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河治理保护编制方案探讨
时间:2022-05-07 10:42:49
导语:拉林河治理保护编制方案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基本情况
拉吉林省内河流长223km。拉林河流域有3座大型水库,其中2座水库位于黑龙江省,为磨盘山水库和龙凤山水库,另外一座亮甲山水库位于吉林省舒兰市。亡牛牛河、细鳞河和卡岔河是拉林河的三大支流,均位于拉林河磨盘山水库以下。吉林省位于拉林河左岸,境内有14条一级支流,其中较大的有石头河、细鳞河、卡岔河、大荒沟、会塘沟等。
2.1水资源保护现状。拉林河为黑龙江省、吉林省两省界河,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水事矛盾时有发生。流域内舒兰市、榆树市和扶余市的工农业生产耗水率偏高,并且三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偏低;居民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和管理有待统一规范整治。2.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1)河道采砂。2017年6月吉林省水利厅部署严厉清理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沿岸非法采砂已全部清理完毕,合法采沙场共6处,一些河段仍可能存在小规模的非法采砂。2)岸线管理。岸线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仍有河道行洪滩地被侵占的现象发生。2.3水污染现状。拉林河干流吉林省侧污染源较少,主要污染来源于支流。舒兰市主要污染来源于支流细鳞河,细鳞河流经舒兰市主城区,经吉林省、黑龙江省两省省界后汇入拉林河。榆树市主要污染来源于支流卡岔河,扶余市主要污染来源于支流会塘沟。2.3.1生活污水。舒兰市、榆树市和扶余市的城市生活污水经当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只有舒兰市污水处理厂规模不足。流域内的34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但仍未形成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依然存在雨污合流。拉林河流域尚未全部完成改厕任务,仍有农村生活污水直排。2.3.2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拉林河流域是吉林省养殖密集区,干流沿岸禁养区内无规模化养殖场,非禁养区内22个规模化养殖场已全部完成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粪污堆沤还田资源化利用。支流沿岸禁养区内145个规模化养殖场,现已完成关闭和搬迁工作。非禁养区内624个规模化养殖场,仍有86个规模化养殖场需安装配套粪污处理设施。2.3.3农业面源。拉林河两岸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水田、旱田的主要种植区,农业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农民耕种方式比较粗放,农药化肥使用未精细化管理,农作物使用农药、化肥普遍存在,农药、化肥随农田退水最终进入拉林河,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2.4水环境问题。吉林省拉林河干流设有2个一级水功能区(拉林河吉黑缓冲区1和拉林河吉黑缓冲区2)和6个省控断面,2017年,拉林河有4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占比66.7%;2018年,5个水质优良省控断面,占比83.3%。拉林河干流和支流存在沿岸村屯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倾倒现象,破坏河流水环境。自2018年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和日常保洁工作后,河道两侧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但仍有部分村民环保意识不够,任意倾倒和堆放垃圾,垃圾中易腐化组分会向水体中释放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影响河流水环境。沙河子水库和响水水库作为舒兰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其主要污染来自周边城镇村屯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以及水库自身的淤积底泥释放形成的内源污染等。2.5水生态问题。流域部分河段水环境质量下降,局部河段生态功能有所退化,枯水期无地表水径流,水体自净能力低下。拉林河流域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以水力侵蚀为主,中度及以上强度的水土流失面积占侵蚀总面积的48%。2.6执法监管2018年,吉林省公安厅在榆树市、舒兰市、扶余市公安局开展拉林河警长制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优势,常态化开展涉水警务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并且成效明显。但区域内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日常管理设备有待维护、更新。
3管理保护目标
考虑到拉林河为吉林省、黑龙江省之间的界河,吉林省拉林河主要以吉林省沿岸污染物入河控制和支流水质控制为主。2020年底前,拉林河水环境质量改善,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好转。拉林河干流水质及水质优良比例全面达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5;河道垃圾全面清理;完成拉林河及支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城镇生活污水经过全面处理,达标排放;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2030年底前,拉林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干流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进一步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全面建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河流健康保障体系。
4管理保护任务及措施
4.1水资源保护。全面开展日常水法制、水节约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社会各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开展节水培训,增强企业节水意识和能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继续实施农田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按照吉林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开展舒兰市、榆树市和扶余市年度达标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并核查入拉林河干支流排污口,加强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推动水价改革机制。4.2水域岸线管理及措施。1)“清四乱”。根据吉林省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对拉林河乱占、乱采、乱堆和乱建问题进行清理整治。以河道保洁员清理、政府购买服务清理等方式,对干支流河湖水域及岸线存在的垃圾、固体污染物开展常态化清理,确保河道无垃圾、无固体污染物。清理拉林河内违章建筑。开展河岸美化、亮化。2)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完成拉林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非法占用河道岸线;编制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4.3水污染防治及措施。1)生活污水处理。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以及污水处理厂污水自动在线监测设备更新,加快改造现有的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尽快实现雨污分流。深入实施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加强加快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强化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拦截和收集工作,以提高污水收集率。推进行政村农村污水处理,流域内各行政村根据自身状况,采取集中式或者分散式处理设施或者多种措施相结合进行处理。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通过建设粪污发酵场和有机肥厂,实施畜禽养殖粪污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3)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各地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农民意识,有效合理使用化学肥料,进而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不再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除病虫草害,优先考虑农业和生物相结合共同防治,科学利用各项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实现综合性能,尽量减少农药残留;充分利用河流地表水和天然泡塘,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不断努力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利用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降低灌区退水量,规范灌区管理,从而减少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的污染负荷。4.4水环境治理措施。1)加强拉林河的一级支流入河水质监测,2)清理整治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口、污染源和违法违规建筑物;设置饮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设施、警示牌和标识牌;开展沙河水库和响水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工作。3)开展河道两旁垃圾的清理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全覆盖,达到日产日清作业要求。4.5水生态修复措施。通过探索拉林河流域河道生态用水调度机制及试点工作实现水生态修复。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行为,按照年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4.6执法监管。充分发挥河湖警长制优势,加强监控信息共享力度,进一步完善省际、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断提高河道管理水平。完成水利网信三年任务,开展河道堤防视频实时监控,无人机全方位巡河检查,及时获取拉林河干流河道管理现状动态数据,构建基于水利一张图的基础数据联动更新体系,同时依托覆盖全省的高分遥感影像年度更新数据,支撑水利部和吉林省一张图协同服务,为五级河湖长、三级河长办和河长制成员单位做好信息支撑。
5结语
通过吉林省拉林河“一河一策”治理保护方案的研究,彻底查清了吉林省拉林河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明晰了管理保护目标,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合规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治理保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自然资源、工信、林草、公安、发改、财政等部门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加强拉林河省际和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共同保障拉林河治理保护的措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R].
[2]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S].[3]吉林省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R].2018.
[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吉林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R].2015.
[5]孙博,孟晓路.辽河沈阳段“一河一策”治理及管理保护方案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02):20-23.
[6]黄军.安徽省长江干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主要内容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8,204(06):1-5+11.
[7]陈弘,孙书洪,赵鹏.基于“一河一策”的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4):14-18.
[8]赵鹏,孙书洪,陈弘.基于一河一策的河道达标治理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3):18-21,33.
[9]袁静,章凯,李育华,傅中志.南京市江宁区河长制“一河一策”的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6):35-36+52.
[10]顾建,高肖.上海横沙岛骨干河道“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5):14-16.
作者:丁曼 金鑫 于和鑫 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上一篇:资金投入与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分析
- 下一篇:室内环境控制发展评述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