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19 08:47:04
导语: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非农产业对于农村经济的拉动式比较大的,提高了农民收入,到了200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六左右,近年来比重进一步增大,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农民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的增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和实现途径。农民在非农产业中得到了工业化的锻炼和洗礼,素质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
(二)吸纳了农村大量的劳动力
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阵地,吸取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于农村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非农产业由于身处农村,对农民创业也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很多农民受到启发,创办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又进一步吸纳了劳动力,农村就业实现了良性循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非农产业当中很多企业是农产品加工方面的,面向广阔的原料市场,缩短了运输时间和生产周期,一方面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起到了积极地推动,另一方面不断延伸了农村产业的生产链条,和农业生产形成了良性的协调发展,提高了农业效益,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反过来会促进农业非农行业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功能,重视思想观念渗透
政府在非农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资源调配、产业规划、政策引导,建立宽松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二三产业的发展;改革简化企业的审批制度,提高政事的公开和透明,从而实现非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管理,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政府的引导,而且需要在思想上进行渗透。在农村由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于非农产业认识不到位,我们要在宣传教育上突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形成共识,加强目标引导,引导领导干部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水平,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企业要岗位,向市场要效益。
(二)扶植乡镇企业,加快非农产业步伐
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针对乡镇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加大扶持力度,我们要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扶持,引导它们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利用新技术促成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引导它们立足当地资源进行结构调整,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到农业的综合发展,我们要优先支持与农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它们向城镇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当然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旅游业是无污染产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带动也是很大的,它所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旅游本身,还牵扯到吃、住、行以及地方特色产品,带动的是系列经济效益,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导游、景点经营、农家乐饭馆等等。可以说具备旅游特点的地方发展旅游业,对非农产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能够成为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三)推进小城镇建设,壮大非农产业力量
小城镇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我们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它对于聚集非农产业,提高农村非农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当然小城镇的建设不是随意的,应当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我们要选准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搞好交通、金融、文教服务,打造中心城镇,吸引企业的聚集,培育城镇建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非农产业力量。引导小城镇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在加工、贸易和旅游等方面形成有特色的主导产业,特别要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的局面。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吸纳农村人口,建立健全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比如制定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政策,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等。
(四)完善农村新型体制,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
现有的体制已经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非农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城镇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创新体制,实现有效的管理。我们可以根据产业实际,发展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社、行业联社、社会服务中介、行业管理委员会,想方设法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除了完善经济管理体制之外,还要形成畅通的劳动力流动机制。要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当中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坚决制止对农民工的歧视,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发展各种服务中介,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同时要建立农民服务中心,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落实他们的落户和创业,打造城镇化、工业化的新农村。当然非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我们的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除了在工作实际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之外,我们还要对农村干部加强培训,提高他们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基层干部自身要加强学习,学习经济和管理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纯美 单位: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财经服务中心
- 上一篇: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境及路径
- 下一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