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3-08 11:38:36
导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上海要更加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性作用,以“人民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为重要价值评判标准,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强化内容创新、优化配送机制,做实镇级公共文化配送枢纽功能,打造一批“乡村文化大礼堂”,最终把文化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农民心头”。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总体要求,我们聚焦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赴宝山、松江、青浦、金山等区8个村进行实地调研,基本摸清了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效果显著
上海一直非常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2014年专门出台《公共文化向郊区配送》实施意见。随着各级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上海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三级配送网络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乡村文化氛围日益活跃,尤其是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乡风文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一是村民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满意。随着各镇、各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室)、书屋等标准化建设到位,村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调查显示,63.75%的村民对文化活动室表示满意,近5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去文化活动室,其中15.13%的人每天去活动室喝茶、聊天、看演出等。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加。2014年后,各镇、各村可在文化服务清单上,根据本村、本镇百姓需求直接下单购买服务。这一机制有效地把上海全市文化资源有序导入农村,一些镇村的优秀文化演出几乎完全依赖于“清单购买”,53.61%的农村受访者对此表示满意,62.97%的村民认为未来文化活动需求会越来越多地被满足。一些村民甚至异常兴奋地表示,“以往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戏曲演员,现在竟然能当面看到了”。三是培育涌现一批活跃的民间文化团队。在整体文化氛围的浸润下,在各镇村的积极扶持和培育下,上海乡村草根文化正在兴起,已涌现出一批“品牌”团队,或是跳广场舞,或是表演地方戏曲,或是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区域性文艺骨干力量,更激发带动了整个农村的文化活力。例如,金泽镇村民表演的传统地区戏剧“打连湘”,每逢重大节庆,都会走村串镇,出现在十里八乡社戏、庙会的舞台上,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粉丝”。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存三大问题
在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村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还有待提升,74.63%的被访村民闲暇时最常做的事情是看电视,16.6%最常做的事是搓麻将。总体来看,当前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供给内容、供给机制、供给对象等方面,还须进一步优化。(一)供给内容尚难以充分满足村民需求。在文化形式多样化、内容来源多元化的大趋势下,相对简单、初级的文化产品已不能满足上海村民的文化需求;他们与中心城区市民一样,热切期盼着优秀、丰富的文化产品。1.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仍然稀缺。村民们对“高水平演出”的期盼,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中心城区市民不同,上海农村地区的“高水平演出”主要靠“配送”,在当前文化配送清单中,高规格、高水准的活动总体上数量偏少,每个村民能够欣赏到的机会实在太少。某村党支部书记反映,观看了演出阵容全部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千手观音”后,乡亲们都说太震撼了,几十分钟的演出,他们回来念叨了3个多月。2.部分活动不符合农村特点、农民需求。农村文化有其内生特点,由于村民文化程度相对不高,老年人比重高,普遍偏好“锣鼓喧天、色彩明亮”的文艺形式,而现有的配送清单中,此类演出的内容占比相对不高。某镇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表示,一般配送的10个活动中,演出类的只有3个左右,其他都是展览、讲座。这些静态展览和需要一定知识储备的讲座,配送到农村后村民参与度并不高,部分活动甚至“反响平平、乏人问津”,要靠发放小礼品才能凑够人头数。同样,农家书屋也由于只有“静静展示的书报,缺乏有趣的读书活动”,利用率普遍偏低。3.能够“进村入户”的好节目不多。配送清单中,一些优秀节目对于场地要求比较高、演出规模比较大,往往只能在区里演出,最多到部分设施较好的镇里演出。这样一来,广大村民能够直接欣赏到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就更少。调查显示,超过80%的村民期待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演出,很多村民甚至表示,“舞台太大,演员样子都看不清”,就想着能“离得近一点,看得更清楚一点,听得更清晰一点”。(二)供给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现在上海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三级文化配送网络,覆盖到了农村地区,但是在实际配送过程中,部分体制机制还没有达到最优化,导致农村地区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资源。1.市级文化配送向农村地区供给倾斜力度不够。当前,市级层面提供给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同一张清单,两者要“公平”竞争所有节目。但是,上海居委会与村委会的比例大致为2.67∶1,即村民获得服务的概率其实相对较小。一位镇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反映,“每次下单要靠‘抢’,下手慢了就没有了。”考虑到村民获得市场提供低价文化产品的可能性更低,这样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实际上进一步拉开了城乡文化供给差距。2.财政配套政策忽略了农村特点,难以支撑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地区位置偏远,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群总量和比重相对较低,缺乏文化人才已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瓶颈。一是“文化人才”下乡难。上海在文化配送中,给予文化活动授课老师的标准是全市统一的每次200元,而到农村地区要舟车劳顿,一天只能去一个村,费时费力,所以一般老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授课。“同样是一节课拿200块钱,到黄浦区上课一天可以赶两场,到青浦来要花上一整天,没有人愿意来”。二是本地“文化人才”发挥作用难。对于乡村地区的公务员、教师以及相应事业单位中有一定文艺专长的人员,很多地方明文规定在基层授课、组织活动不能拿报酬,从而导致这样一支现成的文化队伍缺乏参与的积极性。3.供给数量的配置还有待优化。在三级文化配送体系中,主要是以镇为基准进行文化资源的配置,每个镇能得到相同数量的订单。但是,在实际调研中,部分基层干部反映,这一机制并未考虑到镇的规模大小和位置:一是镇辖村的数量不一,有的镇有30多个村,有的镇只有十几个甚至更少的村,配送活动总量都一样,村多的镇,每个村每年只能轮到1~2次活动。二是镇的区位不同,有些镇和村紧邻城区周边,其实已经是城市化区域,能够就近获得更多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而有的镇和村处于远郊区,村民大多只能依靠公共文化服务。(三)供给对象未实现全覆盖。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两类对象为主:即以老年人为主和以户籍人口为主,对其余人群的文化需求考虑较少。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不足,不仅导致部分群体未能享受到基本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共文化引导人、教育人的功能,弱化了公共文化推动基层治理、引领乡村振兴的功能。1.演出时间和内容选择上,工作和就学人群难以有效参与。一是多数文化活动选择在工作日,周末和晚上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群体,只能以老年人为主。二是这一情况又进一步影响、强化了公共文化活动的内容选择倾向,即大多以受老年人欢迎的滑稽戏、沪剧、地方戏为主。调查显示,老年人参与过公共文化活动的比重非常高,有些村几乎100%参与,而工作人群和就学人群参与比重就相对较少,有些人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身边有这样的公共文化活动。2.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关注不够。部分乡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有些乡村甚至出现人口比例“倒挂”。但是,村镇在安排公共文化服务时,基本没有征询、考虑过这一人群的需求,从而导致这一批人业余时间只有看“抖音”“直播”,玩“手游”“麻将”。
三、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上海要更加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性作用,按照“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指示要求,以“人民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为重要价值评判标准,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强化内容创新、优化配送机制,做实镇级公共文化配送枢纽功能,打造一批“乡村文化大礼堂”,最终把文化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农民心头”。(一)创新“供给内容”,为上海农村和农民精。心打造优秀文化作品上海要借助自身强大的文化创作创新能力,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为农村、为农民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优秀产品,充分发挥文化在农村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宣传、教育、引导、鼓舞的重要功能。1.在市级层次,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引导、鼓励戏剧学院、话剧院、沪剧院等全市一流的创作团队和优秀文艺创作者,深入上海乡村采风。一是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主题,创作一批讲述上海农村、农业、农民改革奋进,探索国际大都市农村发展的优秀作品,带领村民共忆峥嵘岁月,以契合新时代的精神状态踏上新征程。二是以“政策宣讲”为主题,将党和政府大政方针、惠民政策以及普法宣传等,从原来的展板、展览等静态展示创作转变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沪剧、小品、相声、舞蹈。三是以“科普宣传、破除迷信”为主题,积极将养生、健康、科学、农村致富等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创作各类小品、演出、快板、魔术节目,让广大农民更易理解和接受。2.在区级层次,要切实把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快改变“高水平文化配送基本依靠市级平台”的现状:一是把郊区电视台打造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要立足本区特色和特点,增加使用当地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鼓励创作更多“本地人讲、本地人演”的“本地故事”,突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功能。二是要积极选拔培育“草根文化团队”。各区要通过开展各类全区比赛和会演,积极发掘、培育有一定水平的农村草根文化表演团队,尤其是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演出形式,使其成为各区日常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供给者,其中优秀作品还可以向市级平台推荐,参与全市文化配送。3.在镇级层次,更加强调灵活性和本土性,确保各镇活动中心能够根据市、区两级配送数量,按比例提供更加本土化的文化活动。多策划更贴近本地民众需求、更具有时令特点的中小型活动:利用村委活动室、农家书屋等现有场地,针对本地农民,在农闲时节可以召开乡村运动会;针对家庭主妇,开展厨艺品鉴、插花、剪纸、印染等活动;针对有青少年的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绘画、手工等活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社交娱乐主题活动,使文化活动实现农村地区老中青三代、本地人与外来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改革“供给机制”,进一步放大文化服务效应。1.以镇文化活动中心为核心枢纽,全面盘活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为了更有序、更合理地分配文化资源,需要在镇一级设立文化资源的“整合分拨中心”:一是科学、合理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市、区两级的文化资源按照一定比例统一集中到镇文化活动中心,镇文化活动中心根据“哪个村缺老师,哪个村缺场地,哪个村缺表演”,进行合理调配。尤其要注重工作日和周末的分配,让工作年龄段人群也能更多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二是要进行文化资源的整合,放大资源效应。各镇文化服务中心要把市级、区级配送的节目进行合理组合,再搭配本镇、本村的节目,形成“一台晚会、一台戏”集中进村。2.推动“村文化活动室”转型升级成为“文化大礼堂”。有关部门要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视角下重新审视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将公共文化服务的配送机制与社会治理机制结合起来,放大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治理功能。为此,可以借鉴浙江“农村文化礼堂”,选择文化特色鲜明、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行政村,打造一批集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教育培训、文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活动室,充分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功能,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人们内心向往、精神寄托的一个场所。3.优化配送机制,实现“量体裁衣、精准配送”。一是精心打造“乡村专供”的文化服务清单,大比例增加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如锣鼓喧天的文艺演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相声小品、活泼互动的艺术导赏、独具风味的特色活动。二是根据常住人口合理确定供给数量。根据每个镇的常住人口、行政村数量确定合理的配送场次,对于部分常住人口较少的“空心村”可以适当合并,确保每个村1~2个月就能享受到一次配送的文化演出服务,其中在重要节庆,如中秋、春节、元宵等,要能够为村民提供相应的“村晚”。三是打造上海农村公共文化的“乌兰牧骑”,创作接地气的小型文艺节目,以“小分队”形式更好地深入农村,走村串户,成为活跃在农村大舞台的“宣传队、播种机和战斗队”。(三)加强“供给配套”,提供资金与人力保障。1.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一是针对远郊地区,文化服务补贴资金应有特殊政策,远郊地区购买文化服务的标准应适当高于中心城区,以鼓励更多的优秀团队、优秀老师进村提供文化服务。二是对于财政资金扶持的院团、行业协会、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可以要求其每年必须到远郊地区提供一定数量的文化服务。市属的交响乐团、京剧院、昆剧院等,每年都要制定入村演出计划。三是加强对优秀文化作品的购买力度。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上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应当适度加强资金扶持,通过财政购买资金撬动文化创作团队的积极性,提供更多适合上海农村演出的优秀作品。2.进一步鼓励多元参与。一是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除了宣传和文化部门之外,更要统筹各级文联、妇联以及共青团等团体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向农村配送优秀文化服务。二是积极利用各类民间庆祝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在村民结婚、祝寿等庆祝活动时,邀请民间文艺团体助兴是乡村重要民俗,村委会要合理引导将“大吃大喝的酒席宴请”改成“请大家看戏、看演出”。三是鼓励文化类社会组织进村提供文化帮扶,梳理本村的文化特点、村民的兴趣偏好,为村民策划相应的文化活动。3.打造乡村文化主力军。除了市级、区级文化配送外,还应当着力激发乡村本土文化内生活力。鼓励当地有吹、拉、弹、唱、演、书、画等一技之长的人士作为“文化带头人”,鼓励其建立小型工作室或聘请其担任课程老师,提升其对当地文化的带动影响力。对于有潜力的个人或团队,应当积极扶持,给予其资源、平台支持,帮助其打造特色品牌。鼓励当地公务员、学校老师等带头提供文化志愿服务,带动家庭、社区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建设,并给予这些人合理的荣誉和报酬。
作者:吴苏贵 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上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 下一篇:农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