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时间:2022-02-23 03:19:34

导语: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一、住宅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认识误区

在全球倡导环境保护的大气候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追求住宅安全、经济、适用的同时,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和绿地规划已成为项目审批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小区被冠以“绿色小区”、“生态小区”的标签。有人误认为只要多种一些花草树木,达到较高的绿化率,就成了生态健康小区。更有甚者,为了追求视觉的美感,将原有的树木砍伐清除,而栽种低矮的灌木,种植人工草皮,这种封杀本地植物生存空间的“绿化”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取悦视觉并非保护环境。按照空间尺度的大小,可以将城市人居环境划分为三个层次: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居住环境。对于每个开发企业而言,针对每一个小区的环境建设已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站在整个城市的高度来看待环境保护问题,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对于个人的居住空间来说,装修材料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有些装饰公司宣传自己的漆是“健康涂亮未来”,“材料取之天然”等,但事实上不能完全达到安全环保。从住宅建设的全寿命周期看,设计阶段尤为重视环保,其他阶段同样也应该加强环保。在住宅建设施工阶段:占用绿地施工、夜间施工的噪声、强光污染等;在住宅建设的使用阶段:装修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在住宅建设的拆除阶段:拆除后的废弃物处理、资源的浪费等也都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二、住宅建设全寿命周期的环境保护

(一)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整个住宅建设过程的起始阶段,从城市建设(宏观)全局的角度出发,住宅设计应该根据城市发展远景规划,按照规划分区进行设计,这不但要求政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作出符合发展需要的城市住宅建设规划。住宅设计不应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更不能全盘照搬世界知名建筑的设计,比如北方城市不假思索地引入香港、新加坡的设计理念,大窗户、落地玻璃幕、开敞的阳台平台等,这些不尊重气候条件的盲目引用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住宅的外墙保温隔热能力,从而增加了住宅的采暖制冷负荷。而住宅的采暖制冷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影响空气清洁度。此外,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开发成本,多数开发商打造的是高层、高密度住宅,譬如点式楼、塔式高层等,房屋布局采光面小,进深宽大。这样就会直接影响自然日照和自然通风。人们为了正常生活需要,不得不采取集中供暖、空调等方式人工采暖和制冷,直接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因此,住宅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善于利用共生资源,使整个住宅小区乃至整个城市像一个整体。住宅设计同时要考虑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的沉淀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保护历史同样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层面。人文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速度,住宅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历史的痕迹,当然现代化的住宅同样会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这种新老结合的住宅设计,也正是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历程。住宅设计还要注重节能要素,节能60%对于住宅设计来说,虽然还处于试行阶段,但它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不言而喻,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就是最好地保护环境。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最主要的污染为噪声,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公害之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音轻则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重则影响人的听力和健康。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任何一个机械的声级都不小于施工噪声限制最高值85。为追赶工期,施工单位夜间施工,噪声更为明显,再加上夜间用的强光,现场扬尘,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噪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所谓主动降噪是指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降低噪声,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降低噪声。所谓被动降噪是指将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部位进行封挡,阻止噪声的蔓延,或降低噪声的分贝。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政府加大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强群众监督。

(三)使用阶段

小区环境建设最好能展示某种主题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住宅的风格、树木的种类、人文的气息等。广场、绿地、流水、喷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出回归自然的感觉,小区绿化中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可以丰富景观,高低不同显出层次感,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组合,力求四季常青、鲜花常开,增加生活情趣。规划者努力营造生态住宅,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要从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开始,谱写各种不同植物和谐共生的浪漫,让植物的生机映衬出建筑的美丽。同时,最大限度的尊重自然,追求质朴。好的居住环境未必是雍容华贵,但必须是舒适和宁静的。为保护小区环境,必须合理处理垃圾。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小区业主应当按物业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按指定地点堆放,物业部门及时联系环卫所用垃圾处理车对垃圾进行清运和处理,业主应积极配合物业管理部门。此外,小区的垃圾筒应当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回收。对垃圾的处理,需要密封存放的必须袋装密封,需要集中焚烧的必须按环保要求集中焚烧处理。同时,每个业主应当爱护小区环境,提高环保意识,严格按照物业要求和环保要求,堆放和处理垃圾,给自己的家园一个整洁安全的环境。

(四)拆迁阶段

目前,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住宅的增多,建设工地的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任意堆放,势必污染水源和土地,影响生态环境。同时,废弃物的不合理堆放,将占有和浪费土地资源。如果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就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本、美国、德国等大多施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对垃圾进行焚烧、分离,使其具有再生资源功能。我国在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上已经卓见成效,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的新混凝土,这种技术有效地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大规模应用。

三、住宅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一)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需要

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面临着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严峻挑战。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单纯的以人均住宅面积作为小康社会的指标来宣传,人均住宅面积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目前,我国的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超过了不少发达国家,应提倡居住适度的面积,而不提倡过度奢华。如果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过大,就会无形地“掠夺”有限的土地资源,透支后代的土地资源。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的载体,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随着大量人口涌进城市,给城市的住宅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区外延扩张速度加快,正在渐渐的吞噬着周边的耕田和绿地,绿地的减少,致使出现了“城市荒漠”。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应大力提倡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来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延缓城市外延扩张的速度,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四、结语

住宅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城市发展中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环保的意识应该深入到住宅建设全寿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同时,在住宅建设中,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即使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土地为代价,将来的住宅建设应该在有蓝天、白云、绿草的环境中进行。

本文作者:李为明方媛方俊才高岩工作单位:沈阳市土地储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