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

时间:2022-04-25 02:49:28

导语:浅析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

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

1.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生态文明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源于市场体制本身不完善。具体从生态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来看,市场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一,生态环境资源由于产权不存在或不安全,导致人们的预期不足,引起广泛的短期行为;其二,生态环境资源没有形成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没有价格或价格偏低,使市场价格机制在发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上表现不出或不完善;最后,环境资源利用及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不确定性和短期计划会使人们在依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活动中,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和当代人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可能带来的不可逆后果,造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滞后。2.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目前,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于相当多的农村居民来说,“生态文明”仍然是一个并不热悉的词汇,生态文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错误的消费观念。比如说使用难以降解的一次性方便饭盒、使用污染严重的单冲程摩托车、使用廉价的含磷洗衣粉;受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至今还有砍伐林木用作炊事燃料的情况。另据权威统计机构的研究分析,超过1/3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65%的农民不了解青蛙、灰喜鹊等虫害天敌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知识,84%的农民超过规定标准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此外,农民环境保护法制观念薄弱也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宣传,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但部分农民和乡村干部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把被发达地区或者中心城区淘汰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盲目引进,允许城区产生的建筑、医疗等垃圾转运进入自己的山林和田地进行堆放、用来填河、填湖,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倾倒在本乡山林之中,未作任何无害化处理,随意露天堆放,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十分欠缺。3.生态环保管理体制不顺。中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构成,主要负责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乡镇一级普遍都没有设立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通常由一名副乡长分管,设一名兼职的环保管理员。随着中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土、规划等实行垂直管理以后,兼职的环保管理员名存实亡,乡镇及村组的环保工作陷入停顿,而各市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中心城区环境管理任务繁重,工作重心都以中心城区为主,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使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相对薄弱。这种城乡二元化环境管理格局尚未发生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另外,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乡镇可支配的收入有限,难以承担治理环境所需的工作经费。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多年来主要使用在城区内大型公用设施和大中型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上,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老企业污染治理方面,对郊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也局限在城乡结合部的环保项目上,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投入。加之国家和地方对城郊环境治理方面并无任何特殊优惠政策,导致郊区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或根本没有投入。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生产方式是影响生态环境能否持续得到保护的决定性因素。资源集约型的循环生产方式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力量;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则作用完全相反,有时还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上升和收入增长的目标驱动下,农村的化肥施用量正在逐年增加,化肥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化肥用量就占世界总用量的1/3强,位居世界之首。同时,中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是造成面源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1990年起,中国农药生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中国使用的农药中高毒农药品种仍占相当高的比重。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每年春夏之交,蔬菜生产进入病虫害高发季节,蔬菜用药次数增加,个别农户在蔬菜上使用禁用农药,违规使用限用农药,导致蔬菜农药残留检出超标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我省各地每年都有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引发的中毒事件,有些甚至导致了群体性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社会稳定。在盲目追求GDP的口号下,许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化工、造纸等企业,存城镇中难以立足,利用农村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和农民致富心切,纷纷下乡进村。因此,乡村企业多为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炼焦、炼磺和制苯等重污染行业。从企业本身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乡村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此外,中国乡村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哄而上,没有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呈现“多、小、散”的格局,布局不合理,不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目前,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对策思考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农民、农业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部分制造者。因此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要对症下药,针对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寻求综合对策。1.引导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探索农村生态观念的树立,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和农村干部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出路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生态环境概念纳入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长远目标。目前中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即小农生产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很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变革的时候。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3.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在现阶段,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依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履行职责。然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在一些官员眼中一直是发展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所谓政绩,一些地方以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数字,造成环境日趋恶化,人民的健康受到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一是城市各级环保部门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中心城区扩大、延伸到郊区乡镇。要将城市近郊及边远乡村地区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范围,确定郊区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目前环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各区环境管理机构,可建立直属市环保局的环保派出机构,对外来污染企业要从环保“三同时”管理上严格审批把关,防止污染转移。加强郊区农村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工作,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投诉、污染纠纷等事件要加大现场处理和督察力度。扩大城区环境监测的范围,掌握郊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治理的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二是还应考虑在理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坚决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地方行政领导责任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对本地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推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良好贡献,使辖区生态环境在任期内得到切实保护或者得到明显改善的行政领导,要给予应有的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志,要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流域、重点企业以及影响面大的污染要优先争取列入市、区治理计划。采用污染企业为主,市、区、乡镇适当补助的方式积极治理污染。并通过项目申报,向国家和省里争取环保资金,解决流域性污染问题。农村生态文明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社会稳定、加剧三农矛盾,从而严重妨碍与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多方面积极寻求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综合对策,既要求政府大力宣传,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也要加快农村居民认识上的进程,以实际行动落实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一个风光秀丽、宁静和谐、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作者:刘魏文工作单位:中共岳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