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6篇

时间:2022-08-29 09:46:37

导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6篇

第一篇: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改变传统的建设发展模式,秉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在发展城镇化建设时,不仅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保证能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构建文明生态环境。

一、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1.空气污染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其中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空气污染。由于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天空气体中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越来越多,导致全国多个地区出现阴霾、雾霾的现象,并且雾霾天数也不断的在增长,各地区的PM2.5指数也越来越高。城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群众生活排放出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反应,形成了各种光化污染。

2.噪音污染

由于城镇道路容易出现拥堵的现象,高峰期间的交通比较繁忙,极其容易产生交通噪音;还有各类城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和机器高速运转而产生的工业噪音;在城镇中还有各种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建筑噪音;还有城镇中的各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地点,例如娱乐场所、商业交易等地点,都会产生较大的生活噪音。据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城镇居民都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不但对人们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会使人们出现失眠、心律不齐、记忆力减退等现象,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缺乏绿地

在城市高度人工化系统当中,生态价值最高的就是园林绿地。目前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功能也逐渐增多,人们也充分认识到了园林绿地生态效应的重要性。它不但是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还是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部分。在我国的城镇当中有一定的绿地,不仅能够美化市容市貌和城市景观,还能有效的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绿色植物不但可以平衡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过滤有毒有害的气体,吸引粉尘,还可以使气候得到有效的改善,最大程度的美化城市环境。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比较注重经济行为,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地方政府也只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居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满足,城镇中的绿地面积少之又少。

二、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1.资金不足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地方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阻碍了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而地方政府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当地财政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由于财政分权制度,城镇来的资金很难投入到小城镇当中。相比城市来说,城镇的科技、资金和人员都比较落后,但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城镇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部分地方政府仍然秉持着传统老旧的意识,严格根据上级下达的文件要求来进行改革,缺乏对于改革创新的主动性,所需资金也只能依靠国家拨款或向上级申请,无法作为纽带连接城市和城镇,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由于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在城镇化建设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地方政府也没有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农民和开发商也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增加自身收入而牺牲环境和资源。

2.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1989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近几年来环境保护法体系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但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我国建国初期,立法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经验,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环境保护,导致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全面。并且建国初期我国比较注重经济发展,一直秉持“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导致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虽然在出现了环境问题时,我国政府会及时制定应急方案以供使用,但应急方案缺乏长远性,无法长期发挥作用。3.缺乏科学技术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要力量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人类拥有的巨大财富。但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作用也较小。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没有充分发挥出科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各种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成果较少,重大创新成果也较少,农业机械装备和园艺产品的主要来源还是进口。我国的科学技术缺乏长期的科技投入机制,农业科学的研究投入不够平衡,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因此无法得到解决,逐渐越来越严重。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相比发达国家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所以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式接轨,还要对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考虑,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要将政府的管理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要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革创新,转换传统产业的产业机构,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加强强现代化产业建设。加大对现代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改变。要对城镇的消费潜力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拉动内需,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国民素质,做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2.健全生态环境制度

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前提。只有完善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制约企业的生产,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制度政策,不仅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的建设,还能加大地方政府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对于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状况要进行及时的了解,定期公布相关的环境质量,同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也要加大力度,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应用环境监测,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要健全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对污染较大、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进行严格的监管控制,提高对企业生产的要求,这样才能在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真正保护生态环境。

3.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城镇化建设当中,有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因为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而引起的。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帮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采用报纸、电影、互联网等数字媒体来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了解,并带领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必须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秉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4.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人们应该认识到推进城镇化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要打破“人为造城”的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此为基础来推进城镇化建设做到产城互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生态宜居。特别是要对小城镇、小城市和大中城市的发展进行协调,在建设城镇化的道路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要对新型城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路线,建设循环节约型社会。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找出这些问题,仔细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生态环境制度体系的构建,帮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真正保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者:谢宇光 王会京 王红霞 单位:邢台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皓宁,徐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法律变革和创新的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

[2]黄端.中国城镇化水平被严重低估应引起高度重视[J].发展研究,2013(10).

[3]周其仁.“政府主导的中国城镇化”呼之欲出[J].农村工作通讯,2013(02).

[4]刘培林.智慧城市有助城市结构优化[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02).

第二篇: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采取法律、经济、行政以及其他技术手段,并且按照土地的用途和规划目标的不同,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以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提升、改善生态环境的这一过程被称作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内涵在于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原有土地格局和利用方式的改善,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实现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鉴于我国土地整体仍旧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我们仍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要目的,虽然大多数的整理项目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维持耕地总量的平衡,但是已经开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已经开始大面积营造防护林,这对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

1.1单一作物破坏了生态平衡

大规模进行土地平整,虽然大幅度增加了耕地面积,并且实现了垦殖率的提升,但是这一过程也导致了原生、次生自然植被大规模减少和退化。农作物过于单一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大规模病虫害,很容易导致受灾区域的急剧扩大,此外单一作物还会减少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空间。

1.2对水资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由于大量耕地的开垦,需要新建农田水利工程,虽然会增加粮食产出,但是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攀升,这就会改变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会对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需要大量修建道路和水渠,虽然减少了除草和维护渠道等工作内容,但是却会影响涵养水源,易造成洪水宣泄。部分地区由于梯田建设不当,导致土壤过分侵蚀,很容易阻碍流域水源的补给过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总量原本就不充足,特别是随着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攀升,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开垦工作不仅会延缓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破坏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生态环境恶化后果,例如沙尘频繁发生。

1.3分析评价论证不足

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和专项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土地整理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论证,并且由于我国现缺少一套完整可行的生态绩效评价体系,因此说土地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很难落到实处。特别是部分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过分追求土地整理数量,却对土地整理的质量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缺乏足够的关注。

1.4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

在进行农田灌溉及排水渠道的修筑时,为了减少项目投资,并且为了提高设施的耐用度,经常将沟渠建成直线形状。特别是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追求土地整理的品味与结构,大量铺设混凝土沟渠和路面。这样不仅无法涵养水源,还加速了地表水土流失,并且还无法寄养水中生物,无法发挥水生物的自净能力。此外,由于非灌溉期间水渠内不存水,更是恶化了沟渠附近的水环境。

2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建立、确定评价指标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管理,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明确评价指标,这样不仅可以对生态环境监控指标进行量化,将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还要通过恰当的经济、行政和法律措施来提高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2.2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率的充分提高以及土地结构的优化,我们应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来协调、缓解人与地的矛盾。这样才能够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并且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作为自然地产物,土地质量的提高必须遵循规律,充分考虑到各生态因素的平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土地生态系统与其他环境系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采取适宜的生物和工程技术。我们以新疆地区为例,作为典型的干旱气候,有充足的水资源才能够保证农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进行开荒造田,应对水资源进行全面布局,以水为龙头,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农业土地整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在提高土地利用程度的同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3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非目标生物多样性,能够在促进养分循环、防止土壤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保护土壤有益生物、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人们在农业区域进行生产,因此就无法像建立自然保护区那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说在少影响或者不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2.4实施景观生态规划

地球表面土壤、气候、生物以及地貌构成了地表景观,因此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将目光放在土地调整、改造方面,还要对土地按照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规划。例如:将田间两边的灌木林和防护林为单独的林块提供通道,在小溪和池塘边种植树木降低水温等。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土地整理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我们应尽快在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引入新的负反馈机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系统中总体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增长。

作者:徐达剑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1]王柏仲.刍议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11,11.

[2]张洪国.浅析土地整理项目的经营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12,10.

第三篇: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形势与任务

1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形势

1.1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一直实行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以,使得我国农村林木乱砍乱伐、过度开采等现象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平衡;除此以外,农村土地的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土地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再加上,我国农村的经济、教育条件有限,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从而造成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够

乡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但是,从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的现状来看,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只是一味的看重经济建设,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却十分忽视,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使得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和部门在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和优势,只是一味的依赖政府的专项资金,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制度还很缺失

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大多都集中在城镇区域,所以,使得农村干部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污染来源广、组织协调难、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所以保护起来比较困难。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广大农村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

2.1做好农村绿化规划设计

我国必须做好农村绿化规划设计,加快农村绿化的步伐,在绿化时可以以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农村校园为重点,因地制宜进行绿化,可以通过建造生态休闲小区,提升农村的绿化水平。除此以外,还要按照适地适树、绿化果化相结合的要求,对不同树种进行科学搭配,多种果树和林木相协调,从而很好的提高农村的生态化建设水平。一定要做好对古树名木和大树的保护管理工作,严禁人们砍伐、买卖古树名木和大树,引导群众真正把农村绿化与发展林果经济、庭院经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

2.2保护农村饮用水

水是人们的基本生命之源,所以,一定要对农村饮用水进行净化,不断建立与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加强水产畜牧养殖污染治理,全面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一定要禁止各种污染水体的行为,要严格控制养殖污染,真正保障农村水流通畅,提高水质达标率,确保水源水质安全。还可以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完善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3政府加大引导力度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研究机构的投入力度,不断壮大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提高农村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科学的使用农药,很好的利用太阳能,大力治理“白色污染”,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严格控制超薄农膜的使用,建立绿色食品检测准入体系,倡导人们绿色消费。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人们解决。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就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科技投入,让科技充分运用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去,建立与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真正提高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

作者:卢山 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蔺春华.浅谈临汾市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形势与任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3):37-39.

[2]邓建国.浅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5(4):55-56.

[3]王选刚,苏伟浅.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原因与治理措施[J].吉林农业,2010(6):146-146.

第四篇: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而黄南州地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并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黄南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确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重大生态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力度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但是,生态环境的脆弱依然是最大“短板”,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1黄南州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现状

1.1草地现状。全州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95万人。全州土地总面积2815.58万亩,其中草地面积2474.48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7.89%,截止2015年初,可利用草场面积236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5.66%。存栏草食牲畜206.5万头(只),全州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超载过牧等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1.2林地现状。全州林业用地面积为788.63万亩,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13.6%,其中有林地92.68万亩,疏林地5.9万亩,灌木林地474.1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6.89万亩,苗圃地0.3万亩,宜林地208.71万亩。林业面积占全省14.21%。全州蓄积量590.76万立方米,占全省的10.93%。全州森林覆盖率为19.32%,高于全省水平14个百分点,全国水平1个百分点。

1.3小流域现状。全州有较大河流60多条、小河流80多条,大小流泉1500余处。全州年均自产径流量28.66亿立方米,现年开发利用量6548万立方米。截止2015年底,黄南州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共建成小水电站23座,总装机13.612万千瓦。同时,黄南州地处“三江源”综合试验区和黄河上游段,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依据青海省三区划分公告,南部两县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北部两县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1.4三江源保护现状。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涵盖黄南州泽库、河南县4个乡镇27个行政村,总面积2933平方公里,占三江源保护区总面积的1.93%,占全州总面积的15.5%,其中核心区面积543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1048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134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现有人口3637户、20005人。保护区内的麦秀林场和官秀林场被列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8个核心保护区之一,为森林灌丛核心保护区。

2黄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草原生态环境尚未根本改善。近年来,黄南州草原“黑土滩”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反弹的可能性。草地退化仍未完全遏制,“人、草、畜”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目前、黄南州60%的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超载过牧等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中度以上的退化草地面积达1341万亩,黑土滩型草地面积99.75万亩,沙化草地面积43万亩,盐碱化草地面积5.5万亩,鼠虫危害面积达1025.6万亩,毒草危害面积达387.9万亩。从总体看草原退化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由于草原退化,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上世纪70-80年代相比较单位面积可食鲜草产量下降了50-60%,优质牧草比重下降了20-30%,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了70-80%,草原植被盖度减了15-25%,优势牧草高度下降了30-50%,原生态景观破碎化,植被演替呈高寒草甸—退化高寒草甸—荒漠化的逆向演替趋势。

2.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黄南州各县河道内无证开采乱挖滥采砂石料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草场沙化,生态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形势严峻;虽然个别地区把料坑植被恢复工作纳入到生态治理项目,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黄南州受气候等条件限制,被破坏的植被很难恢复原来的样子,水土流失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2.3生态监管工作滞后,生态保护意识淡薄。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不到位。由于矿产资源监管涉及部门较多,相互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监管空白和部门之间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联合监管合力尚未完全形成。个别单位执法人员存在有法不敢依、执法不敢严等不规范执法问题。执法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执法责任追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4排污工作进展缓慢,环评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和“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先建设,后环评”的现象还是存在;黄南铝业污染问题引起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在大部分地区,垃圾随意堆放、垃圾处理厂的修建跟不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水资源污染严重。对此,相关部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河道治理工作迟迟得不到解决。

2.5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少数干部群众和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业主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认识不清,依法探矿、采矿和管矿意识不强,以采代探、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特别是同仁县的砂石资源点多面广,开采条件相对简单,行政执法又缺乏强制手段,以致非法采砂、洗砂现象屡禁不止。

3黄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3.1进一步抓好生态建设。认真落实三江源保护、草原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与造林绿化、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鼠虫害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并重,建立项目生态效益评估体系,完善目标责任化考核办法,科学建设生态,依法保护环境,使每一项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

3.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依法管理资源。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作用,坚决治理草山、河道内乱批乱采滥挖砂石料现象,保证资源有序开采;凡是在河道内采挖砂石料,由矿产、环保、工商、水务等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以法管理开采资源。要严格砂石资源开采的监督管理;依法打击“乱开荒”、“乱开矿”等不法行为;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基本草原保护、基本农田保护、荒山荒坡治理、小流域治理等各项有效措施。

3.3加大环境污染处罚力度。依法开展环评工作,改革完善现有的环评体制,建立“三同时”制度;对于屡次违法、乱丢垃圾的行为可以加重处罚。对连续两次被环保部门抓住超标排污的企业、医疗单位、环保部门在实施处罚的同时,可以提请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限期治理或者停产整顿决定。

3.4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领导,健全执法机构,明确执法主体,充实执法人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全民生态科普活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低碳生活,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生态环保意识,调动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5加强生态移民工作,努力改善移民生活水平。“三江源”移民搬迁户的后续产业问题是生态移民工程的难点、热点,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深入探讨,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态移民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3.6重视立法保护工作。在不违反上位法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重点弄清影响黄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需要立法保护的范围、体制机制等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考察吸取省内外先进经验,尽快出台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来弥补由于缺乏相关的法规,在实施中往往感到无法可依、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对黄南州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有助于提醒人们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只有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持续高效的发展,子孙后代才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园。

作者:英青措 单位:中共黄南州委党校

第五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带来了很大挑战。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

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工业化,虽然农村工业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工业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工业企业向农村的迁移,二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工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集聚在农村地区,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而农村自发的“村办工业”普遍存在产业层次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企业都存在着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而且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影响,将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简单处理,甚至不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河流和空气,造成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区域污染严重。

(二)农村居家环境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与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问题的矛盾成为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1、生活垃圾数量、种类日益增多

目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03亿,占总人口比重为43.9%。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产生约1.1亿吨生活垃圾和约183.37万吨生活污水。同时,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种类也在急剧增加,大量不易分解的塑料、铁、铝、玻璃类物质的出现,使垃圾不能粪肥化,无法为土地所吸收。一些乡镇更是随处可见胡乱堆放、胡乱填埋的“垃圾堆”,经雨水冲刷、太阳曝晒后污水横流、恶臭难闻,既侵蚀了农田,污染了水体和大气,危害着人的健康。

2、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率仅36%,约0.7亿吨垃圾未作任何处理。截至2013年底,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有21.8万个,仅占37%,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村庄所占比例更低。有近60%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

(三)农业生产污染

随着农业开发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极大改进,但是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家用地膜、塑料大棚技术的广泛使用,污染了土壤、水源,破坏了土质结构,加剧了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过量化肥的施用,使周边河流及地下水的水体氮含量增加,富营养化严重,另一方面,施入田间的农药除少量被吸收和分解,大部分直接进入到大气、土壤和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而农产品上大量农药残留也破坏了农产品的质量,严重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2、废弃地膜、塑料大棚带来白色污染。地膜覆盖技术以及塑料大棚技术虽然带来农业的高产稳产,但是我市每年使用量近2000吨的塑料薄膜,回收后仍有7%左右残留于田地中老化变硬,不但给耕作带来了不便,而且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降低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阻碍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

(四)涉农环保配套资金缺乏

虽然近年来,各部门都在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但相对广阔的农村地区,依然杯水车薪。一些地区的乡镇虽配有相关部门拨付购买的垃圾清运车辆,但管理上仍采取设施运行、维护费用都由乡镇、村承担的方式,给基层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根本无力保障,而从农民居民中收取垃圾处理费用,从现阶段看也不太现实。建设资金总量有限、设施运行费用无法保证等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首要问题。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环保意识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把保护环境变成农村居民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组织乡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参加农村环境保护培训等活动,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决策能力,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强化污染危害的认识,调动积极性,增强保护环境自觉性,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村庄整治试点进行跟踪报道,促进整体发展。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在城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指导下,综合考虑区域性平衡,合理确定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垃圾处理要综合考虑对相邻区域的辐射作用。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污染治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构建工农业污染防治并重,从规划、治理到考核的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逐步实现城乡环保机构一体化、城乡环保设施一体化、城乡环保队伍一体化、城乡环境监管一体化,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强化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作用

要不断优化政府的行政手段,做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增强规划及政策的约束力。强化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治理无望、群众反映强烈、污染大、消耗高、效益差的企业,政府应实施关、停、并、转。将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岗位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指标,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绩考核范畴。

(四)加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

要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同时抓好城镇工业污染源治理,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坚决堵住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渠道,不仅在城区周边、公路两侧不能上污染项目,即使在偏远农村也绝对不能上有任何污染的项目,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发展生态农业,依靠科技,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带动生态农业迅速和良性发展;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活力;通过龙头带动,整合产业链条,创新农业发展空间。

(五)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

继续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拨出专项资金,对于经济不发达但地处重点保护区域的乡镇可适当提高市财政补助比例。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如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外部效应明显而本身对企业直接效益不大的工程,应加强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在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效益吸引,采用BoT/ToT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让业主、农民增加对农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在有条件的乡镇征收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多渠道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

作者:赵丹 单位: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第六篇: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析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原始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路径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造成了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三个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自然资源,关系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原始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水资源污染十分严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驱使下,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镇聚集。2000—2010年城镇新增人口22809万人,年均增长3.87%,新增人口生活污水累计排放量增加695.55亿吨,占污水新增排放量的97.54%。并且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处理直接排入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水体变色,这些行为严重污染了水资源,更影响到居民的饮水资源。

(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聚集,而这必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目前,我国多数的城镇还没有完善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居民的生活垃圾只是随意的丢弃和摆放,同时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而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十分淡薄。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并没有经过专门设备的专业化处理,任意的暴露在地表,严重的污染了空气资源和土地资源,破坏了城镇居民健康的生活条件。同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也随意的排入到江河中,没有严格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原生态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三)工业污染严重

新型城镇化为城镇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城镇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大多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企业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并且流动资金有限,乡镇企业没有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工业污染的治理中来,所有大多的企业缺乏专门的环保设备和配套设施,进而将企业生产产生的工业污水、工业垃圾等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乡镇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严重危害了自然水资源,造成了水污染。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从而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危害。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乡镇地区的民众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民众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致使乡镇地区的民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虽然他们也有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但是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意义;二是当地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对于加强环保意识工作往往是忽视的,所以广大乡镇居民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至于造成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乡镇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剧的进程中,政府将关注点主要放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生产上,过多的重视乡镇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忽略了关于乡镇企业污水治理的问题。在生产管理方面,乡镇企业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企业盈利和生产效益上,忽视企业在生产中的污水排放和工业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在环保责任方面,乡镇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担负起一个企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企业巨大的经济利益背后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而当今大多的乡镇企业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三)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来看,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的制定源于近些年,经验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生态保护区域没有明确合理的划分,管理层面不到位。其次,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的企业和居民,评判标准不统一,也给执法部门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最后,我国目前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针对城市企业的,对于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律法规。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探析

(一)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人作为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者,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管理起到了主体性的作用,提高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高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充分保障广大乡镇地区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因为只有在物质生活受到保障的前提下,乡镇地区的民众才会将其余的精力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第二,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在当地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文化相关部门宣传本地的生态资源现状,让广大民众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乡镇企业的环保责任

在新型城镇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占有重大比例。乡镇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工业生产垃圾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同时也制约着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现时期,乡镇企业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义不容辞。一方面,乡镇企业应积极改进企业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采用先进技术和引进相关的配套设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由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转换成集约型的生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环保责任,充分认识到乡镇企业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强化乡镇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的生态环境环保意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解决和处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依据。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坚持统一规划、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具体而言,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修复。第二,政府应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法律法规应涉及工业污水处理规定、生活垃圾处理办法、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如何将垃圾分类再循环利用等等,最终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使公众有法可守。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途径,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

作者:米楠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高雪莲.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2]史亚楠,佟光霁.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