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菌病流行特点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05-09 11:29:39

导语:羊布鲁菌病流行特点及预防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羊布鲁菌病流行特点及预防措施

摘要:羊布鲁菌病属于慢性人畜共患病,养殖场的羊发病,不仅会引发羊场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基于此,将羊布鲁菌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我县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诊断要点,为养殖户开展羊的疾病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并给出羊布鲁菌病的防治措施,保障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布鲁菌病;临床症状;免疫接种

羊布鲁菌病由布鲁氏菌导致,患病母羊会出现流产、早产等症状;患病公羊会出现睾丸发炎症状;人感染羊布鲁菌病,会使中壮年丧失劳动能力,致孕妇流产或使男性患上睾丸炎。我国卫生组织将布鲁氏菌病评为乙类传染病,目前学术界并未研发有效治疗羊布鲁菌病的药物,需加强疾病预防工作,保障羊与人体健康。

1羊布鲁菌病分析

1.1流行特点。羊布鲁菌病无显著季节性特征,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在春末夏初季节,羊布鲁菌病的发病概率相对较高,并表现出显著的地方性流行特点。同时,羊布鲁菌病可感染牛、猪、兔等不同动物或人,易引发区域性疾病,影响当地养殖业发展,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就临床角度而言,不同种类的羊对羊布鲁菌病的易感性不同,山羊是最易感染羊布鲁菌病的种类;和公羊相比,母羊更易感染羊布鲁菌病;和幼羊相比,成年羊更易感染羊布鲁菌病。在母羊患上羊布鲁菌病后,第一次妊娠的母羊易出现流产,流产概率高达50%;第二次妊娠的母羊流产概率较低。在疫区,患病羊大都为隐性感染,母羊不会出现流产现象,但会表现出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且极易出现屡配不孕的问题。在羊布鲁菌病传感中,主要疾病传染源为病羊或带菌羊,特别是患病妊娠母羊,布鲁氏菌会通过母羊的乳汁或排泄物,污染羊圈的环境、垫草、饮用水或饲料等,感染幼羊,扩大羊布鲁菌病的感染范围。一旦妊娠母羊由羊布鲁菌病致流产,排泄的羊水、阴道分泌物等物质,含有布鲁氏菌,导致羊群或养殖人员接触污染源,感染羊布鲁菌病。患病公羊的精液也含有布鲁氏菌,可通过交配传播给母羊。同时,布鲁氏菌具备较强的扩散力,进入羊圈环境、垫草、饮用水或饲料后,可通过羊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或消化道等结构,进入羊体内,引发羊布鲁菌病。另外,吸血昆虫也可传播布鲁氏菌,扩大羊布鲁菌病的感染范围[1]。1.2临床症状。羊布鲁菌病的潜伏期为14~180天,患病母羊和公羊的表现不同。患病母羊会在妊娠3~4个月后,出现流产现象。在流产的前2~3天,母羊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等症状,阴唇红肿且流出黏性分泌物;在流产时,母羊的胎儿大都是死胎或弱胎,成活率极低;在流产后,母羊的引导仍旧流出黏性分泌物,会诱发子宫内膜炎,并在后续发情中表现出屡配不孕的问题。患病公羊会表现出睾丸炎,在接触公羊睾丸时,温度较高,且公羊会产生痛感,在患病后期,公羊的睾丸萎缩。另外,部分患病羊会诱发关节炎,表现为跛行,严重时会卧地不起。1.3疾病诊断。常用的羊布鲁菌病诊断方式有三种:其一,细菌学诊断,兽医需选择母羊流产胎儿、胎衣或阴道分泌物等组织作为检测样品,通过柯氏染色法对其进行镜检,流程如下:涂片制备→涂片干燥固定→染色(2%沙黄)→水洗→复染(1%孔雀绿)→清洗→镜检,存在布鲁氏菌的组织表现为红色球状,其他组织则为蓝色;其二,血清学诊断,该诊断方式的准确性更高,常用平板凝集试验(RBPT)或试管凝集试验(SAT),实现羊布鲁菌病的精准诊断,如果养殖场对羊群开展检疫,可选择血清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疾病诊断,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其三,变态反应诊断,检测人员可抽取0.2mL的布鲁菌水解素,将其向患病杨的尾根皮内注射,观察48h后注射区域的变化,如果患病羊表现出红肿热等现象,表明病羊为阳性。

2羊布鲁菌病的防控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羊布鲁菌病的传染性极强,病发会导致羊养殖场出现较大经济损失,威胁养殖人员及养殖场周边人员的身体健康。就此,养殖场需加强对羊布鲁菌病的重视,制定综合防控措施,及时预防羊布鲁菌病,避免病原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保障羊养殖场的经济性效益,实现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1做好饲养管理。在羊养殖中,饲养管理是防治羊布鲁菌病的主要措施。养殖户需从场址选择、养殖管理、圈舍消毒、病羊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防控布鲁氏菌在养殖场的传播,保障羊群健康生长。就场址选择而言,在建设养殖场初期,羊养殖户需做好场址的选择,确保周边区域存在丰富水源,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禽场,尽量选择上风向,保障羊养殖场的良好空气流通。就养殖管理而言,为避免外来羊引入病原菌,养殖场需坚持自繁自养,保障羊群的统一性。如果羊养殖场不得不引入外来羊,需按照规范的隔离检疫流程,确保外来羊不携带病原菌,保障羊群的健康。就圈舍消毒而言,养殖户需定期开展羊圈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羊圈内的羊排泄物等异物,并将其统一运输到指定地点,规范异物的消毒与发酵流程,避免排泄物的病原菌进入羊体内,诱发疾病;养殖户需遵循国家动物卫生防疫标准,每七天开展一次羊圈的彻底消毒工作,圈舍和地面需采取不同消毒药物,实现有效消毒。对于养殖场的地面,养殖户可选择3%的苛性钠溶液或20%的石灰乳等消毒试剂,进行交叉使用,保障消毒效果;对于养殖场的圈舍,养殖户可选择3%的来苏儿或碘伏,进行喷洒消毒[2]。就病羊管理而言,如果养殖期间发现羊群内存在患有羊布鲁菌病的羊,需立即进行隔离淘汰处理。将患病母羊流产产生的胎衣与胎儿,运输到统一地点,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严禁随意丢弃,避免布鲁氏菌的扩散与传播。对于病羊接触过的器具、羊圈等,需选用上述消毒剂进行消毒;对于病羊的皮,如果想要开发利用,需应用3%的来苏儿消毒剂浸泡二十四小时,再进行处理。另外,由于羊布鲁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养殖场需做好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养殖人员对羊布鲁菌病的重视,规范养殖人员的操作,避免养殖人员感染羊布鲁菌病。例如,养殖人员在进行羊的接产操作时,需佩戴长至小臂的橡胶手套,避免皮肤与母羊、胎儿、胎衣或羊水等物质接触,实现羊布鲁菌病的有效防治。2.2实施免疫接种。为避免羊群患上羊布鲁菌病,养殖户需提升羊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通过家畜的检疫与免疫接种,实现羊布鲁菌病的有效防治。在羊检疫中,养殖户需定期对羊进行羊布鲁菌病检测,及时隔离并淘汰病羊。同时,羊养殖户可在羊场内隔离无病菌区域,应用健康公羊的精液对患有隐性羊布鲁菌病的母羊进行人工授精,为羊场培养健康幼羊,在幼羊出生后,应用消毒乳及健康乳喂养,并对其进行检疫,将检疫结果为阴性的羊置于健康羊群中,提高羊场的健康养数量,有效防治羊布鲁菌病,实现净化羊群的目的。在免疫接种中,通常为羊注射干燥布鲁菌猪型二号菌苗,养殖户需利用生理盐水将疫苗进行稀释处理,为每个羊注射50亿菌/mL的稀释菌苗1mL,提升羊的免疫力[3]。

3结语

综上所述,羊布鲁菌病无季节性特征,感染范围广,危害大,需养殖户提高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养殖户需做好羊的饲养管理,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并对羊群实施免疫接种,提高羊布鲁菌病的防治效果,保障羊群的健康成长,实现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俊英.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治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4,(2):65-66.

[2]吐尔逊古丽•沙吾提.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18,(8):195.

[3]张雷,曹东,郑文金,等.两种接种途径对羊布鲁菌病疫苗免疫抗体变化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7,53(5):52-55,121.

作者:尹梦笔  单位:剑川县弥沙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