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体系构建
时间:2022-10-18 03:56:51
导语: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体系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规模逐渐扩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振兴农村发展更是地方高职院校应承担的职责。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农村电商;发展体系构建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农村发展电商是转变农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农村电商取得突破性发展,有利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电商的兴起是电商行业的重要发展领域,可以有效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农村电商缺少人才,并且存在不足。因此,探究地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体系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全国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比例逐年增加,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结合数据调查分析得知: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定位与当今社会的需求与企业需求向违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课堂体系和教学内容不相符。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不能准确定位,相关课程指向性不足,课堂的传授内容落后于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问题,年轻教师所占比重大,单师型教师过多,骨干教师没有形成完整的团队,没有建立教师培训的体系,缺少稳定的兼职教师。③学校没有充分地利用实训基地,学校投入的建设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操作的要求。2017年中央文件中多次提到农村电商,文件中更是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具体表述,同时首次提出把农村电子商务放入国家战略体系。
2、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构建存在的不足
农村开始推行电商以来,整体发展迅猛,各项指标都呈上升趋势,出现各种创新,最重要的是农村电商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深入分析电商的内在,现阶段的农村电商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行业的许多环节都不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薄弱。2.1电子商务人才对农村经营认识不足。当前我国地方高职院校主要以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偏向电子商务技术的培养,例如:网站设计、网站维护以及网站维护等;二是偏向电子商务活动的培养。比如:网络贸易、网络客服和网络营销等方面的培养。在两种方面的电子商务培养中,主要强调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脱离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对象。学生从事某一行业要对相关行业进行培训,高职院校这种模式培养人才的结果是对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认识不全面。很多学生不了解农业经营的基本特点,不能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而不能合理对农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2.2大学生投身农村意愿不强。现在很多地方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都是九零后,他们没有和农业有过接触。通常情况下,农村长大的学生不愿意回农村就业,城镇的学生不愿意投身农村。所以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人才稀缺,同时在相关政策下不能及时找到解决方法。2.3地方高职院校不重视农村电商人才。我国农村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人才缺口的情况,在未来电子商务转向农村的背景下,这种问题会更加严重。很多学校在培养电商人才时,很少有院校把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培养目标。大部分高职院校不愿意把电子商务的人才与农村电商衔接,只有少数院校增设与农业有关的电子商务课程,培养农业人员的电子商务技能。其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在考虑就业和招生时,不愿意把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定位在服务农村的平台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农村电商的人才培养与农村电商的市场需求存在很大的落差。2.4地方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中,师资力量薄弱,具体表现为电子商务相关的教师担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的工作,大都是与农业相关教师接受电子商务的培训后,再担任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作。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电子商务的教师缺少专业的技能与知识,没有具体的专业培训,也没法提供完整商务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造成重大缺口的原因之一。
3、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具体策略
3.1校企合作。在电子商务培养人才的环境中,主要是以政府机构作为代表的社农的关系圈,以及企业为主的社农的关系圈。在两种关系圈中,一直存在缺少效益、效率低下和培养对象不明确的问题。高职院校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三者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校和企业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同时具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经验。通过高职院校理顺各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协同发展,不断创新。可以利用四方联动的机制,把农村之间的电商圈经济体比作生态圈进行建设,做到进一步优化农村电商的服务系统,主要是在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形成服务电商区域内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主体的最终目标。企业、农村、社会三者共同合作,从而实现农村电商生态圈的内部自我供给、自我监督管理,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3.2实行现代学徒制。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革新的主要内容还停留在课程改革上,对很多学生来说,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改变,还在课程的设立、课程的标准和课程内容进行引导。专业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内容,但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发生根本变化。地方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可以引进现代学徒制,以准确地建立适合区域电商人才培养的模式。学徒制主要是以高职院校和企业为双主体,双方共同开展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工作,同时也是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传统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双主体的确立,可以让企业融入学校电子商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源头实现专业课程和产业的直接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编纂的衔接、岗位和职责的对接、教学和实践的对接。学生上课的过程就是实践上岗,大大地提高电商培养人才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通过现代学徒制度,让电商人才的培养范围缩小,岗位更具针对性和市场需要,让学徒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求相契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推动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和工作分工。3.3农村建立电商实习基地。校、企、农、社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度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主要是明确培养人才模式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更要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社会实践,没有良好的实践环境,现代学徒制是不能落实的。地方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农村电商实训基地,学生通过校内的实践场所,对农业方面的产业进行熟悉操作,让企业落实农村电子商务培养人才。校内的实训是其中一部分,培养区域农村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离不开校外农村电子商务基地的建立。校、企、农、社的共同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走进来,更要求高职学校走出去,把农村电子商务的基地建设在校外,建设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中,同时要把实践基地尽快落实在城镇化转型升级中。建设电子商务的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的培养过程与生产环境相适应,才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项目和资源,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3.4双目标、双渠道培养模式。双目标是农村电子商务人员的主要两种来源:①农村原有的从业人员转移到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②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相关的学生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活动。两种来源人群的背景不同,专业知识和必备技能结构也不相符,培养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要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1)针对农村原有的农业相关人员。对农村原有的从事农业相关人员来说,他们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的经验,对农业的发展十分熟悉,对最终的农产品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但这部分人员不熟悉电子商务,不知道如何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营销等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把重点放在如何把电子商务放在项目中,从而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原有农业相关人员目标设定现实,贴近实际生活,实际生产。采用电子商务指导农产品的加工,使农产品更标准化;电子商务可以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开展网络销售。2)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原有农村电子商务的人员,可以让他们接触到系统的电子商务教育,具备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掌握电子商务实践操作能力。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知道如何在农村电商中开展生产、经营;知道如何利用电子商务知识与顾客更便捷地沟通。但是他们欠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认识和了解,对农产品认识不全面。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对项目的认知需求超过电子商务的技能。因此,学生要在认识、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农产品的主要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农村电商活动,从而推动农业的生产,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3)双渠道模式。根据不同的群体,必须制定不同的方案,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效果。所以针对农村原有的农产品人员要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信息活动,高职院校的农村电子商务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农村原有农产品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板块化的,所以提供培训的方法最佳。培养的形式可以包括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培训的地点可以是校内集中培训和当地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是讲座性和实操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培养方面和全日制高职学生相同,一般采用校内接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辅助走进农村学习和实践。地方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是提供农村电商人才的主要渠道,具备农村电商专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将会成为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成员。
综上所述,实现农村电商的发展,改变农村电商的培养人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振兴农村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依托电商模式,走向现代化生产销售模式。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要研究和分析市场的发展,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保障。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对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人才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原因,但可以为农村电商提供专业化的运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铨,谢蓉.审计视角下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8(12):46-47.
[2]王万川,钱俊,潘毅.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农村电商人才有效供给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5):17-20.
[3]覃聪.供给侧改革下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探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03):49-51.
[4]魏杰羽.农村电商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2):157-158.
[5]雷兵,钟镇.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共生关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7,17(11):1-7+49.
[6]朱琳娜.新时代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挑战——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165-166+168.
[7]赖玲玲.高职院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价值网的协同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05):20-24.
作者:李海莉 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合同管理研究
- 下一篇: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