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探讨

时间:2022-04-28 10:27:57

导语: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探讨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积累和投入,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农村的金融结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金融配置效率低、金融发展滞后等。文章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关系

我国农村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显著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陈旧的制度、僵化的观念、政府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等方面,比如二元结构体制使得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农村投入少、产业化经营基础薄弱、政府缺乏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指导、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农村和城市分割的体制,实行“二元化”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经济学家逐渐展开对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通过金融改革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二者存在的关系,并提出加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措施。

一、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现状

(一)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恢复阶段。在经历了长期封建统治、半殖半封的社会压迫、帝国主义侵略、连年展示等的创伤,我国农村经济百废待兴,使得建国初期农村经济处于极度落后的局面。建国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修正,农村经济面貌得到初步改善,为以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单一计划经济阶段。1956年开始,我国开始“”、“化”、“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城乡统一实行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这一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率在1960年达到最低(-16.4%),在1964年达到最高点(12.9%),二者相差近30个百分点,可见当时经济发展波动非常大。三是改革开放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1978年至1990年,农村实行责任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四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发展的阶段。1990年以后,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但是“三农”问题逐渐凸显,农村经济增长呈现平稳中略有下滑的趋势。纵观以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进而总结出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下降、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局部生产过剩、非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金融发展是经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农村金融的发展要靠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同样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79年至1993年,此时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恢复和成立新机构时期,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市场竞争力逐渐激烈。二是1994年至1996年,这一时期的农村金融转向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为目标,相继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加快。三是1997年至2007年,尽力了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后,强化了农村信用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下面我们谈谈农村金融规模,以贵州省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信贷规模也而在不断拓展,有力地带动了贵州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贵州金融机构每项贷款总额为21.63亿元,农业贷款仅占9.34%,1989年农业贷款上涨到10.8亿元,但占总量的7.57%,2005年,农业贷款上涨到179.11亿元,占总额的7.77%,虽然每年数字都是刷新最高纪录,但是农业贷款所占百分比却越来越小。

二、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

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贵州省统计局和《贵州统计年鉴》,数据样本所跨区间在2000———2010年。相关数据主要包含了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两个部分,此外农村投资力度等相关数据也在模型回归考虑范围之内。为了不影响数据的波动,本研究对农村经济增长取其自然对数値监测。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和贵州省农村金融的现状,本研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自然对数(FR)作为应变量,效率指标(RLD)是农村金融发展,分别将规模指标(RFIR)和结构指标(RLTL)作为自变量,再将农村人力资本(HC)、农村产业结构(INS)和农村投资力度(RFI)作为控制变量,以此来建立数学模型。dFR=α0+α1dRLD+α2dRFTR+α3dRLTL+α4dHC+α5d+α6dRFI+μ在这个数学模型中FR表示贵州省农村经济增长,μ表示随机误差项。效率指标与结构指标与农民增收指标呈现正相关状态,也就是说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和结构指标对应的是农村贷款余额及存款余额的比例,由这项数据可以得出,农民收入的增加得益于农村贷款的发展。前期资金的投入是生产效益产生的决定性条件也是基础性条件,而农村贷款正好解决了农民生产的资金的供需矛盾,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加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措施

第一,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贵州省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才能在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发展中实现主导作用。只有不断完善农村的信贷体系,采用引导和监督的方式,让农民更善于利用贷款,减少风险。第二,创新金融产品。国家要对金融产品创新应予鼓励,但不能违背金融规律。针对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问题。要逐步推动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法制化,实现商业性支农、政策性支农、合作性支农的功能互补。而在金融服务的实践中,首先要主动帮助农民了解掌握金融知识,让金融要创新金融产品与抵押担保方式,而各级政府可以大力推进信用村、乡、镇的建设,并出资组织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风险保障基金,解决农民担保问题,降低金融贷款风险杠杆在农民致富的路上的作用。第三,完善金融政策。国家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此外国家要依法规范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金融管理和服务规范化,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政策长期化,农村金融法制化,建立差别化的监管政策,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征信体系建设、金融知识普及、金融人才教育等方面,都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推动。第四,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首先要加强农村信贷投资的力度,这就要求国家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扶持,从而改善农民的投资环境,最终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的发展决定了现代农村经济的走向和进程,农村金融的发展好坏决定了农民收入增长与否,所以促进农民增收要抓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的有效结合和不断创新会成功发挥“供给先导”的作用,所以促进农民增收要抓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作者:张亚娥 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丁志国,徐德财,赵晶.农村金融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吗[J].农业经济问题,2012(09).

[2]李春霄,贾金荣.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06).

[3]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