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民教育问题及战略研究

时间:2022-05-14 10:36:49

导语:农村公民教育问题及战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公民教育问题及战略研究

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可能性

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为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一)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兴起与我国社会变革密切相关。从整体社会背景来看,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培养民主社会合格公民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党和政府的重视为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从农村发展的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民主法治与道德建设成为当前的新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学校公民教育离不开农村整体的社会环境,两者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二)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为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提供了前提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点人群。此时的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公民意识等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进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义务教育的普及,到2007年,全国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在农村的普及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前提保障。(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公民教育实践的契机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符合新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为农村基础教育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实施公民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对于城市,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受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面临着各种困境。(一)发展滞后的农村基础教育使得学校公民教育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基础教育是培育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公民教育状况,进而决定着我国未来农民队伍的公民素质。农村中小学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文化机构,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格局使得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表现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质量不高、教育质量低、教育内容脱农倾向等,使得农村学校丧失了吸引力。升学无望或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农村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其影响下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呈现上升趋势。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也曾指出,从全国计算,即使每年农村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一年也有100多万人辍学,而实际上,据调查[2]广大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远远超过国家规定。这意味着农村人口公民素质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如此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二)学校农民身份教育掩盖了公民身份教育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和农村教育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学者指出:“制约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3]因此,人们提倡在农村中学阶段培养“新型农民”。当然,基于大部分农村中学生毕业后回家务农的现实考虑,在农村中学阶段开设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此一来,对于农村教育目标的关注点就从公民身份教育转向了农民身份教育。袁桂林教授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是培养农民,而应是培养合格公民[4]。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阶层概念,在当前中国,农民处于社会阶层底部,培养农民意味着教育的不平等。另外,农村中学开设的体现农村特色课程重点是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公民教育内容却少之又少。现代社会中,公民是社会个体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身份。公民只有首先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才能产生公民主体意识,并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缺乏对公民身份的认识,就不会产生相应的公民意识;同时还会模糊了公民身份与其他身份,最终迷失公民意识[5]。因此,基于我国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应进行重新反思。(三)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公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契机,例如各类课程中加强了公民教育的相应内容;注重培养公民参与能力与批判性思考能力;注重公民知识、态度、情感的综合培养等。但总体上,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停留在宏观学理层次的研究,微观层面的公民教育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切合我国国情及农村特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极其不完善,例如我国对于公民素质的要求,如何界定公民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边界等,适合农村学校公民教育实施的内容及方法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四)学校公共生活缺乏公共生活是指公民参与公共领域中的事物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生活应是一个民主社会的公民教育过程,是通过民主生活、民主参与来实践公民资格,培养良好公民的过程。因此,学校生活应是民主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具有公共生活的特征:学生享有平等地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享有受到同等尊重与关注的权利,学校信息和资源应平等地向所有学生公开。然而,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与科层化管理影响而弱化了公共生活。首先,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农村中小学缺乏公共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应试教育是一种选拔式的教育,面对的不是农村每一个学生,而是少数有望升学的尖子生;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公民素质无法得到提高。再者,农村教师公民素质不高,难以自觉有效地发挥公共生活的影响;上级对教师的评价仍以教学成绩为主,使得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参与班级和学校共同生活的时间无法保证;另外,农村生活相对于城市比较简单,农村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场所和机会有限。其次,科层化的学校管理限制了学生自由、平等地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除了教学外,学校公共生活有大量的可参与的领域。例如参与班务和校务管理、学生会组织的管理等。但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者缺少现代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上强调外在的控制和命令,注重行政主导。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机会少之又少。例如有学者调查发现,学生参与学生会或班干部选举或会议协商、决策等机会一年平均不到两次,学生会干部大多由学校指定;在公共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参与相关管理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学生参与公共生活形式单一,仍以主题班会为主,且说教色彩较浓,形式化严重,对于学生缺少吸引力[6]。

农村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对策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达50.32%,也就是说农村人口仍占多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教育为先,因而农村学校的公民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实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一)政策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由于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城市中心取向的教育政策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中小学的公民教育也因此未能得到质量上的有效保障。因此,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外,特别强调,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以此为契机,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农村中小学有望达到公民教育的既定目标。另外,政府有必要制定或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推进公民教育在全社会的实施。(二)学校建立完善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及公共生活在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自身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更难以期待农村中小学会有更大的作为。因此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公民教育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制定明确的公民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具体来讲,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鉴于农民公民意识缺失,参与公共生活能力较弱的现状,建构一套单独的公民教育课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步骤地进行公民知识、情感、行动的教育。同时注重发挥学校生活中隐性公民课程的影响,尤其注意民主环境的建设及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其次,保证公民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避免应试教育消极的干扰。从教育行政部门至学校的教育管理者,理应通过培训或自修形成正确的公民教育意识。并为学校师生创设民主文明的学校公共生活,通过建立民主制度,确保师生通过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锻炼公民实践能力,从而保证公民教育实施的时间与空间。再次,结合农村的特点并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开发出行之有效的本土公民课程及实施方案,同时以学校为中心向广大农村社会辐射,普及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技能。最后,培训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在提高其自身公民素质的同时,使其能够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在学校生活中实施有效的公民教育。(三)挖掘家庭的公民教育启蒙作用公民教育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终身教育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农村社区的资源,其中包括农村家庭。家庭则是公民生成的第一站,对公民素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也是农村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因此,农村学校应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成立家长委员会或其他家长组织,对家长进行公民知识、情感、行动的宣传,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通过家庭公民的教育,培养孩子理性地参与管理家庭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家庭、学校、农村社区形成普遍的公民教育网络。

本文作者:周冬梅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