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研究

时间:2022-02-25 08:24:08

导语: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现有文献,分析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与成就、现存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农村、农业和农民均被席卷入这场史无前例的信息化浪潮中。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政策和措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是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评判依据和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全方位建设,有利于加快科技与农业、产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传统农业与现代农村农业信息化的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整合城乡资源,加快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山东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试点省份。我国党和政府选择山东率先开展全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期望山东省探索出一条与新时代相符,既有山东特色又能影响和辐射其他省市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道路。新形势下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实践过程,尤其是服务能力建设的成就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经验性意义。探索采取何种有效措施解决现有问题,思考如何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对山东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研究结果来源于笔者2018年4~6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鲍山、郭店、遥墙、荷花路和王舍人等街道、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为基础,并结合省内外现有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学术成果、新闻报道和政府公报。

一、现状与成就

山东是我国农业大省和强省,农业产业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高,全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多、产值高、农业、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较高。山东省是农村广播电视、固定电话和互联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2009年,山东省被国家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共同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试点省份。2013年11月27日,国家主席在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时,听取了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机制、模式和成就的汇报,提出了“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论点。近10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主要做了以下事情,取得了以下六大成就:第一,建成了齐鲁三农网、山东省农村农业数据中心,为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全面服务。第二,建设了山东省十大农业产业专业信息服务系统,涵盖了蔬菜、果树、畜牧、家禽、渔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木花卉、农资配送、农产品物流等领域。第三,建成了互联网、移动网络和IPTV三网融合高速信息服务传输通道,增加了农户与农业专家之间的互动方式和渠道。第四,基本建成了山东省农村基层(站点)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全省30多个县(市)共建设了2000多个示范性专业信息服务站点,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专家服务队伍。第五,推进科技信息服务示范工程、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等三个重大示范工程建设。第六,探索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服务模式,以市场为基础和运营方式,整合通信运营商和专业化信息服务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全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工作。

二、现存问题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山东全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对此应当予以肯定,但必须看到并承认,由于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人为与天然、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思想观念等诸多原因,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政府和市场职责有待进一步厘清,政府缺乏主动性。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职责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农民互动、外部力量推动与农民自动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做得不够。各地市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形成基础和机制发展不平衡,服务的整体水平还不高。部分地方政府在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等、要、靠”的被动思想,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青岛、烟台、威海等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菏泽、聊城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无论在思想认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方式和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二)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利用、服务队伍建设运营效率有待加强。山东省部分地市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主体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服务队伍建设、运营效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评价与建设存在关注服务本身而忽视农民满意度的倾向。在整个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政府力量大于市场力量,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依然存在,重工程前期建设,轻工程中期和后期的维护和监管。(三)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国内其他经济和技术相对发达省份相比,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在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与农业相关的核心技术难题仍然没有解决,更谈不上推广和应用,缺乏国家级和国际级农业信息技术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致使相关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与山东省在最近5~10年经济社会发展从全国领先,到落后于江苏、浙江、广东等传统发达地区和贵州、河南等传统欠发达地区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关。在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概念和实践风靡全国乃至全球之际,山东省的互联网技术研发、市场化推广应用水平相对落后,不可避免地波及和影响到我省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四)市场服务和监管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智能化、网络化和数据化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作用需要加强。由于所处位置、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原因,全省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难以掌握并满足全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真实需要。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如何打造可持续的市场化商业模式,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五)山东省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农业政务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便捷性和普及性、信息化发展支撑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离真正实现生产信息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还有较大距离。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有的地方脱离了农村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农民的利益和诉求。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厘清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各利益相关方和参与方的作用、职责和地位。各级政府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起政策主导作用,掌控和驾驭整个建设过程的方向性、长期性和战略性事务,但要避免卷入过多的具体事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要从技术和信息角度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推广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现并满足相关市场需求,培育和开拓市场。农民合作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和农民本身,也要认识到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会按照市场规律和规则来接受相关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提升参与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进一步认识到在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和提升过程中,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共建、共享、共管”原则,组织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的资源和力量,探索多元化农村信息化投入机制,共同出资、共享收益,整合农村农业信息资源、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和水平。要培养规范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人才,加强规划和管理,提升各参与方的信息化意识和服务意识,建设高效的信息化服务运行机制。促进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交流渠道,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强各方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信任,最终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三)处理好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示范、考核、奖励之间的关系。将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市县建设和考核落到实处,减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着眼于建设和提升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本身,而非为了某些头衔和奖励来吸引公众眼球和上级主管领导和部门的注意,真正为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的发展着想,不能让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成为某些单位和个人实现个人利益和目标的工具和跳板。要建立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各参与方的工作、管理、技术、评价等标准体系,为今后的资源投入与配置提供决策基础。(四)要将服务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社会环境等资源基础转化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的全面性、准确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农民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过程的满意度的方便性、及时性、经济性、安全性。(五)提升山东省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认识和发展思路。山东全省已经认识并接受了过去10年,山东已经由全国领先省份滑落到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信息技术和发展思路等方面已经落后于贵州和河南等历史上落后于山东的省份的新形势和新现实的背景之下,来深化和细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在2018年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山东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组织、其他第三方机构、农民本身应该放下姿态、调整心态,谦虚地学习国内外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科学制定、真正落实各项新的和(或)后续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方.山东:农业信息化服务走向精准化[N].中国科学报,2015-01-28(6)

[2]熊春林.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作者:郭栋梁 王文博 邬元娟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