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29 09:22:49

导语: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策略

【摘要】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既有以知识产权、低碳环保和社会责任标准为名义出现的贸易壁垒,也有以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摩擦、多样化歧视进口产品政策为名义的保护措施,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不仅外贸摩擦频繁出现、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也受到较大影响。应采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加快出口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相关应急机制等措施,更好地应对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泛滥。在全球经济与贸易进入低增长的时期,发达国家国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且表现出对传统贸易保护框架的突破,覆盖和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许多新的动向、新的特点,严重制约着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开展。加强对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研判,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秩序,不仅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复苏乏力的困境也至关重要。

一、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贸易保护措施的表现

(一)新型贸易保护措施。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首先体现在多种新型贸易保护措施上,这些措施突破了传统的贸易保护范畴,手段更新、覆盖范围更广,对国际贸易的伤害更大。一是围绕知识产权展开的贸易保护。西方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上的优势,往往利用其自身在专利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将一些不合理的壁垒强加给其他国家。以美国的337调查为例,近年来频繁使用,成为美国打击贸易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2010年、2011年,美国政府发起的337调查分别达到58件和69件,为2012年前最多的2个年份,2012年~2018年也保持在36件~59件(如表1所示),其中超过1/3是针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发起的,已成为其打击中国出口美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主要手段。二是以低碳名义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低碳发展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走向,影响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资源、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等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发起贸易摩擦的主要借口。[1]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领域的研发更早、投入更多,其相关技术占据了垄断地位。据此,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将低碳排放纳入到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包括其发起的“碳标签”“碳足迹”认证等,给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市场设置了高门槛。近年来,美国一直致力于推行其在环境问题上的主张,并将达成绿色产品贸易协定作为其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先决条件之一。这样的条件对于刚刚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极不公平的,造成了事实上的贸易保护。三是以社会责任标准方式出现的贸易壁垒。其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主要有欧洲BSCD、SA8000等,体现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劳工问题上的主张。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强调要将劳工标准纳入到国际贸易规则中来,包括TPP和TTIP的谈判内容中都包括了劳工标准,目的就是要使其成为区域贸易协定的范本,甚至成为国际多边规则的范本。从现实情况看,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在此问题上打着保护劳动者的旗号,但其真实作用是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其出口,是实实在在的贸易保护措施。(二)技术性贸易壁垒。WTO框架下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是可利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属于合理手段。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具有极强的主导能力,在新一轮贸易保护中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自然驾轻就熟。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数量增加、覆盖面扩大、扩散效应加剧的趋势,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点领域包括环境、安全、卫生等方面,多以保护本国国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为由,通过制定品种、数量众多的严法规、高标准和检测手段,采取检验检疫措施来限制其他国家向其出口。[2]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技术掌握、技术检测手段等方面具有明显劣势,技术性贸易壁垒明显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产品出口。据WTO报告统计数据,2014年以来WTO成员国每年提交的SPS通报超过1600件,每年提交的TBT特别贸易关注事项在70件以上,而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正是SPS通报和TBT关注的主要来源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度正在提升,给全球贸易制造的障碍可想而知。(三)国际服务贸易摩擦。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13%,高于同期的全球经济增速和货物贸易增速,服务贸易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全球服务贸易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受到各国经济实力、经济结构、服务业基础差异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结构、规模及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西方发达国家趁机借助国际服务贸易摩擦来巩固自己的市场主导地位。统计数据显示,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的国际服务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通用服务和分销服务等领域,当事国主要是中国、中南美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和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3]当然,后者是起诉方,前者是被诉方,其中美国是发起诉讼频率最多的国家,而中国是被诉讼最高的国家,这样的结果反映出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弱势。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服务贸易摩擦,实际上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一种手段,针对的就是后者服务贸易相对滞后、服务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制度性缺陷明显。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例,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较高的技术壁垒来阻止发展中国家进入某些服务贸易领域,并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以方便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咨询、信息等高端服务业的进入。发达国家频频挑起服务贸易摩擦,给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四)多样化的歧视进口产品政策。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及就业的需要,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歧视进口产品政策或措施。限制贸易措施包括关税措施、国家援助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等,其中政府援助与贸易救济由于隐蔽性和杀伤性强大得到大量使用。2017年5月~2018年10月,发达国家共实施了52项新的一般性经济支持措施,其中大部分措施是为本国农业和制造业提供支持,相当于提升了其本国相关产品的竞争力。[4]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不断完善其贸易救济机制,同时强化对贸易救济调查的执法。如欧盟加快了贸易保护措施改革,一方面放松贸易立案标准,另一方面强化双反调查,并进一步收紧贸易调查裁决。美国商务部为了提升贸易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直接从贸易规则和政府执法两个方面为本国企业保驾护航。澳大利亚对贸易救济措施进行大规模改革,其针对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指向性更加明显。

二、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的影响

(一)外贸摩擦频繁出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近年来更是以此为借口频繁发起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2017年、2018年中国遭受的双反调查分别为64项和59项。在双反调查次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其涉及范围也日益扩大。2017年无缝钢管、晶体光伏电池等产品被纳入双反调查范围,2018年橡皮圈、塑料装饰缎带、大口径焊管等产品被纳入双反调查范围。值得警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范围已经从以前的货物领域向知识产权领域、服务领域延伸,从以前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鞋帽、纺织品、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新兴通讯设备、汽车、钢铁等行业转变,特别是中国现代高端制造业等2025战略范围内的产品更是成为了美国等发达国家重点围堵的对象。[5](二)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当前,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依然是鞋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消费电子品、机电产品等附加值较低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据此,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至少在两个方面恶化了中国出口环境。一是技术性壁垒对中国低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产生极大限制。发达国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频繁使用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等技术性壁垒,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诸多产品进行了双反调查,惩罚力度越来越大,给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一些出口企业甚至彻底退出了发达国家市场。二是发达国家利用其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技术优势,在现代制造业等行业设置了较高的技术性壁垒,对中国相关产业形成打压。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在中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以提高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的比较优势,这势必会与发达国家企业产生直接竞争。这些技术性壁垒直接给中国出口企业设置了竞争障碍,非常不利于中国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成长。[6](三)影响中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当前中国不断提升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努力降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以实现外贸结构转型升级。201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7579.4亿美元,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约为30.7%,但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很多属于代工生产产品,相关企业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在中国尚未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导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打着节能减排的旗帜,通过设置碳关税、碳认证、碳标签给中国出口产品人为制造阻碍。如法国政府从2010年起向进口商品按照每吨二氧化碳排放17欧元的标准收取碳关税,并在之后逐步提升标准。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原本就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旦出口市场得不到保障,企业转型升级将变得更加困难。[7]类似的情况还表现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日本一直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国家,但近年来日本在农产品进口中设置的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如农药残留标准超过4万项,远高于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3650项限量指标,其中很多检测内容中国还没有相关技术,需要委托日本方面进行检测,这会增加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时间和检验检疫成本,进而削弱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甚至一些以日本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直接被拒之门外。(四)影响中国国际经贸合作的开展。目前,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如TPP、TTIP),总是有意无意将中国排除在外,严重影响了中国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一方面,这种针对中国的做法会带来非常不好的示范效应,对于其他有意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或加入中国主导的区域贸易谈判的国家而言,会因此而对美国有所顾忌,从而增加这些区域贸易谈判达成的难度。[8]另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及其建立的贸易规则,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提高了后者进入其市场的准入门槛,同时又要求后者以“开放市场”来换取“入群”的机会,极大程度影响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发展。

三、应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提升中国的话语权。一是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在新的、为全球所接受的国际贸易规则出现之前,WTO争端解决机制依然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规则。中国应用活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切实维护中国出口企业合法权益。二是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中国要在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地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益。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经济大国的沟通。积极开展自由贸易谈判,这既是为中国赢得更多国外市场的有效途径,也是将中国在国际经贸合作上的要求传递出去的机会。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以为中国产品走出国门赢得更多机会。三是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力度。“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还有利于建立起由中国主导的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进而联合众多发展中国家一起抗衡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保护措施。(二)加快出口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中国出口市场中的占比接近50%,加之中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这些产品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一直以价格低廉为“武器”,其结果就是很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的双反调查。发达国家只要提高技术标准,就可以轻易将这些出口产品排挤出市场。因此,中国必须加快出口行业转型升级,努力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中国出口企业应专心“修炼内功”,努力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9]二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与企业的合作。发达国家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针对的往往是整个行业,所以,一旦发生贸易摩擦,行业协会必须和企业紧密联合起来,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切实保障中国出口企业合法权益。(三)建立健全相关应急机制。从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发达国家经济走出困境之前,逆全球化市场会更大,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继续存在。中国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应急机制,提升应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一是建立专业研究机构,及时跟踪了解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最新动态。研究机构应聚集政府、行业、企业等力量,重点盯住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社会责任等规则和标准变化,及时修订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二是建立专业组织协调机构。及时了解遭遇贸易摩擦出口企业困境,协调专业力量为其提供帮助。如对遭遇双反调查出口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援助,与行业协会一起组织相关企业共同应对双反调查,积极与出口目的地国家相关行业协会进行沟通交流,降低贸易保护措施冲击力度,尽可能将企业损失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赵丽娜,孙宁宁.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理论学刊,2014(11):63-71.

[2]吴伟,汪梅丽.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突出表现及发展趋势[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1-75.

[3]胡建雄.本轮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经济逻辑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6):19-26.

[4]郝洁.美国从倡导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在逻辑———上世纪美日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8(10):59-61.

[5]刘向丽,黄旭.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分析———基于双层次博弈理论的视角[J].日本研究,2018(2):21-30.

[6]东艳.贸易保护主义:美国长期的政策倾向[J].人民论坛,2018(24):15-17.

[7]张晓兰.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J].宏观经济管理,2017(7):84-87.

[8]王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贸易全球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9):77-80.

[9]杨帅.新型贸易保护主义与自贸区建设的应对[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5):69-78.

作者:关宝瑞 郑文范 单位:东北大学