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媒体服务农村社会新实践

时间:2022-02-22 03:19:26

导语:基层媒体服务农村社会新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层媒体服务农村社会新实践

“文艺走基层”是嵊州广电2011年推出的一档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的自办电视文艺节目,每年策划不同的主题系列活动,迄今已坚持8年。这一栏目因其正能量、接地气,曾得到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典型,栏目和作品曾多次获奖。新的时代背景下,“文艺走基层”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依托“嵊州村嫂”志愿服务公益主题举办的“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系列电视巡演活动,已经成为“走基层”节目最具活力的新板块。栏目因为更加贴近农村需求、凝聚农村人气而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有力地提升了“嵊州村嫂”主题活动的知名度和活跃度,为“嵊州村嫂”获评全国百个最美志愿服务组织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十大创新项目作出了贡献。2018年,栏目也获评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活动政府奖。这是嵊州广电“文艺走基层”电视巡演活动多年来探索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创新。

抱团助困:让民心“聚”起来

“村嫂”源起于嵊州乡村“守望相助”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引导、推广、提升,“嵊州村嫂”以星火燎原之势,从“风景”变成“风尚”,数百支“村嫂”志愿服务队伍覆盖了全市各个乡镇(街道)的绝大部分行政村和社区,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是为了弘扬“嵊州村嫂”志愿服务精神,反映扶贫帮困的公益主题,嵊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了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慈善总会等单位,结合“文艺走基层”电视专栏推出了“村嫂助乡邻”对农系列活动,以“文艺+公益+村嫂+活动”的形式,在全市分六大片区展开巡回活动,通过组织各片区所属乡镇(街道)“村嫂”广电\RADIO&TELEVISION现场文艺表演和爱心企业商品义卖、贫困家庭帮扶结对等活动,凝聚人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村嫂”和爱心人士主动参与。整个“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电视对农活动系列贯穿全年,共计组织6场巡演义卖活动和1场全市性表彰晚会,受众遍及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光参加演出的“文艺村嫂”就达上千人次,现场观众更是不计其数,最终,全部商品义卖所得款项均捐助给了各乡镇(街道)数十个有代表性的困难家庭。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一年来,“村嫂”活动在当地凝聚起了极高的人气。如“走进金庭”活动期间,由“创业村嫂”创办经营的四家爱心企业,各自组织工作人员带着桃形李、月饼、鲜银耳、杏鲍菇、海鲜菇、丝巾等上千份产品在现场设摊义卖,活动现场人潮涌动,从金庭镇及周边的黄泽镇、北漳镇等地慕名前来的数百名身穿红马甲的村嫂和当地群众一起,纷纷解囊购买义卖商品。不到一个小时,就筹到了上万元义卖款,随后在举行以“村嫂”为主角的文艺演出期间由主持人向观众现场公布了义卖结果,演出结束后,节目组又专门组织参与活动的爱心企业代表,亲自上门把善款送到经过提前申报遴选的当地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让受助者既惊喜又感动。又如在崇仁古镇组织举办“古镇新韵”活动期间,通过公益美食汇、花灯会和主题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更是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下午到晚上,除了成千上万的群众来到现场观看,通过“嵊州新闻”手机微信直播平台围观互动的各地群众更是达到20万人次,在微信平台上留言、点赞就达数千人次,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文娱互动:让农民“乐”起来

“文艺+村嫂”对农活动,以公益的主题、活动的形式、文艺的载体、新闻的内涵,深入基层开展“走转改”实践,凸显了一个“走”字,充分体现了活动和节目的贴近性和娱乐性。“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电视巡演活动以“流动舞台”的方式,把各乡镇(街道)通过各种演出比赛活动涌现出来的优秀文艺“村嫂”作为骨干组成文艺志愿服务队,陆续走进各大片区与当地的志愿“村嫂”展开联欢互动,借助农村文化礼堂和村舍、田野、大坝等天然“背景”,因地制宜设置个性化舞台,编排富有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出,中间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穿插现场竞技游戏,开展“抓榨面、掂斤量”“现做小笼包”“手折茶叶袋”等趣味盎然的活动和各种有奖知识问答,一系列接地气的互动活动的开展,引得现场掌声阵阵、笑声连连,气氛异常活跃,让广大“村嫂”和现场村民观众真正乐在其中。作为万年文化的起源、千年诗路的驿站、百年越剧的摇篮,嵊州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蜚声中外,其中有很多被列入了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越剧、吹打、目连戏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劳作之余,越来越多的“村嫂”,更乐意于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和集体娱乐活动中来,自发组建起各种吹打乐队、舞狮舞龙队、排舞队、腰鼓队、戏迷俱乐部等等,嵊州市广播电视台因势利导,以“文艺走基层”活动和节目为载体,通过“越剧票友大赛”“家庭方言电视大赛”“千村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比赛活动,把散布在各地的优秀文艺“村嫂”纳入到自己的“演艺人才库”,搭建草根才艺展示平台,打造“草根明星”,充分调动文艺“村嫂”这支嵊州乡村文化主力军的积极性,为广大农村居民献上可口入味的“精神食粮”,有的“村嫂”文艺节目如《美丽村嫂美心灵》等还在巡演活动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晚会上演出。每一次对农活动的现场,就是一个“移动演播室”,一场活动下来,就是一期完整的电视文艺节目,正是作为农村家庭主角的“村嫂”的参与,让电视对农活动既汇聚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又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真正接上了“地气”。

现场直播:让新闻“活”起来

“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对农活动的特色在于: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公益品牌,“走”出演播室,“走”进农村基层,制作电视文艺节目,通过活动让新闻真正“活”起来。记得在“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走进三界片区开展活动期间,编导人员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偶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当地有一位出了名的孝女,在她小时候,做水产生意的母亲因一场车祸高位瘫痪,父亲又突发重病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之下,家里一贫如洗,为了完成学业,又能随时照顾母亲,倔强、懂事的她毅然作出了“背着妈妈去上学”的选择,在当时被传为佳话。后来工作之后,因为担心无法随时为母亲按摩换药、料理吃喝拉撒,她又辞掉工作,一心一意在家照看母亲,为此,好不容易结成的一门亲事不得不忍痛分手。当时,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母女俩就靠着母亲每个月几百元的居家安养费和低保补助金勉强度日。当地“村嫂”志愿服务队了解到她家的困难后,主动上门帮助,但一时之间还是无法彻底解决母女俩的生活困境。节目组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在巡演活动中编排节目进行宣传,很快,2家微商企业老总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节目组,为这位悉心照顾瘫痪母亲20余年“不离家”的孝女安排了不出家门就可自谋生路的微店岗位,彻底解决了母女俩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后来,这位孝女为了回报社会,主动要求加入村里的“村嫂”志愿服务队,为邻里乡亲义务传授卧床病人的护理经验。该新闻通过各级媒体广为传播,并引起了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的关注,一时传为美谈。按照传统的模式,广播电视服务基层主要是通过开办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与受众进行沟通,尤其是电视文艺节目,一般都是在演播室内组织编排、拍摄、制作,无形之中与观众产生了“距离感”。而“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对农活动直接把演播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村嫂”们既是舞台的节目主角,又是现场的观众主体,她们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和身上那种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人格魅力,通过电视节目得到了及时的传递和弘扬,使原本生硬的新闻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几年来,“文艺走基层”电视巡演活动,从原先的“一个主持人、两台摄像机、三五个工作人员、十多位演员”的文艺小分队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逐渐发展成为目前的“文艺+”新模式,即以文艺演出为载体,结合不同的公益主题,走进基层开展现场活动。基层的需求是《文艺走基层》活动萌发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探索电视文艺新样式、对农活动新载体以及推动地方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我们重任在肩,希望在前。

作者:朱莉新 谢文杰 娄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