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要求

时间:2022-11-21 03:09:42

导语: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要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要求

摘要: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明确现代农业发展下的社会化服务发展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认为青海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应以机制创新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推广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依托,以金融服务为保障,将成为现代农业条件下青海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青海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青海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以发展多种形式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增强农业社会服务能力为保障,更加注重农业服务机制创新,更加注重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更加注重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农业与牧业循环,规模经营与品牌效益兼得,农业社会服务与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一、青海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不断衍生新的服务内容,它通过对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服务方式的不断转变,可有效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水平。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尚未理顺。青海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以及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体制是政府管理,层层上报,分级管理制度。政府所在地往往设在城市,对相关农业服务具体运行缺乏深入了解,致使工作经常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实施相关配套措施;二是对于经营性的农业服务机构来说,其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化的体制下,易为了逐利展开恶性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服务所要达到的效果。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青海省的农技推广体系为“一主多元”,一主为官办农技推广机构,多元则包括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涉农企业、农业协会、合作社等。从实践来看,政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协调职能,多元组织机构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及效益最大化,省、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与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两张皮”现象突出,基层推广体系布局分散,业务能力弱,效率低下。3、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弱化。由于青海本地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利润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加上在农村金融组织服务现代农业中,存在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单一、缺乏竞争力,涉农贷款产品与农村资金需求不匹配,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抵押难,农村信用环境差,民间借贷监管不力等问题,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缩减,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弱化。

二、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新要求

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就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畜产品供给质量为主要目标,以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为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结合青海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化社会服务应紧跟形势顺时而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结合点。1、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加快农业服务的机制创新建设相结合,提高现代农业服务水平。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要增强农技推广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就是破解以往传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污染、投入产出比率低等发展难题,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服务的机制创新建设,政府应精简农业服务机构,逐步防止农业服务管理的越位、缺位、错位,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政策落实力度,使农民享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大力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与帮扶机制建设,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2、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发展新理念与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优秀农技人才培养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有特色的青海现代农业,应充分汇集各方服务主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使农牧民深入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方面,要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研投入体系,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深入开展农技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技的认知水平。3、把推动农业结构性调整,新兴业态打造与促进农业服务供求平衡,满足多元化需求相结合。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要打造休闲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草地生态畜牧业等新兴业态,开发农牧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多种功能,推动农牧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农业结构性调整对原有农业服务提出了多元化需求,适应青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服务就要不断满足新兴业态的需求。首先,农业服务部门应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加省内外农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拓展新兴市场。其次,应向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农产品供求原理及农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帮助农民了解农产品市场的运行状况及正确地做出生产决策。最后,经营性的服务机构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内容及服务种类,增加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力求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以满足农业服务多样化的需求。4、把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与增强农业金融服务相结合,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新平台。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方面,可以通过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其采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如加强与农业合作社的沟通,引导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订单、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科学、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适度规模户+农牧户”经营体系,实现深度融合,共享发展成果。在增强农业金融服务方面,可以通过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促进新型、微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强化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开辟“绿色通道”,适当增加涉农涉牧贷款规模和资金。此外,要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三、结语

提升青海省现代农业服务水平,应立足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明晰农业服务中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加快农业服务的机制创新建设相结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结构性调整。采用多种农业发展新模式,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等新理念,打造农业发展新兴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达到发展青海特色现代农牧业,提升现代农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岩、窦艳芬、裴育希: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5).

[2]何琳纯: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创新发展策略[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10).

[3]赵美玲、马明冲: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3(5).

[4]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Z].青政办〔2015〕229号.

作者:侯相旭 石鹏娟 刘海斌 单位:青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