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探索

时间:2022-11-22 03:24:10

导语: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探索

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地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地方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据[1]。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高校基本职能之一。广西是农业大省区,我校是广西唯一涉农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经费主要由本省区财政支持,理应承担起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2014年起,学校基于提高本校创新能力和服务效能的目标,紧紧依托“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这个平台,围绕广西区域的特色产业,新建了一批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加强了校地合作,并正在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以地方高校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1推进基地建设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实践

服务体系建设被视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主要内容[2]。在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和本区域发展的创新需求驱动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接了相关地市及其下一级的农业相关部门,按照《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展开了新农村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打造多功能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布局分布式的服务站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并为地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1.1以联合打造多功能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为纽带,深化和丰富校地战略合作内涵。我校拥有多学科的优势和明显的区域特色,农业学科建设历史悠久,涉农专业全面,服务新农村有很大的潜能。学校早已积累了一定的校地合作经验,在原有基础上,以新农村发展研究为平台,与多地签订了共建多功能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协议,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校地战略合作内涵,提升了校地合作工作实效。例如,学校本着“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良庆区农林水利局签署了共建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协议。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力量对良庆区农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趋势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对良庆区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战略研究,并针对良庆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支持和攻关行动,其中良庆区南晓镇先期示范水肥药一体化种植节瓜新品种项目已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积极认可,辐射带动效益明显。目前,正在协助良庆区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在新农村整体规划、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构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区域中心,为基地范围内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便利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供销、土地流转等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在线咨询、电子商务等全方位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加强了良庆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深化了双方人才培养工作,依托示范基地,学校不仅着力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为良庆区培养和培训了一批区域基层干部、企业骨干和农民、农村技术能手及致富能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构建科技人员、大学生和区内有志于现代农业发展人士的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其通过独资、合资、入股、承包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农民或农业合作组织等联合创业,形成利益共同体。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投入基地建设后,集农业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人才培训、农技服务和学生实习创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将会促进良庆区的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1.2以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广西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亟待科学技术的支撑来实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精心整合学校丰富农业科技资源,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地方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在与百色市农业局共建田七特色产业基地过程中,学校特别组建了科研团队,经常派遣专家到现场指导,已将避雨栽培、通风型遮荫棚、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生态调控等技术成果推广于当地田七种植。目前,示范基地面积已超20hm2(300亩),辐射推广面积上千亩,创造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油茶是贫困县那坡的优势特色产业,现有的6000多hm2(9万多亩)油茶林因管理粗放,产量极低,效益不佳。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先在达腊村实施了百亩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建设,该项目先期投入近4万元,已完成高接换冠1hm2(15亩),并培训熟练嫁接工指导村民改造6.7hm2(100亩),已辐射推广6个贫困村的低产油茶林近200hm2(3000亩)。改造后油茶的丰产期可维持50a,每亩一年可采摘生茶果1000kg以上,出产茶油40kg以上,仅此一项就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为培育好油茶产业,同时该项目还将成为那坡县高产油茶的采穗圃,将为那坡县其他乡镇提供优质的高产油茶接穗。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现已建成为一个技术改造精良、经济效益明显的示范基地,并正在努力建设成为百色地区的技术改造示范基地、高产油茶的采穗圃以及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1.3以部署村镇分布式服务站为路径,构建贫困地区多元化公益性推广服务平台。为及时掌握和满足广西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涉农学院2015年和2016年都派出科技特派员近120人去农村生产第一线面对面指导,为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另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动与学校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对接,依托村镇布局8个分布式服务站,主要分布在百色那坡、巴马等扶贫点,并派出科技特派员和相关专家为各服务站带去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例如,指导那坡县城厢镇口角村村民种桑养蚕,打破了当地村民不敢养蚕、不会养蚕的陈旧观念;在者仲村建立标准化示范养牛基地,选择优良牛种,开始着力发展高效肉牛养殖产业;在念头村示范种植黑灵芝,带动了一大批农民积极参与,并与公司合作开始试验种植;在巩固山豆根等中草药原有产业基础上,逐步投入资金在百林村建设牛大力苗示范种植基地,为那坡大力发展地道中草药种植产业奠定了基础。另外,在分布式服务站构建过程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组织当地农民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从种植管理技术到销售渠道都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服务,力争构建完善的贫困地区多元化公益性推广服务平台。

2从基地建设实践工作审视地方高校发挥的社会服务功能

依托地方高校教学和科研资源进行的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在提供科技服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引领地方经济和文化等几个方面彰显地方高校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2.1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展现地方高校的科技服务功能。新农村服务基地搭起了地方高校成果转化与地方科技需求之间的桥梁,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3]。由于多数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校内课堂教学与实验室科学研究,他们的科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需要学校科技成果推广管理部门和校外相关中介的服务才能顺利完成。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推介乏力,难以及时获取和掌握详细的科研成果供需信息,科研成果被闲置现象是大多数教师的心病[4]。由于农作物生长受地域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环境影响显著,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还受到地域的制约,基于本地域环境下完成的农业科研成果很适合在本地域推广。地方高校教师依托新农村建设基地获取当地农业技术需求资源,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当地农民,在服务互动过程中提升了农民对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认识和接纳程度,使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在基地建设中直接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基地为本校教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承担了载体功能,从而充分展现了地方高校科技服务魅力。2.2培养多样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凸显地方高校教育服务功能。[5]为本区域新农村服务提供充足、技能过硬、乐于务“农”的多样化人才是地方高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根本、最直接的社会功能。农业科学实际上是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其发展离不开众多学科的支撑,农村实用人才包括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多科优势为培养了多样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创造了条件,新农村服务基地建设则为本校学生到新农村服务及实践创造了机会。[6-7]学校不仅安排学生到基地实习,还有部分学生主动到基地去为农民服务,为掌握服务农村的实用技术打下良好基础,也了解了农民、农情,植入了到基层一线工作服务三农的理念。同时,直接面向农民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及面对面的技术传授,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具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管理等实用性技术复合型人才或专业人才,在当地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2.3推动地方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地方高校促进经济发展功能。[8]地方高校在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主动研究和适应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走势和需求,立足区域,强化特色,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龙头作用,全方位为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寻找途径和方向,提供了多元化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服务。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校地双方良性互动和协同规划,地方高校新技术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壮大了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优化地方产业结构。随着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农村经济结构也逐步得到改良,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2.4弘扬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9-10]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大学有引领社会的责任,应如灯塔一样照亮社会前行,成为唤醒民众聪智的明灯。教师在基地服务工作过程中,给农村传播科学技术同时也植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物质文化,为乡村播种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意识,促使农民集脱贫致富的思想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上,强化了村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价值观,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了地方高校教育科学文化,引领当地民众在文明和野蛮、高尚和媚俗、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好地体现了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11]。

3制约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要素及成因

3.1建设经费短缺,投入不足。经费短缺影响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地方经济不发达,地方高校经费筹措能力相对较弱,校内和校外能投入的经费有限,制约了地方高校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让服务的区域受限。自带科研课题去基地工作的教师往往在用完经费后无法得到后续支持,在基地的工作可能就告一段落了。经费不足还导致学生在基地服务和实习实践的时间缩短,削弱了实习效果。因为经费紧张,推进新技术时要购买的新设备难以及时到位,基础设施的建造计划滞后或搁置,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试验。教育培训因为资金缺乏进展缓慢,覆盖面小,成效有限。3.2服务队伍变动大,积极性不高。尽管多数教师对肩负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重任认识充分,但因激励机制不健全,到基地从事教学科研的专家教授积极性不高,人员经常变动,去基地服务的专家队伍并不稳定。当下,在基地工作的教师经常受经费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制约,学校对农业推广成果及奖励关注不够,认可度不高。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评定还是着重考虑科研论文和项目经费,教师在基地工作的实践和农业推广成果没有被视为重要支撑材料,故教师到基地工作的热情不高,在基地工作的责任感不强,教师普遍认为在基地长期从事服务工作难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所以很多教师在基地工作时间不长,服务队伍缺乏稳定性。3.3校地管理协同性差,服务机制不完善。有效沟通是地方高校了解和引导地方农企及生产经营者服务需求的基础,因而基地建设及服务工作需要与当地农民形成良性的沟通互动机制。长期以来,当地政府为深化“三农”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显然比高校更明晰当地农民需求、地方习惯和禁忌,在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时具有良好的优势。在基地建设推进过程,虽然已有地方政府介入,但校地双方没有建立共同管理工作制度,尚未形成良好的沟通、协同管理服务机制,影响了基地建设工作的推进。3.4服务能力亟待提升,服务成效不显著。人力资源是高校新农村服务基地取得实效的关键。由于经费不足、激励措施不力、管理手段欠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参与基地建设的教师范围不够广泛,教师很难在基地持续工作较长时间,对基地建设研究不深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因而基地服务团队的整体能力有限,基地能提供服务的范围、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取得显著的服务成效。

4提高和彰显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策略

4.1加快基础建设经费投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2]因经费制约,基地的技术产品及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农民的切实需求,对基地建设的进度影响很大,相关的基础服务设施不能及时到位已成为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主要瓶颈。多数地方高校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政府投入和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且往年的“科技下乡”服务活动都存在短期性和单一性缺陷。如果基地每年没有固定经费持续投入,用于服务的基础设施都无法维修和添加,基地建设服务活动则难以保持持续性和多元化,从而制约地方高校服务能力发挥。为此,地方高校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基础建设的投入经费,并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一方面,要做好预算,设立基地建设专项经费,保证每年有稳定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制定适切的优惠政策来促进校企、校地合作,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高校要鼓励基地专家教授们依托基地建设开展与政府、企业之间项目合作,不断拓宽基地建设筹资渠道。同时,要科学管理基地建设经费,规范经费使用情况,杜绝浪费和滥用财力、物力现象,切实提高基地建设经费使用效益。4.2强化激励措施,提高教师投身基地建设工作的热情[13]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基地已成功地实现了与农村的直接对接,在研发和推广新农技、对村民多元化的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主要来自基地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基层一线基地的工作环境相当艰苦,没有合理的激励措施很难吸引教师投身于基地建设工作。地方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激发广大教师到基地工作的欲望,提高教师投身基地建设的工作热情。(1)以科研项目经费吸引教师投身基地建设工作兴趣。教师的科研热情一般都很高,地方高校的科研资源有限,青年教师经常苦于经费不足无法进行更多的科研工作,资历深厚的教师也不一定长期有经费维持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科研能力提升和科研活动的持续性,地方高校如能以科研项目形式安排专项经费吸引教师投身基地建设工作,效果应会相当明显。(2)用经济激励稳定基地建设工作教师队伍。有经济做后盾,能稳定和巩固基地建设工作教师队伍。物质生活条件没有后顾之忧,教师才能致力于基地的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地方高校要重视在基地工作教师的经济激励,从工作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于物质生活条件上力求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以此保证他们的能长期专注于基地建设工作,从而稳定基地建设工作的教师队伍。(3)运用职称激励激发教师投身基地建设工作的内生动力。在人们心中,职称高低与学术水平高低正相关,高校教师都相当关注来自学术水平的荣誉感,故教师对职称评聘工作极度重视。科研项目和论文成果仍是当下高校职称晋升评审的主要支撑材料,到基地从事新农村建设服务和农业成果推广工作的老师实践成果,在职称评定中的作用不显著,削弱了教师投身基地建设工作的内生动力。学校应重新审视职称评审标准,合理承认在基地工作教师的实践成果,增加他们职称晋升优势,使职称评审机制成为教师到基地工作的动力机制。(4)以赏识激励增加教师投身基地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赏识激励重在及时认可基地建设教师的工作成果。对教师在基地获得的成绩,学校要通过校园网络、表彰大会等有效途径大力宣传,及时表扬和奖励,增加教师的荣誉感。教师的需求因社会环境、条件变化和自身成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高职称、高水平的专家教授,经济收入较高,经济激励和职称激励已对他们说也许意义不大,声望、尊敬及社会认同更可能铸就他们工作的动力。因赏识激励集聚教师成就感后,会强化教师因为担当和责任而获益的感受,进而提升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5)以监督激励提升参与基地建设教师的工作绩效。监督激励虽然是一种强制性行为,但可以促使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自身的行为后果。所以,地方高校要尽快从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评价制度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规章制度,提醒基地建设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合理地规范和约束个人的自身行为,从而保证和提升他们在基地建设的工作绩效。4.3组建校地协同服务机制,优化管理组织的协调功能。(1)基地服务农村建设渠道的通畅,亟需当地政府的参与。校地协同组织管理,共建起协同服务的机制和平台,是促进基地各项服务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的有效举措[14]。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同时承担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农”的任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力求能借助社会资源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希望能促进学校产出更多实用性和创新型的科研成果,加速教师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地方政府希望从基地提供的服务能为当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达到既定的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增效目标。校地应就双方的目标愿景,协同双方的发展目标,组建校地协同服务机制,优化管理组织的协调功能,消除两个管理主体之间的壁垒和摩擦,保持服务渠道畅通无阻。(2)寻求共赢基础,协同制定管理制度[15]。依靠情感来维系校地双方对基地的服务管理工作,难以长期保证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因此,合作主体间的职责、权力、义务必须要靠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来明晰。校地要夯实双方共赢的基础,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制定以分工合作的管理条例,明确管理双方主体在各项服务任务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现象,确保多元化、深层次、交互性的服务工作高效开展,从而提升服务质量[16]。(3)加强有效沟通,提升工作成效[17]。有效沟通是校地之间传达准确信息,增加双方感情,消除误解分歧,达成彼此共识的过程。由于校地双方体制不同,学校和地方之间文化差异明显,对基地服务的管理模式也存在不同的见解。当地政府对如何融合高校的资源来促进本区域发展的考虑,可能与高校的思路差别较大。因此,必须加强有效沟通,协同组织管理,加速双方在信息交换、资源配置和工作业务处理等方面共识的形成,使学校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信任,进而提升双方的管理成效,提高基地的建设成效和服务成效。

5结语

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其社会服务工作与自身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文化传播和创新都息息相关。地方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也可促进自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校地实现发展双赢的局面。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进程中,地方高校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新农村建设基地工作,在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凸显了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但仍存在着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其新农村服务基地工作的整体绩效,还需通过加快基础建设经费投入、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组建校地协同服务机制来继续推进基地的建设和服务工作。

作者:吕小艳 张正淳 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