流转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促进土地流转。政府相关部门或市场中介也应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统计等,然后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公布,详细公布市场的供需情况,这样可以促进土地流转更加顺利地开展。另一方面,在土地流转后,相关的工作部门要对流转土地的面积、期限和收益等进行公布,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公开透明,避免损害农民利益情况的发生。
(三)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轻,而随着农村生产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这就造成了农村出现许多富余劳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减少就业方面的歧视,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体系。劳动管理部门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他们的就业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另外,城市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促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就业岗位。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推行土地流转制度是非常困难的,主要是因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这片土地,如果他们失去了土地,又没有相关的保障制度,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其他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所以,政府应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居民失去土地之后,其相关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社会的基本保障制度也会为其基本的生活水平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农民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
(五)全面建立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关于土地纠纷的仲裁制度,但是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虽然有相关土地纠纷的仲裁规定,但是没有固定具体的仲裁程序和方法。二是农村居民本身知识水平就不高,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在进行土地纠纷仲裁时,农民的参与度不高。据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即将出台,随着土地流转现象的不断增多,政府必须完善纠纷处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地顺利流转,各方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基层政府应把农村承包土地流转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进行处理,这直接关系到农村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如果处理不到位,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另外,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处理好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于春贤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大庙镇政府农经站
参考文献:
[1]卢新海,望萌.农用地流转的武汉模式研究——基于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启示[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3):244-251.
[2]瞿理铜.新探索如何延续——湖南省益阳市土地信托流转调研报告[J].中国土地,2012(11):46-48.
[3]何晓星.双重合约下的农地使用制度——论中国农地的“确权确地”和“确权不确地”制度[J].管理世界,2009(8):53-64.
[4]韩江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比较与启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2-25.
[5]唐舟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 上一篇: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探索
- 下一篇:淮阴区土地流转耕作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