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7-09 04:04:57
导语: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报告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多年谈到环保、节能、生态等问题,足见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然而环保不仅仅只是国家层面的事,也是全体国民的共同的任务,大到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实施,小到每一个公民对垃圾的处理,都能够为我们国家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着未来的大批人才,更应该带头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让绿色理念扎根学生心中。校园大部分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的工作有利于落实建设两型校园,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着重要作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做了一个初步的调研,得出了一些初步的问题与答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走访了宜昌许多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小区,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可以运用在我们学校的方法;面对我们的困惑,我们还访问了食堂阿姨、教职工等来解决疑惑,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1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
诚然垃圾分类回收的理念已经宣扬多年,但是在高校中关于垃圾分类的表现却仍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的了解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和由此反映的问题,我们以三峡大学为样本,采用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采访教职工等方式对校内师生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了校方和师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1.1学校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不足。其一,校园垃圾桶设置的不合理。根据垃圾分类的原则,可以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和厨余垃圾,而我校在每个苑区和教学楼集群区都设置了垃圾回收点,但只安放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垃圾桶,在垃圾桶的类别设置上存在不足,不应该模糊的将垃圾分为两大类处理。除此之外,对于有毒有害垃圾学校并没有回收点,这些垃圾的随意丢弃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也正因如此,多数同学不知将电池、化妆品等垃圾丢弃何处。此外,有的垃圾桶上的字迹不明显或有磨损,也让同学们在扔垃圾时无从下手;有的垃圾桶甚至没有分类而是简单的用纸张贴上标识。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垃圾回收的可实施性。其二,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比如有些职工在放置垃圾桶的时候并没有按类别投放,导致经常在一些区域看见一排全是同一类型的垃圾桶。在垃圾回收方面,学校也并没有和垃圾运输承包公司谈妥,比如宿舍楼下的垃圾尽管分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但是垃圾运输车在收集时也是一车制,把所有垃圾混合在一起回收,如果是以这样的方式运输垃圾,不管前面垃圾分类做的多么完善,那都是做了无用功,这也是大部分同学不愿做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其三,垃圾回收方式的陈旧化。例如现在电商行业发展迅速,网购越来越方便,学生们也都更倾向于在网上购物,而随之带来的便是越来越多的快递包装盒。学校每个苑区都设置了快递点,却没有专门快递垃圾回收点,而许多快递垃圾占位大且具有很好地回收利用价值,然而却被同学们未经处理便扔进了垃圾桶既然占用了大量的垃圾桶空间又增加了清洁人员的工作量;还有现今盛行的外卖垃圾,由此看出学校应该改进现有的垃圾回收方式,针对一些特定的垃圾对回收管理方式作出变动。其四,学校宣传工作的缺位。学校是一个教育学生,启蒙思想的地方,他能够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传播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但从我校来看,学校并没有很注重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既没有在学生生活的宿舍区建立垃圾分类的宣传板,明确告知同学们具体的垃圾分类及其标准,也没有在垃圾桶旁设立相关提示标语警示同学要进行垃圾分类,这也是我国大部分学校的现状。特别是由调研可知,大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很模糊,缺乏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甚至于电池、化妆品等有毒有害垃圾不知如何处理而导致与大部分同学选择与普通垃圾一同丢弃,没有形成一种好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氛围,使大家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积极性。1.2学生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不足。从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说,有82%的学生是将垃圾混合打包成一袋扔掉;有接近59%的学生都遇到过有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情况,然而有65%的学生如果遇见了这些情况会选择将其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在面对学生们为何不将垃圾分类这个问题时,从调研的主流回答中可以看出有33%的学生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24%的学生并未注意到垃圾桶设置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志,另外还有13%的学生是自己不想分类。由此体现出学生们在垃圾分类上还有许多问题,学生们除了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之外,也有自身惰性作祟,学生们往往因为对垃圾分类过程过于繁琐和复杂而不愿意去进行分类,更愿意将所有垃圾简单混合直接丢弃。1.3政府管理监督职能不到位。在我国行政级别中,高校作为特殊的行政主体存在,其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往往很微妙。以我校为例,作为国家水力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学,三峡大学是受湖北省直接领导而非所在地的宜昌。而宜昌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文件中明确要求作为公共机构之一的学校,也要强制垃圾分类,然而作为最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的集中地,三峡大学并未被纳入宜昌的试点计划之中,其中或许与行政管辖有些许联系。
2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可行性建议
对于上述调研中发现个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在校外考察小区试点工作运行方式和其他先进地区垃圾分类的模式后,又根据高校环境的特殊性,我们提出了一些认为能在校园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方案。2.1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回收方式。如前所述,当前我校在设施上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垃圾桶设置上,而根据前期我们在宜昌市内的走访调研的事例,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措施。第一,当务之急当然是要明确垃圾桶的分类,根据垃圾分类原则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布置垃圾桶的数量及种类。以前期走访的楠海花园等市内试点小区为例,这些小区内部都将垃圾桶分为存放厨余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及其他垃圾五类,并依据此以五个垃圾桶为一组分区放置,便于居民分类丢弃垃圾。而小区又以厨余垃圾为主。以此为借鉴,借鉴于学校,同样也可以以组为单位放置垃圾桶,但在垃圾桶类型的比例上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所产生的垃圾以废纸等物品为主,厨余垃圾几乎少见,故可以多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而适当减少厨余垃圾的放置,提高垃圾桶利用率。同时学校也可在校园范围内定点设置少许的有害垃圾回收处,学生在空闲或者上课的时候可以顺便将其带至回收处,既可以回收有害垃圾也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第二,从回收方式来讲,也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调整回收方式。例如学校中学生网购比率大,从而产生大量快递盒等垃圾,这些垃圾回收利用率高可以单独回收利用,比如可以在宿舍楼栋阿姨那里设置快递盒的回收点,每栋学生在丢快递盒时可将其压平后集中归置于阿姨处,甚至可以和快递收发点达成合作进行临时中间处理,大力宣传鼓励学生将快递包装盒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切勿乱丢弃。再如学生常常外带食品或点外卖,从而产生大量餐具和食物残渣,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垃圾种类,而又因其处于学校这样的特殊环境之中,如果不及时更新回收理念,势必使得垃圾分类问题在校园内寸步难行,因为外带食品和外卖垃圾都是以餐盒和食物残渣为主,而在校园布置的厨余垃圾桶刚好可以容纳食物残渣,只是需要敦促学生在处理垃圾时倒至厨余垃圾桶后再将包装丢入适合的垃圾桶内,而学生产生的这些厨余垃圾也可考虑和食堂剩余垃圾一并运走,由相应公司将其生产成化肥、沼气等,促进资源的利用。2.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垃圾分类意识。2.2.1学校层面加大宣传,建立激励体系要想落实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自然承担了这个宣传的责任,只有学校自身也重视垃圾分类回收这个工作,才能有更好的收效。学校可以由校团委和后勤服务部门牵头,由每个学院的团委往下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和垃圾分类的标准;后勤部门还可以安排阿姨在每个楼栋下面张贴具体垃圾分类的标准,明确常见垃圾的种类,这样也更方便学生们来回查看,在明确了垃圾分类后更好的实施垃圾分类。同时,各个学院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活动以形成持续的回收效果,更好的宣传垃圾分类。除了加大宣传力度,适当的激励也能更好促进学生垃圾分类,而最好的激励方式莫过于表彰和奖励。比如各学院可以举行一些秀照活动,也就是学生们在将垃圾分好类别丢弃之前可以拍照发至班群,大家都可以目睹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执行程度,最后在每个班上选举一名环保之星,在学院甚至于学校集体表彰。或学校可以组织垃圾回收分类相关的比赛活动,利用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或者收集对于垃圾回收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并予以实施。2.2.2学生提高自身意识根据前期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学生分类意识不足的缘由大体可以概括为学生自身意识不足和惰性使然,基于此我们认为针对学生自身而言,应当努力提升垃圾分类的意识,多关注身边的垃圾分类问题,了解垃圾回收的重要性,不随波逐流,尽己所能为当下垃圾分类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须知,虽然分类过程繁琐而复杂,但在分类的过程中,亦是我们学习和磨砺的过程。2.3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以三峡大学为例,我校和当地政府的确不存在行政隶属的关系,据此我们认为这种行政关系上的矛盾或许会影响市政府的相关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例如宜昌的试点计划等相关举措并为与三峡大学关联,也未在大学试点等等。因此,我们认为改进的措施也应当从行政上入手。宜昌作为湖北省除省会外唯一一个国家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而三峡大学又作为省属高校,两者可以在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之下,共同推动宜昌及大学的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环卫部门与商务部门也应成立相关联合工作组等措施来推动联合办公,消弭行政关系上的冲突。3结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能提高了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为提供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有效性,学校应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加大垃圾分类宣传,让同学们认识到垃圾回收的重要性,提高回收意识,增强回收执行力。作为学生,更应该重视垃圾分类的相关问题,主动地去了解垃圾回收的相关问题,增强对垃圾分类回收的认识,提高分类收集知晓率、分类收集参与率,从而减少清洁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不必要的人工和资源的浪费,提高垃圾分类的收集率与资源回收率。政府也应该关注高校的垃圾分类回收问题,将高校纳入试点区,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使校园的垃圾回收活动得到更好实施。
【参考文献】
[1]宋婧,陈锦龙,张净,管超,张天丽,杨晓君.高校校园垃圾回收利用的调查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02):56-57.
[2]仝伟亮,马慧民.大学校园垃圾多级减量化管理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07):192-194+197.
作者:冷竹星 陶玉冰 赵卓妍 单位: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上一篇:平面设计对手绘艺术的应用及创新展示
- 下一篇:生活垃圾分类在医院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