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规模养殖现状调查及思索

时间:2022-09-06 03:59:39

导语:地方规模养殖现状调查及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方规模养殖现状调查及思索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林川乡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工作目标,狠抓落实各项措施,全乡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养殖业空前高涨,养殖户不断增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品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经济效益不明显。为此,就如何发展林川乡规模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分析与思考,现报告如下。

1规模养殖现状

1.1养殖户已初具规模,规模养殖户数逐渐增多林川乡十三个村共有农户3342户,存栏猪2995头,其中,10头以上养殖户有29户,存栏猪427头,20头以上养殖户有5户,存栏猪142头,存栏猪分别占总存栏猪的14.3%、4.74%,规模养殖户分别占全部农户的0.87%、0.15%;存栏羊3215只,其中20只以上养殖户有38户,存栏羊1654只,50只以上14户,存栏羊1191只,100头以上养殖户3户,存栏羊345只,存栏羊分别占总存栏羊的51.45%、37.05%、10.73%,规模养殖户分别占全部农户的1.14%、0.42%、0.09%;牛存栏1056头,其中5头以上有27户,存栏牛385头,10头以上有8户,存栏牛270头,20头以上有4户,存栏牛146头,存栏牛分别占总存栏牛的36.46%、25.57%、13.83%,规模养殖户分别占全部农户的0.81%、0.24%、0.12%。

1.2畜群结构不断优化,良种化程度稳步提高在规模养殖户中畜群结构趋于合理,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乡改良牛362头,其中冷配180头,占改良数的49.7%,改良猪487头,改良羊1600只;29户规模养猪户中,存栏母猪42头,其中良种母猪36头,良种率为85.7%;38户规模养羊户中,其中良种羊存栏1053只,良种率为63.7%;27户规模养牛中存栏良种牛294头,良种率为76.4%。

1.3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科学饲养,大力推广温棚建设、青贮氨化饲草窖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规模养殖业发展。林川乡十个村94户规模养殖户共修建温棚圈舍109栋、青贮氨化窖池6眼,退耕地约2525962.35m2,种植优质饲草约933766.65m2,每年青贮饲草1.8万kg,有35%的规模养殖户实现了温棚养殖和科学饲养。5个村实施了扶贫整村推进和3个村实施生态能源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对畜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温棚养殖和科学饲养,减少了饲料消耗,缩短了育肥周期,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益。2007年,规模养猪户存栏猪389头,出栏商品猪314头,规模养羊户存栏羊1598只,出栏商品羊874只,规模养牛户存栏牛403头,出栏商品牛159头,出栏率分别为80.7%、54.7%、39.5%。

1.4加工销售有新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07年,林川乡有生猪屠宰场1个,猪肉销售个体户7个,年销售猪1500头左右;羊肉销售个体户2个,牛羊贩运户17户,贩运销售量2100头左右,从业人员62人,年纯收入51.46万元,人均纯收入8300元。加之离县城近,外地贩运户多,销售渠道较畅通。

1.5国家重视畜牧业发展,群众发展养殖业积极性高涨2008年以猪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国务院出台了加快生猪奶牛发展的两个《意见》和1号文件。县委县政府和畜牧局积极响应,安排发展畜牧业专项贴息资金,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积极性高涨,特别是规模养殖户,都想扩大养殖规模。17户养殖户争取贴息贷款85万元,占规模养殖户数的18.1%,占贴息贷款总数的53.1%,还有2个肉羊基地村的建设,1个仔猪繁育基地。

1.6饲养效益逐年增加,规模养殖户增收明显林川乡把规模养殖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积极扶持养殖大户修建温棚圈舍,大力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饲养效益。2007年,林川乡农民人均收入2571元,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863.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6%。其中,规模养殖户畜牧业收入54.96万元,户均5847元,人均收入达到182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0.8%。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林川乡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规模养殖业建设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思想观念保守,传统养殖习惯根深蒂固部分群众农本型养殖观念比较浓,副业型养殖为主,专业型养殖为副;没有完全跳出农本型饲养和粗放经营的格局,直接影响了养牛效益。在94户规模养殖户中,全部为人工饲养,机械化养殖水平不高,并且以传统为主的饲养方式为主,科学饲养水平不高。饲料以自配为主,购买正规厂家专用料较少,饲料自配户为41户,半购买半自配为53户,分别占规模养殖户的43.6%、56.4%,;棚圈建设为混用,没有专门的育幼圈舍;没有消毒设施,粪便的处理主要是还田,18户建有沼气池,占养殖户的19.2%,其中全部为养猪户;29户规模养猪户中,暖棚面积为1170m2,头均占有量为2.74m2,饲喂方式为传统喂水食,只有2户采用现代的饲喂技术;38户规模养羊户中,暖棚面积为1570m2,只均占有量为0.95m2,舍饲圈养428只,半饲半牧1226只,分别占羊只数的25.88%、74.12%;27户规模养牛中,暖棚面积1629m2,头均占有量4.23m2,舍饲圈养186只,占牛头数的48.3%。

2.2服务体系不健全,畜牧科技人才知识老化,系列化服务不到位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科技服务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陈旧,业务开展缺少所需经费,专业人才知识老化,难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政府部门调解功能不健全,缺少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2.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没有专业协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下互助县缺乏具有规模的龙头企业,加工销售业主带动能力不强,技术加工不过关,内销成本高,外销销路不畅;没有养殖专业协会,信息不灵。畜产品价格基本掌握在贩运户手里,群众得不到利益,影响规模养殖积极性;2008年受全国市场影响,林川乡销售吞吐量比较好,平常年份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不畅;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加上畜牧业投资大、周期长、养殖水平低。如昝扎村一农户在1998年时发展规模养猪,贷款10万元,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下滑,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导致亏本7万多元。此农户虽不能代表全体养殖户,但也能反映出部分规模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4资金短缺,规模养殖业发展缺乏后劲由于规模养殖业的基础成本高、周期长,养殖户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加上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快,劳务经济收入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民开支增加,贷款期限短,养殖户无力再投资发展规模养殖。

3对策和建议

加快规模养殖业的发展,加快龙头企业的建立,尽快做大做强“互助牌”无公害畜牧品牌,把规模养殖业发展成为林川乡农村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是实现农牧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途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走绿色畜牧业的发展路子,实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3.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互助县2008~2012年畜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扶持壮大养殖规模,调整畜禽畜种结构,建立饲草料、养殖基地;加快专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

3.2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乡规模养殖户达到180户,其中规模养猪达到60户,百头猪厂4个,500头以上猪厂1个;规模养羊户达到80户,500只以上养羊户2户;规模养牛户40户,100头以上养牛户4户;扶持建立生猪屠宰场1个,年屠宰量达到3000头;扶持年贩运量800头以上贩运户5户;争取创立品牌,建立龙头企业。

3.3加强领导,突出位置,做大做强规模养殖业坚决贯彻执行好县委、县政府和畜牧局的发展畜牧业的精神,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规模养殖业发展在全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规模养殖业作为我乡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产业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布局,注意研究解决规模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积极引导规模养殖户扩大种草面积,增加草产量,为畜牧业发展作好坚强的后盾。保护和发展适龄基础母畜,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扩大规模,增加总量,加快发展步伐。

3.4强化发展意识,促进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群众在规模养殖业发展上实现“四个转变”,强化“四种意识”:一是由农本型向商品效益型观念转变,强化“畜牧经济”支柱意识,把规模养殖作为增强林川乡经济实力的重要措施来抓;二是由粗放型、小规模经营向大群体、适度规模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强化产业发展意识,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三是由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饲养管理转变,强化科技意识,鼓励规模养殖户多养好牲畜,提高品牌质量;四是由被动接受向自求发展转变,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引导农民驾驭市场,抵御市场风险。

3.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包村人员,协调贷款资金的发放,确实解决养殖户的资金短缺问题;畜牧部门抓好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的更新,提高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和服务功能,为规模养殖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将发展目标落实到所有专业人员,并与之签定相应的责任书,为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科技服务,提高科学养畜技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畜牧部门双管齐下真正抓好规模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扩大冻精配种、胚胎移植的推广力度,积极争取良种工程,引进良种畜,提升畜牧生产能力。

3.6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产业效益集中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尽快树立品牌,产生品牌效应,实行场繁、户育、龙头企业收购、屠宰销售一条龙的格局;积极探讨发展畜牧业养殖保险体制,鼓励农民参保,增加抵抗市场风险能力。

3.7加大资金投入,增强规模养殖业发展后劲多方争取畜牧业养殖贴息资金的投入,尽量延长资金的使用周期,扩大规模养殖户和养殖数量,为创建龙头企业和树立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