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08 04:14:45

导语: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策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策分析

2014年1月26日,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泰;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一、做好孤寡老弱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几年以来,孤寡老弱的贫困人群备受关注各地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其脱贫。“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谈会也指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我们都很清楚中西部一些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状况较为严峻,精准识别与扶贫难度更大,尤其是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可见,对于我们能否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孤寡老弱群体的脱贫、精准扶贫的工作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对于我们整体目标实现也将会具有战略意义。尽管我国脱贫扶贫的效果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贫困人口大量的减少,贫困地区面貌也发生显著变化。但是针对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脱贫任务依然严峻。

二、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的基本现状

贫困问题在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能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那么贫困是如何定义的呢?刘豪兴教授认为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人们收入、生活差距的相对状态。英国社会学家比德•汤森认为“当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缺乏必要的资源,不易获取食物、参加活动、拥有公认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且被排除在一般的居住条件、社会习惯和活动之外时,即为贫困。”[1]在贫困人口中,有一类特殊困难的群体,即孤寡老弱者,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目标,其生活状况及其转变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败。本文关于孤寡老弱的界定是:一是无儿无女,独身一人,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上,身体状态较差,甚至身患慢性病、肺病或其他疾病等;二是空巢老人,年龄多为55岁以上,多为一人在家或者是两位老人,亲人看望次数少时间少;三是身体残疾,比如视力有问题,耳聋,哑巴等群体。为了调查孤寡老弱人口的生活状况以及扶贫工作的效果,我们组织研究生成立课题小组,专赴皖南山区某县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该县地处安徽省东南方向,长江三角洲西边,皖、苏、浙三省的交界处。调查小组包括带队老师一行十人,八人组成4支小分队。我们小分队走访了该县的54户贫困户,切实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到底有没有脱贫,生活是不是到达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通过走访这些贫困户发现,基本都是孤寡老弱的贫困人口。其生活中基本的状况比较差。具体表现如下:(一)居住条件脏乱差、环境恶劣。绝大部分的孤寡老弱贫困人群居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面,居住条件差设施不足,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改善,导致住宿环境恶劣;因经济原因无力修建房屋,导致无房可住。有些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居住在村委会以前的破房子里面,上面的瓦片破碎,零零散散的大小窟窿。有些享受国家危房政策进行了重新修建,但面积狭小仅够老人居住。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老人们的衣食住行就难以得到妥善的安排。(二)经济收入低。该县耕地面积少,种植面积多为山地,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孤寡老弱群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分较重,种植作物普遍以山竹为主。在收入方面,主要来源是出售扫把,因手工速度慢和交通不便,产量较少,价格较低。在走访中,身体素质好的老人以此谋生,而身体素质差的老人并无此收入来源。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给再多的补贴、实施再多的优惠政策也是无济于事的。贫穷依旧贫穷,只有彻底的改变人们对小农经济的陈旧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三)养老基础公益设施薄弱。通过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之中,我们发现,农村现有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以及敬老院等公益机构存在着设施不健全、管理不善、运行状况不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形同虚设,同时浪费了财政资金。另一方面,这些养老公益机构和设施数量较少,随着孤寡老弱群体年龄的逐渐增大,可能会陷入既没有后代的照顾,又没有养老送终场所的境地,这将带来较大的社会问题。(四)帮扶措施缺少针对性。部分帮扶责任人制定的帮扶措施单一,主要是低保、五保等资金。帮扶方式主要是物质支援,缺少对孤寡老弱的精神帮扶。有些孤寡老弱人群在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之后,缺少在感情和心灵抚慰,产生孤独感。在帮扶的内容上,重形式轻能力,没有针对孤寡老弱群体特点实行有针对性地扶持工作,特别是自食其力能力的帮扶。如有些技术特长、民间手艺的人员,缺少原料来源和市场营销,有些技术难题无法自我解决,需要帮扶人员提供支持。如果帮扶没有针对孤寡老弱群体的实际情况执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难以达到脱贫的目标。所以帮扶干部要做更细致的工作,懂得精准扶贫,研究贫困情况和贫困原因等。这就需要帮扶干部有创造性的扶贫,切身体会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到灵活脱贫。

三、孤寡老弱贫困人口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可以将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原因大体归结为三类:第一种是孤寡老弱群体自身的原因;第二种政府管理部门的原因;第三种社会救助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一)孤寡老弱群体自身的原因。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于1959年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他认为,“贫困者之所以贫困主要与其所拥有的文化有关。首先,贫困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不兼容而处于边缘状态的特有文化。处于这种文化之中的人们有种强烈的宿命感和无助感等,同时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认识自己的困难。其次,贫困文化具有代际传承的特性,对周围人和后代都会产生影响,使贫困得以维持和繁衍。”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参与意识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够。农村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人员尤其是孤寡老弱群体一般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年老体弱,他们居住在边远山区,与外界联系不紧密,对外界形势发展变化知之甚少,其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鉴于孤寡老弱群体以及这种现实情况,这些贫困人口缺乏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安于现状就是他们认为最好的状况。导致对于政府的帮扶工作以及贫困户的优惠政策不了解,不知道,不参与,不关心。或者出现相反的状况对政府救助的期望值过高,争当贫困户,一切依赖政府,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有的地方农村传统孝道观念弱化,子女认为养老要交给政府,对自己的父母不问不顾。[2](二)管理部门的原因。一是相关部门政策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基层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深、了解不清、理解不透,导致贫困户对扶贫政策、扶贫内容理解不到位、认识有误区,导致扶贫政策无法落实到每家每户。二是目前的贫困衡量标准不具有客观性。标准因人而异,对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难以精确计量。贫困户是按照行政程序选出来的,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渠道多且有一定的隐蔽性,只能根据本人申报,走访村民所得,无法精准衡量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从而导致贫困户产生具有主观性,扶贫不具备精准性。(三)社会救助和环境的原因。一是社会救助形式单一。由于救助对象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五保、低保生活仅能够维持生存,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物资匮乏,调研的数据中社会救助一览项目少,资金少。有些也仅仅指的是年前村干部给的300~500元的福利。虽然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救助、现金救助,但是难以覆盖全部的孤寡老弱群体。二社会关注度低。目前许多社会机构、志愿者组织、爱心团体目光都聚集在一些典型的事件和地区。而对于农村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少有关注。三是自然环境的原因。孤寡老弱贫困人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低山和丘陵地带,群山环绕,距离中心城镇和经济发展地区较远,远离交通主干线。

四、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对策

(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

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帮扶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协调各方的领导力量,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切实提升孤寡老弱群体的劳动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孤寡老弱贫困群体的帮扶不能全部指望政府,提升贫困人群的自食其力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特长,一人一法,让他们真正脱贫致富。社会学中的“3M”理论提出了遗传人、经济人和问题人的假设。其中“遗传人假设”是指贫困与个人遗传因素有关,这种遗传因素主要指人的智力水平。对于此方面来说实现其能力增长是具有困难的,从侧面来看也为我们扶贫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角度。“经济人假设”指贫困是个人经济上的失败所导致的,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完全负责,对于此人群绝不能把他们也当作遗传人来对待,他们的能力增长是具有很大的空间。主要包括:管理能力,资金获取能力,应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针对这部分的孤寡老弱群体来说,缺少能力正是他们的短板,需要我们去“补短板”。例如,在我们走访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孤寡老人一个人守着一片山,但却只是守,无法变成自己的“金山”,缺少管理能力的他们不知如何使这一“金山”变成自己的收益。再如有些老人扎扫把,技术精湛,但缺少市场信息,不知市场的需求,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可见,孤寡老弱群体脱贫的速度某种意义取决于能力增长的速度。[3]

(三)加强文化扶贫力度

“问题人的假设”是指出生于道德约束松弛、家教环境恶劣、缺乏理财能力的“问题家庭”的人不易融入主流社会,难以获得较高的稳定的收入。因此需要加强文化扶贫力度。农村往往是现代文化的薄弱之处,特别是处于封闭环境下的边远地区。辛秋水提出“扶贫扶人,扶智扶文”的方针策略。文化扶贫的方案涉及多方面具体内容,包括设置贴报栏,建立贴报栏群、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建立图书馆、民主选举村干部等。这些对于加强文化扶贫与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高水平的硬件设施。但是对于问题人这些外部条件并不能让他真正的坐在教室去学习,应切身的考虑问题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问题。我认为此应该一对一进行心理辅导,让问题人树立自己的信念,自身有要改变要自强要学习的动力。也就是说“扶贫需先扶智,扶贫需先扶知。”[4]

(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和提高医疗机

构数量和质量贫困地区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使贫困孤寡老弱群体老有所靠,病有所医。政府部门应该扩大医疗机构的数量,尤其是路途遥远、山地较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必须改善就医条件,配论坛56备医疗人员,提高质量。加强医疗卫生的宣传,定期组织体检,对残疾和重大疾病的人员实行医疗救助政策,消除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

(五)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孤寡老弱群体的生

活质量长期以来,孤寡老弱群体中许多人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些群体多为孤身一人,身体较差,加之身体疾病和冷清的外部环境,表现为悲痛、后悔、自责、忧郁、感觉被社会所抛弃。他们不能够主动的融入社会,周边人群也不能接受他们。形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酿成案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我们应从根源入手,动员社会和家庭主动与其接触,给予人文关怀,创造孤寡老弱群体的喜爱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引导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将此群体的服务纳入活动的日程。目前,志愿者的服务集中于大城市,要通过媒体、微博、微信等方式推送孤寡老弱贫困人口的状态,倡导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关爱这些孤寡老弱群体。

(六)建立孤寡老弱群体专项社会建设基金

我国有必要建立一个孤寡老弱群体专项社会建设基金,一方面不仅可以援助孤寡老弱群体的社会建设,包括养老院、敬老院以及福利院基础公益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在侧面可以保障孤寡老弱群体的生活,免除后顾之忧。关于基金来源,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入手:中国贫困地区不能只是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这远远是不够的。比如经济发展地区向贫困地区孤寡老弱群体进行募捐;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捐款。地方政府同时可以设立专项储备孤寡老弱群体的捐款账户,包括一些林地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出让土地使用金按一定的比例的收益划拨到储存账户。

总而言之,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特别针对孤寡老弱群体更是一个需要咬紧牙关努力翻越的大山。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孤寡老弱贫困人口就是贫困的根,彻底解决孤寡老弱群体的脱贫问题,才能把这些根连根拔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作者:陈媛 胡庆十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葛晓梅.社会救助多元化助力精准扶贫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168-169

[3]王春光.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赵玲玲.沈万根.安图县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对策[J].商业经济2016(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